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八十八期(总第858期)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了《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有关情况说明》,该说明这样写道:
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随着这一纸简略的说明,近几个月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姜萍事件,算是告一段落。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对数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学生时代就因为数学学得不好,高考就考了三次,是典型的数学学渣,毕业十几年后才终于不再做与数学考试有关的噩梦。不过,我津津有味地围观了这起因为数学竞赛引发的公共事件的全过程,浏览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文章和视频。但在整个围观过程中未置一词,只是默默吃瓜。如今趁着这一事件落幕,我想简单说几点我的看法。
1.
姜萍的初赛成绩甫一公布,就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17岁、中专生,全球数学竞赛,非数学背景却取得众多数竞大神所未能达成的佳绩,这些强烈的反差感极具新闻爆点。
很多国人太愿意看到草根逆袭的神话,太愿意看到天才的横空出世,每每看到这种“造神”的新闻,甚至会在心里有某种投射,幻想有一天在自己身上也会上演青蛙变王子的戏码。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什么逆袭,什么神话,那都是有条件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要总是想着天上掉馅饼,还是老老实实干自己该干能干的事,努力把这些事情干好吧。别人终究是别人,与自己无关,尤其不要用那些虚假的骄傲和光荣来支撑某种并不存在的自信。
2.
姜萍以一个中专生的身份参加全球数学大赛获得佳绩,被很多人视为成功。那如果姜萍在她所学的服装专业默默无闻地毕业,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服装设计师或者哪怕是一个被左邻右舍信任的裁缝,算不算成功呢?
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实在太狭窄了,常常把成功和名利画上等号,而完全忽略了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太多人只看到名利带来的光环与荣耀,却看不到其背后可能的狗血与一地鸡毛。一个在外人看来很成功的人,如果他自己没有任何幸福感,或者严重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那所谓的“成功”又有何用?如今,我们很多名校的大学生,这些天之骄子们,不是患上了“空心病”吗?这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3.
姜萍事件,原本有很多机会在成为一个公众热议的事件之前就被证伪,无论是主办方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委员会也好,还是姜萍所在的涟水师专也好,他们都有很好地条件去验证,但他们都因为这泼天的流量,有意无意地推动这个造神运动,最终覆水难收,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那其他媒体或者机构呢?某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人云亦云甚至推波助澜情有可原,但很多官媒也未经任何调查,就跟风报道“数学天才少女”的新闻,他们都接住了这泼天的流量,但却彻底丧失了媒体应有的品格。在这个信息洪流滚滚而来的时代,真相是如此稀缺,挖掘真相的代价又是如此巨大,但能因此就停止对真相的追求吗?
4.
关于姜萍事件的各种争论,有一个认知上的冲突贯穿始终,那就是有没有讨论这一问题的资格。有人会觉得如此高端的数学竞赛,非专业人士不要说解题,连题目都看不懂,所以非专业人士,甚至是非高端的专业人士,就没有讨论的资格。
然而,当这一事件变为公共事件之后,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资格从各种不同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应用“你行你上,不行就别逼逼”作为否定别人言说资格的理由。至于说某个人说的对不对,那就另当别论。判断和接受的权利,应该交给受众,而不能由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说了算。
5.
关于姜萍事件的讨论,还有一个鄙视链时隐时现,那就是有人觉得数学才是科学王冠上的明珠,所以唯有数学学得好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这些人在对待那些不擅长数学学科的人时,言语之间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会流露出某种智商碾压的优越感,甚至是隐藏不住的傲慢。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道理其实很简单,泛泛地去比较一个学者和一个运动员谁更牛,那是丰满牛不相及,没有任何可比性。哪怕同是水上运动项目,跳水的全红婵和游泳的张雨霏哪个更厉害,能比较吗?她们如果交换比赛项目,还会有碾压的优势吗?恐怕她们连某些普通人也不如。
6.
在姜萍事件的各种评论中,还看到了文科与理科的对立。理科瞧不起文科,觉得数学才是不会就是不会,没点儿智商就没资格参与这场讨论。文科也瞧不起理科,觉得不就是会做个题吗?有啥了不起,我们关心的公平正义等才是社会乃至人类的大问题。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其实,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也应该如此。没有科学,哪怕经历了几千年几万年,可能人类还在茹毛饮血,不可能生产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如果只有科学,那很可能人类的发展就像一列高速前进但随时可能失控的列车,说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就会脱轨,最终又退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而人文正是确保列车不脱轨的控制器。
7.
在关于姜萍事件的争论中,还看到很多人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立场。争论的双方,常常不是基于事实在做一个讨论,而是基于立场无休止的争吵。
到底是站事实,还是站立场,这是个大问题。争论的双方常常互相攻讦对方不讲逻辑,但如果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立场,基于主观臆测的所谓逻辑,那还能称之为逻辑吗?虽然大家都把“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看成至理名言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彼此认为对方才是那个“装睡的人”,就是那个糊涂蛋,甚至在心里骂了一万遍SB,然而,争论的双方又都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叫醒)对方,这实在是要多荒诞有多荒诞。应该退一步好好想想,争论真的非要以分出胜负高下为目标吗?
8.
在姜萍事件中,有人将自己包装成“先知”,他们说你看我在什么什么时间就已经分析姜萍成绩不可信了,是全网最早发出质疑的人。他们进而将自己包装成“打假斗士”,将矛头指向姜萍,指向他的老师,指向阿里……
在这个事件中,姜萍确实犯错了,这一点儿毋庸回避,但是不是要一棍子打死,必要去之而后快,那要另当别论。一个人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不犯错,“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与姜萍作弊造成的危害相比,教育领域里那些依靠各种外来帮助获奖,甚至由此获得名校保送本科乃至研究生升学资格的情况,可能更有害公平,危害更大。如果打假能进一步指向这些问题,那我觉得“打假斗士”名副其实,但如果只是在“安全”的范围内打假,是以博取流量为目的,那就最好不要自名为“斗士”。
9.
从阿里的最终说明可以看到,姜萍违反竞赛的规则,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更直白一点可以说就是作弊了。但除了姜萍之外,其他的选手就一定没有与他人讨论过吗?出现这样的情况,排除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学校教育,常常是要把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当成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来抓,至少口头上是如此。但一个小小的期中期末甚至是日常检测,尚且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要“技防”(打开监控)加“人防”(安排老师监考),这样的重重把守,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作弊,然而这样的近乎于“有罪推定”,把学生当贼一样防着的做法真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吗?很可能正相反,倒是激发了他们作弊的动机和欲望。
10.
姜萍事件中,她的老师王某某帮助其作弊的动机是什么?还没有人去做进一步调查。王老师所在的涟水中专一纸声明,要给予其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这在相当程度上相当于罚酒三杯。
更进一步思考,应该如何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呢?当师生关系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因素,老师要依靠学生的成绩出名获利时,甚至不惜以透支学生发展,诱导学生走上歧途为代价,那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以人血染红顶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听说过某些学校的所谓名师,动用了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手段,教上了拔尖儿的班级,结果自然是什么升学率、清北、985、211一类就全都来了,由此这个老师就一跃而成为“名师”,但这样的名师,真的是“明师”吗?学生的优秀真的是TA带出来的吗?
11.
姜萍事件的真相,最终能在一定程度上水落石出,是大众坚持不懈围观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这些锲而不舍的围观,才让有关部门意识到不能总是回避问题,而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观看似无价值,无意义,但其本身很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