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化热爱为动力

驰骋在文学大道上

她,以诗词为熏

习得一身古韵之香

吴侣錡扎根川农大的四年

诠释着她与文学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侣錡,中共党员,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获得者,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学生记者团新闻采编部副部长。连续三年必修加权专业第一,综测、推免排名均为第一名。曾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千人团选手参与节目录制。主持省级大创1项、校级科研1项,参研省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研究中心项目2项。获国家奖学金、“挑战杯”省级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写作大赛二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30余项荣誉。现已推免至武汉大学攻读国学专业。

诗化羽翼 与诗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提时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诗的种子在吴侣錡的心间悄然埋下。“诗词影响了我的人生抉择,也使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从小时候对诗词音律节奏的喜爱,到随着成长阅历的提升和系统性的学习,吴侣錡越来越能体悟到诗词里的喜怒哀乐,也更能感悟到背后的人生智慧。带着这份初心和热爱,吴侣錡坚定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来到川农,开始了她的求学之旅,延续着与诗词的缘分。而第一学期现代汉语考试的失利,科研竞赛项目难以推进的困顿,保研途中被学校拒绝的焦虑……在这些低谷时刻中,正是依靠着诗词里的点点光芒慰藉,吴侣錡始终一直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怀着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吴侣錡在中文系偶然得知了诗词大会的海选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从校园初赛到决赛,从笔试到面试,对答如流的飞花令和脱口而出的诗词,都是一日日地积淀,助她成功晋级千人团。正如吴侣錡喜欢的诗词《定风波》所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些与前人跨越时光的情感共鸣,于前人汲取所获的精神力量,都化作涓涓细流滋养着吴侣錡的精神世界,也支撑着她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乘风破浪 全面发展

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吴侣錡对科研创新领域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我刚进大学是一个小 白,很多流程都不清楚如何去做。”尽管大一时的吴侣錡对科研项目并不了解,但她选择主动去和老师沟通并争取尝试的机会。万事开头难,不论是选题的确定与申报书的撰写,还是项目的推进与论文框架的构建,于她而言,都有着重重困难。但艰难更显勇毅,她一路坚持与尝试,将选题与校本文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与队友的积极配合和协调,反反复复地对论文进行修改……其中关于“巴蜀蚕桑古籍”的省级大创项目,吴侣錡记忆犹新。在这个项目中,所需古籍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古籍馆、图书馆中,团队面临着经费和时间的困难。

“多亏了老师的指导与帮助,项目才得以继续推进,我非常感谢他。”在项目指导老师的鼓励下,寒假期间,吴侣錡前往北京国家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中遍遍查阅,在竖版繁体的字里行间仔细搜集,从早到晚,亲手誊抄,直至闭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较强的求知精神推动着她在科研创新领域逐步探索与深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侣錡从未让自己局限于学习与科研上,她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当中,让自己的生活绽放更多可能。“我从未后悔在采编部留任两年,因为那群值得的人,因为那一篇篇如数家珍的稿子,更因为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温热。”吴侣錡仍旧记得在采编部接到的第一个人物稿任务 ,是一篇全寝上岸的群像稿。 由于采访对象人数较多,又是线上采访 , 场面一时混乱 。 但是 她们 及时调整策略,把控场面 ,最终成功完成采访。 “这场采访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让我结识了挚友,那些优秀川农学子的故事更是激励着我。”同时,她也感到很幸运能在枣子团队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结队做调研、打比赛、做项目,前行路上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2022年夏天参与的北京大学社科调研项目也令吴侣錡记忆深刻,直言“那是一次对心理和身体的锻炼和洗礼。”当时,她和同伴们顶着四十多度的酷热天气,翻山越岭,走访了重庆的6个村落,困难重重但最终仍旧完满完成任务。一路栉风沐雨,一路坚持与尝试,都塑造着现在的她。

奋力前行 扶摇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望这段路程,吴侣錡深知自己选择的这条路需要耐心和韧性,如履薄冰、不容差错。因此,进入大学后的她将学习专业知识放在首要位置,常常泡在图书馆或自习室中。她不局限于课堂内容,而是在将老师所授知识内化后,大量阅读与扩展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平时表现、期末考试、科研竞赛、外语能力、第二课堂等各个方面,吴侣錡都努力做到自己的极致,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庆幸的是,在这里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当、踏实”,她笑着说。

三年的努力化作最后的基石,而在此之上的吴侣錡更是勇敢抓住机会,大胆尝试各大院校,在一次次面试中汲取经验。“保研这段经历实在是太漫长、太复杂,充满了太多意外和惊喜。”备考时的繁杂、面试前的紧张、辗转中的劳累、公布优营时的屏息等待……在那段时间里,她反复经受、不断锤炼。在持续高压的环境下,她告诉自己,要做好每一件眼前之事要抓住每一个可能,每一点机会,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努力为她带来了相信的力量,也带来了更优秀的自我。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下,吴侣錡收到多所院校抛来的橄榄枝。最终,她选择奔赴武汉大学攻读国学专业,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追求与信念。

虽然目前保研长跑已结束,但谈及未来规划时,吴侣錡仍将坚持学习、弥补不足,她表示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提前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巩固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侣錡表示,一路走来,离不开所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更离不开学院和学校提供的无限平台。正因这些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力量,她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拥有永不磨灭的斗志和火焰。如今,站在新的里程碑上,她将心怀感恩,努力写好人生之诗,以文立心,不负诗意年华。

“啊~~,秋——”

又获一项金奖!祝贺!

Alive童江 | 创赛披荆斩棘,研途乘风破浪!

图片 | 罗枫尧 邓世雄 文钧敏

文字 | 廖妍洁 黄奕森 赵雅婷

编辑 | 马玲月

责编 | 周七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亮“在看”,向榜样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