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胜利可让内塔尼亚胡高兴坏了,第一时间向特朗普发去祝贺。
为什么内塔尼亚胡这么高兴呢?这与特朗普对中东局势的态度有关。
特朗普坚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使得内塔尼亚胡对特朗普的胜利感到振奋,他甚至称之为“巨大胜利”。
这种热情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任副总统哈里斯的讽刺,后者在采访中避而不谈美国与内塔尼亚胡政府关系的敏感话题。
此时,内塔尼亚胡或许将利用特朗普的重新上台,在中东地区采取更为强硬和激进的政策,进一步巩固以色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他还在美国大选期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措手不及的决定——解雇了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转而提名现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来接替这一关键职位。
内塔尼亚胡为啥这么干?首先要了解加兰特这位曾被称为“推土机”的人物。
他不仅是一名备受尊敬的退役将军,也是一位在政坛具备相当影响力的硬派人物。
他以强硬、果断的作风著称,在以色列军事行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对加沙和黎巴嫩的冲突中。
此外,加兰特与美国的关系也极其密切,与美方的沟通几乎是日常事务。在很多时候,美国甚至直接绕过内塔尼亚胡与加兰特进行交流。
那么,为什么内塔尼亚胡此时选择对加兰特“挥泪斩马谡”呢?不
可否认的是,两人之间已积怨已久。去年,在内塔尼亚胡推动司法改革时,加兰特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引发了全国大规模抗议。
这足以说明加兰特在国内的分量,同时也泄露了他与总理之间的裂缝。如今,这裂缝已越来越大,甚至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
内塔尼亚胡声称,由于与加兰特在军事战略上的“重大分歧”,信任关系已经破裂。他试图在公众场合解释,这种分歧甚至被敌人利用,损害了国家利益。
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让加兰特“下课”。但换个角度看,内塔尼亚胡是不是利用了一个微妙时机?毕竟,美国正忙于自己的大选,无暇多顾以色列内政,此时动手,风险似乎更小。
加兰特被解职后,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回应,重申他的使命是保障国家安全,并透露了导致他与内塔尼亚胡决裂的三个核心问题:加沙战争、人质问题以及极右翼正统派服兵役的争端。
首先,关于加沙战争及其引发的人质危机,加兰特认为可以通过某些妥协来换取人质的释放,尽管这可能带来痛苦的代价。但内塔尼亚胡对战争的立场显然更为强硬,甚至不惜通过控制加沙-埃及边境来作为谈判筹码。然而,这样的条件在加兰特看来是“道德上的耻辱”,因为这几乎堵死了人质获释的可能性。
其次,加兰特执意要彻查去年的哈马斯袭击事件,这次袭击造成了1000多以色列人丧生,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最惨烈的国内恐怖袭击之一。
加兰特提议设立国家调查委员会,以便公开真相,但内塔尼亚胡对此并不赞同。很明显,调查结果无论怎样,总理都不可避免地会承担部分责任,这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政治风险。
最后,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来自于服兵役的争议。作为国防部长,加兰特坚持认为,当前紧张局势下,极右翼正统派男子也应当履行兵役义务。
但是,以色列一直以来的惯例是豁免这些极端正统派人士的兵役,这让他们成了国家养活的“特殊”群体。加兰特的坚持无异于狠狠地搅动了这潭政治浑水,令内塔尼亚胡难以承受。
随着卡茨被提名为新一任国防部长,外界的眼光自然聚焦在他将如何处理这些棘手问题上。作为内塔尼亚胡的“亲密战友”,卡茨是否能顺利接过权力的接力棒,成为内塔尼亚胡政策稳固的继续者,仍存变数。
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布局往往充满着精明算计,但在重重挑战下,他的这一决策是否能实现预期目标,尚未可知。
从长远来看,以色列面对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而内塔尼亚胡的决策必然会受到国内外的严格审视。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他的一招棋错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毫无疑问,以色列这一政治变动在国际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作为美国的盟友,以色列的每一步政治举动都能牵动美国的神经。
内塔尼亚胡甩掉加兰特这个“与美国关系密切”的二号人物,也似乎是在向外传达一种明确的信号:即使在面对盟友时,他也要按自己的剧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