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700字,预计9.4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今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四家出版社同时步入“不惑之年”。
40年来,致力于用教育创造未来的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简称“苏教社”),紧跟教育改革步伐,500多种图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助力童书大时代的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苏少社”),坚守儿童本位理念,在图书出版、期刊出版、融合出版等方面均有建树,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贡献了苏少力量;深耕专业艺术出版的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简称“苏美社”),将浸润着民族智慧的美术遗产呈现在大众眼前,持续为艺术出版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品种位列全国第一;致力于文脉传承的凤凰出版社,坚持古籍专业出版的定位,推出一批蕴藏江苏记忆的典籍,业已成为全国古籍出版和文史学术出版的重镇。
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凤凰作者年会上(),有一个环节颇受瞩目——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苏教社、苏少社、苏美社、凤凰出版社迎来了40岁生日,四社建社40周年庆典同步举行。
40年来,这四家出版社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深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优质精神食粮,也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同时,他们积极拥抱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浪潮,不断创新求变,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熠熠生辉的四块金字招牌。
站在“不惑之年”的新起点上,这四家出版社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与出版社亦步亦趋、相携而行的出版人们,饱含深情地回顾了这段一起走过的岁月。
苏教社:教育创造未来
苏教社的40年成长历程,也是江苏教育出版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苏教社社长樊明说:“回望过去的40年,苏教社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生动的奋斗史,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枝繁叶茂,每一步都凝聚着苏教人对教育事业的真挚情感和对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
从20世纪90年代出版省级教材,到本世纪初启动课标教材的编写与推广,苏教社的教材建设始终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创新完善。苏教版国家课程教材在全国29个省份的2000多个地区使用,每年使用人数4000多万。9种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说到‘四十不惑’,我觉得苏教社40年来一直不惑,一直坚持坚定的方向,方能行稳至今。”资深教育工作者,教育部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在10月24日下午举行的苏教社建社40周年座谈会上这样说。
40年来,苏教人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的坚守、对教育的执着,体现在每一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也体现在每一位编辑的成长过程中。
苏教社副总编辑戎文敏1993年进入社里工作。那时候,正逢教育出版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苏教社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编研一体、学术立社的理念也开始逐渐贯穿在苏教社的出版活动中。
1996年,苏教社出版了41卷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这是一套投入了较大资金和精力做出来的书,对于方言文化起到了保护性、抢救性作用。方言学专业出身的戎文敏正是在这个项目立项之初,成为苏教社的一员。做编辑20多年来,老领导们的锐意改革和勇于开拓、同事们的踏实敬业和专业能力、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活跃思维,都让他受益匪浅。“我觉得,做编辑,最重要的肯定是要热爱这一行。除此之外,更要具备专业能力,并且学会跟作者打交道。在我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的名家是只将他的书交给特定的某位编辑的。这就是一个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苏教社的40年。”建社以来,苏教社有500多种图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中,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项、国家图书奖5项、中国图书奖7项、中国出版政府奖3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8项。苏教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早已不局限在江苏一省一地,而是“全国出版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苏少社:助力童书大时代
《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乌丢丢的奇遇》《因为爸爸》《大水》《南寨有溪流》……40年一路走来,“几经风雨,几度辉煌”,苏少社的一部部精品力作相继问世,迄今已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1项;20种图书入选、入围年度“中国好书”、月度“中国好书”;6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5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不仅能获奖,苏少社的书在市场上也收获了读者“真金白银”的认可和支持。仅曹文轩作品,就为苏少社创下单本年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年度总发货码洋突破1亿元的出版奇迹。
在10月25日举行的庆祝苏少社40周年座谈会上,苏少社社长王泳波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秘籍在于和儿童文学作家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和曹文轩、黄蓓佳、金波等国内儿童文学作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锻造出一批经典文学佳作。同时,积极培养和打造以祁智、韩青辰、赵菱、王一梅、孙卫卫、郭姜燕、杨娟、邹凡凡、麦然等为代表的中青年作家群,挖掘全新的创作题材,拓展儿童文学的视野与边界,为苏少社原创精品之河注入不竭活水。”
