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干争先年

老旧社区改造 守护民生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举措。为提升社区的人居环境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以来,回龙观街道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街道补齐民生短板、落实民生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小区基础设施短板。

多方协作齐发力

“排”忧解难暖民心

万龙社区始建于60年代初,社区中最“老”的平房距今已有60余年,最“年轻”的楼房是2000年建成的,是不折不扣的老旧小区。由于社区排水管道老化且地势较低,多年来每逢汛期极易发生积水倒灌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前

为切实解决困扰居民已久的积水难题,回龙观街道申请万龙社区排水治理类镇街项目。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协同施工方、社区物业、居委会前去现场勘查,摸清社区排水系统“脉络”,找准“症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中

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工作人员发现,万龙社区地势南高北低,排水走向由南向北。近年来周边道路建设,路面抬高,小区北侧低于周边路面高程,因而雨水无法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

为此,街道与施工单位进一步深入勘察,多次开会分析,不断调整方案,最终决定在2号楼西北侧加设提升泵,通过抬升雨水再进行自排的方式,让雨水顺利流入市政排水管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化改造

排水项目建设完成后,社区还对绿化进行了一波升级。不仅恢复了拆除的绿化带隔离栏,还铺种了130余平方米的草坪,种植了黄杨球、迎春等30棵绿植,不仅效能提升了,颜值也上了一个档次。

关爱“银龄”有温度

便民改造让无碍变有爱

龙兴园社区建成于1999年,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缺少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望楼却步”成为不少老年居民面临的日常难题。为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回龙观街道申请改造项目,通过一系列举措助推社区适老化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装电梯、扶手

改造实施过程中,回龙观街道密切联系群众,积极邀请居民进行议事协商,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突出诉求,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开展适老化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设健身器材

此次改造项目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部、安装楼梯间适老化扶手41个,为老年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乐享“一键直达”的幸福。此外,社区小广场加装多功能健身器材20余个,满足了社区老年群体健身活动的需求,为社区居民创造出适老化老年活动空间,切实让老年居民老有所乐。

靓“面子”,实“里子”

为居民幸福感“加码”

由于楼房建成年代较早,龙兴园北区社区存在上下水管线老化、照明设施落后、楼体内外墙皮脱落、外墙保温及防水性能严重落后,基础设施老化缺失、环境杂乱等问题。

为把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走访倾听居民呼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等形式,听取民声民意,统计并梳理房屋问题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墙体改造、粉刷

随后,街道召开老旧小区改造协商议事会,充分听取群众诉求,促成各方达成共识,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的群众满意度,解决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居民实际问题,为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开展搭建了沟通的渠道。

此次改造项目既关注窗户焕新、墙面粉刷等“面子”工程改造提升,更注重保温、屋面防水、上下水改造等“里子”工程,让居民能够真正从点滴中感受到生活品质的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更是帮助广大居民实现“新居梦”的民心工程。下一步,回龙观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实际情况,坚持“共商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激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情,听民声、解民忧,切实改善老旧小区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努力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文/本报记者 韩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