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沉迷手机的不止孩子。
从小到老,但凡手里有个智能手机的,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绝对是最多的。
我60岁的婆婆爱在快手看各类情感主播调节家庭纠纷;
我60岁的公公看剧情雷人,但让人停不下来的短剧;
我50几岁的爸爸喜欢自拍发抖音、下象棋;
我50几岁的妈妈爱看小说、玩开心消消乐;
我老公喜欢在支付宝种树;
我弟弟爱玩游戏;
我就更加了,玩游戏、看小说、拍视频、写文章、购物,几乎离不开手机。
现在大数据多厉害,你看了啥,手机就一直给你推送啥。
游戏、小说就更不用说了,那么多专家联合根据“人性的弱点”研发的,各种爽点。
成年人尚且难以抵抗,更别提大脑还在发育,自制力不足的孩子了。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一书中提过一个:“多变性奖励”。
书中写到:要想让一个人对某样东西上瘾,不能在每一次发生行为时都给予奖励,而是要通过不定期、不定量、不可预测地给予奖励来使用户上瘾。
奖励越多变,人们就越容易上瘾。
手机不就刚好符合这一特性,一会打打游戏,一会刷刷小视频……
不断给大脑“奖励”,不断上瘾。
那为啥有些人特别爱玩手机,有些人还好;
有些孩子因为玩手机辍学,有些孩子却尚可控制自己。
为啥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觉得答案就在家庭日常生活里。
作家刘娜曾经分享过和孩子的一个小故事。
有段时间,儿子特别喜欢玩手机,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
直到有一天,刘娜接受不了了。
强行从孩子手里把手机抢了过来,并且告诉孩子:“玩手机会伤眼睛。”
可儿子却哭着说:
“妈妈,手机比你强多了,你只知道写稿子,我和你说话你都不理我。
我和手机说什么,它都回答我。”
刘娜说,自己这才意识到:
很多时候,不是手机夺走了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推给了手机。
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爱孩子”,但眼睛却没从手机上挪开过。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忽视和敷衍。
有时候父母为了图清净,扔个手机给孩子,你看动画片吧。
等某一天想让孩子远离手机时,才发现孩子已经中了手机的“毒”,父母还要责备孩子不听话。
殊不知孩子最擅长的是模仿父母。
心理学家沈家宏:“成瘾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心理渴望。”
孩子手机成瘾的背后,很多时候是教育和陪伴的缺失。
目前,我家孩子还对玩手机还没什么概念。
因为我们几乎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3岁之前,我们都是偷偷玩手机,要不趁孩子睡觉了,要不一个人陪娃一个人放心玩手机,家里人轮流玩,但绝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3岁之后,孩子上学后我们可以放心玩,孩子放学后,不刻意避开,但也不带着孩子玩手机,慢慢跟孩子展示手机的功能。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未来孩子的生活也离不开。
想要把孩子和手机完全隔离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比起严厉禁止,我觉得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用好手机这个工具更好。
比如打电话的时候,我会跟孩子说:“妈妈用手机打个电话给外公。”
或者在孩子想要跟好朋友玩的时候,我会告诉她:“那妈妈用手机微信联系一下她妈妈。”
遇到漂亮风景的时候,告诉孩子:“来,我们用手机拍个照片纪录一下。”
在生活中,慢慢的告诉孩子【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玩游戏、看动画片】,它还有很多让我们生活更便捷的功能。
向孩子展示手机的用途,可以帮助孩子未来更好的使用手机。
手机成为助益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而不只是孩子沉迷的娱乐工具。
此外,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玩手机的话,孩子做什么?
应当引导孩子培养一些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这样玩手机在孩子眼里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
比如去户外活动,轮滑、放风筝、骑自行车、吹泡泡,滑滑梯……
关键是有人一起玩,家人也好,朋友也可。
室内可以看绘本,画画、玩磁力片、拼图……
还可以带孩子玩各种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抓小鸡,玩的不亦乐乎,手机吸引力就没那么大了。
去看祖国大好河山,日出日落,潮涨潮落……
沉迷手机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但原因不是手机。
父母,才是把孩子和垃圾快乐隔开的那堵墙。
放下手机,成为孩子的榜样;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用爱和陪伴满足孩子,给孩子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