作者是出版事业的源动力,包括编辑在内的出版社各岗位上的从业者都在竭尽所能为作者作品保驾护航。“你能理解一个即将退休的人对工作岗位的依恋吗?我在苏少社工作了37年,收获甚多,贡献太少。”这是苏少社资深编辑徐健在采访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他1987年入社,历任编务、校对、总编办主任、社长助理、纪委副书记等职务,协调社内的各个部门,外联集团及其他单位,兢兢业业担任着图书生产线上的“护卫者”。
徐健说,苏少社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安全感的团队。入社13年的期刊编辑黄菁菁也有相同的体会。“人人可以独当一面。他们既可以独立策划一本刊物,从刊物定位到栏目设置,从稿件语言风格到版面设计,从作者选择到最后成功约稿,甚至在某个栏目作者偶尔无法及时交稿时编辑自己完全可以顶上……在这样的团队中成长,倍感幸福。”
40年来,苏少社已经成长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重镇,坚守儿童本位理念,坚持“小切口、大叙事”,实现了儿童小说、科普墙书、低幼绘本等多元形式呈现。
此外,在教育出版方面,苏少社拥有《美术》《音乐》《艺术》等国标教材的出版资质;在期刊出版方面,《少年文艺》《儿童故事画报》《东方娃娃》《七彩语文》等少儿期刊享誉全国;在融合出版方面,“小凤凰FM”入选“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优质平台”()。
苏美社:深耕专业艺术出版
“有担当、有格调、讲传承、重创新。”40年来,苏美社坚守艺术专业出版定位,以美术、设计、艺术教育等为主要出版方向,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出版传播,致力于新时代人民艺术教育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建社之初,首任社领导索菲和第二任社长、总编辑程大利为苏美社逐渐明确了出版定位,构建起完善的组织架构、选题结构和重点项目序列。出版难度最大、资料很难搜集而国内又十分急需的原始美术、民间美术、现代美术成为苏美社创业初期的专业出版框架。其中堪称苏美社社史压卷之作的首推《敦煌石窟艺术》,当时苏美社外派编辑曾在敦煌研究院与研究人员通吃同住近三年,才编辑完成了这套享誉海内外的大型文献画册(22卷),同时也推出了精选窟及单行本,敦煌从此走进大众视野。那些鲜为人知、浸润着民族智慧的美术遗产是苏美社的出版选题,同时也成了一个个开拓奋进的闪光路标。
在苏美社工作37年的业务首席樊达回忆起老一辈出版人和他们的故事时,依然难掩激动。“我看到了他们的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和对于文化传承的一腔情怀。一开始入行时,我只是认为图书出版很有意义,能沉淀下来;后来跟着前辈们耳濡目染,我逐渐认识到,做书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系统性工作,非静心、耐心、诚心不可。”樊达参与的第一个较大的出版项目是出版于1989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这本辞典共计约350万字,时任苏美社副社长郭廉夫挂帅的三人团队——包括樊达在内,共同编辑了5年才完成。书出版后,工艺美术领域的专业概念、名家大作,樊达如数家珍;更重要的是,编辑流程、编辑技巧、与作者沟通的方法……他也都了然于胸了。该书后来获得了五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
在苏美社40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书很多,这些书背后对出版社和整个出版业产生较大影响的人也不少。但1996年推出的“老房子”系列和策划了该系列的原副总编辑朱成梁是不能不提的。
“老房子”系列是一套关于中国民居的摄影画集,其出版目的是期望把民族历史、传统审美习惯、地方文化格局和民间习俗的艺术剪影留给后人,是一项带有“抢救性、保护性”意味的举措。为了编好这套书,苏美社组织摄影师到皖南、晋北、闽西、川东等偏僻山乡拍摄资料,抓拍那些还未拆毁的“老房子”。这套书出版后反响很好,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老字号”系列丛书的风靡,苏美社后续推出的“老城市”系列更是以图文书的形式在世纪回眸之际掀起阅读热潮。
近些年,苏美社不断拓展出版领域,中国“最美的书”获奖品种位列全国第一,与孙晓云、柯军等文化名家合作推出《书法有法》《说戏》等艺术通识佳作,持续为艺术出版注入了新的活力。
凤凰出版社:致力于文脉传承
《袁枚全集》《范仲淹全集》《清诗纪事》《册府元龟(校订本)》……建社40年来,凤凰出版社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谋划精品,经过老中青三代人勤勉不懈的经营和积累,凝练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大众、贡献学术”的出版理念,坚持古籍专业出版的方向和定位,始终不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出版了一批蕴藏江苏记忆的典籍,业已成为全国古籍出版和文史学术出版的重镇。
谈到古籍出版,外界的印象往往是“两袖清风、一腔执念”,在凤凰出版社工作了32年的编审陈晓清也用“勤勉奉献”“踏实友爱”“传承互助”“择一事终一生”来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
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陈晓清甫一进社,就感受到了“传承”在职业成长中的巨大作用。时任第六编辑室主任王春南“手把手”教她怎么使用编辑符号、怎么组稿、怎么选用稿件……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陈晓清得到了飞速的成长。
前辈还告诉她,要与高校、研究所的专业学者建立联系、时常沟通,了解专业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图书市场的情况,建立作者资源库,做一个学者型的编辑。因此,陈晓清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专业,30多年来,她始终沉潜在近现代史领域,策划责编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话说民国》《台湾史稿》等图书,引领了普及类历史读物的出版潮流,热度不减。
这种传承和专业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职业成长中,也体现在凤凰出版社的发展历程中。
多年来,凤凰出版社聚焦江苏学界的一批知名学者及出版资源,推出了一批江苏境内学人与学术机构的重要成果。如《清诗纪事》,由苏州大学教授钱仲联主编,是凤凰出版社成立之初出版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古籍整理著作,曾获得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4)。再如2006年出版的《册府元龟(校订本)》,由南京大学教授周勋初主持完成,次年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李太白全集校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积数十年精力而成的心血之作,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8)。
201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正式启动,计划用10年时间编纂出版《江苏文库》3000册。截至目前,凤凰出版社承担的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史料编、方志编已出版1202册,为全面梳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发扬江苏地域文化,贡献了出版力量。
2024童书销售新玩法交流会
11月16日,相约上海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