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锁定福利

本篇文章节选自《阿德勒的“人际关系”领教营》大师课,由国内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讲解,课程目前正在进行中。

倒计时一周,11月14日之前加入超级会员的同学,可享受以下福利:

1.买一年得两年会员时长,畅听全年10场大师课。‍‍‍‍‍‍‍

2.免费获赠2024年吴晓波年终秀门票一张。

3.赠送实物学习礼包一份(包含定制书袋+两本大师营推荐书)。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阿德勒的心理学体系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分离。

对于不熟悉这个理论的人来说,很容易带来误解,它会让人觉得对方是自私冷漠的。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关系纠缠比较多的一种。

所以课题分离在我们的文化中要去讲确实也有些困难,很多人说我很难做到,也有人说正因为在这个文化中间,我特别需要这种课题分离的概念,帮我理清楚到底是我的事还是你的事。

在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的这个概念里,他认为人所有的烦恼都是来自关系。

而关系里边的所有烦恼只有两种:一种是你想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你想去管别人的事,做不到不去管;另一种就是你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干涉,你感觉到很不舒服、很不自主。这就是关系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晰“我的事情”和“你的事情”

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干涉,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感觉:自己被侵入了。

这一点在父母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做父母的人,会去管理很多孩子的事情,最终让孩子感到不耐烦,甚至暴躁。

父母不能理解,我们那么好地对待他,什么好的都给他,孩子为什么会变得愤怒?

一位妈妈她无法理解,我只是动了一下我孩子书桌上面的他的本子,我只是进他房间帮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我只是帮他打扫房间,为什么孩子回来后会勃然大怒,甚至于把整理好的东西扔到地上,她想不明白。

我说你剥夺了他的自主权,有的时候正是因为他在对抗你的自主权,所以孩子情愿把自己的房间弄得凌乱不堪。

很多人没有想清楚,这恰是因为你干涉了孩子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未分离的概念。

在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叛逆期。

一般孩子到2岁多的时候,自我的概念就慢慢形成了,他希望自己去处理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但往往这个时候,父母可能会去干预,所谓的干预是什么呢?

有位妈妈跟我说,她说我帮我3岁多的孩子穿了袜子,但这个孩子会莫名其妙地把这个袜子扯下来,然后再自己穿上去,而且气鼓鼓的,她无法理解。

我说这可能就是你太过于去干涉他了,孩子情愿自己去完成这件事情,因为自己完成他会有成就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越感。

但是如果你去帮他完成,就剥夺了他成就体验的机会。所以在课题分离的概念里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我的事情”和“你的事情”。

在这里,阿德勒举了一个例子,如何用课题分离的观点去改善人在一种关系中的体验。

他说有一个女孩跟他抱怨,在来到他办公室的路上,有三个人对她吹口哨,她感觉到很羞耻,也很愤怒,然后脸变得通红,快速地逃离。

她说那三个人吹口哨的表情和动作,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回闪,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伤害。

阿德勒是这样和她说的,他们对你吹口哨是他们对待你的方式,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你如何看待和对待他们吹口哨的行为,是你的事情。

你愿意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他们吹口哨的行为呢?

那女孩想了半天,她说我就当他们是三个流氓、神经病,这与我的穿着、表情、外貌和我身上是否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没有关系,这只是他们的事情。

阿德勒跟她说,当你这样来看待的时候,你的体会是什么?现在还会因为吹口哨的事情对你产生困扰吗?女孩子思考了一下,说好多了。

在人际关系中间我们经常有一种体会,就是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句话在阿德勒的课题分离里它是不成立的。

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表面,其实你内心中,更多地想去干涉别人对你的看法,这才是你的目的。你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感觉到总是很焦虑,有很多的担心,甚至有时候感觉到很委屈。

阿德勒说,你想去干涉别人的行为、别人的事情、别人的观点、别人的看法,而别人并没有因为你的干涉而改变,所以你很受挫,你很难过。当我们这样来理解的时候,就发现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独立自主:实现课题分离的前提


课题分离这个概念,就是我去干涉别人的事情是我的不对,别人干涉我的事情是别人的不对。

但是往往我们内心中如果没办法做好课题分离,无法去完成这个课题分离,是因为我们内在我们对他人有强烈的依赖感。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到我的办公室,大学二年级,家里比较富有,在国外留学,假期的时候回到中国,到我的办公室。

他跟我抱怨的是他原本的兴趣是摄影艺术类,但是他的父母一直要求他学金融,所以他现在在国外学金融。

但是他对金融一点都不感兴趣,导致挂了很多科,也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因为他所在的大学,挂科太多是无法毕业的,他不敢和父母坦白。

父母这边还在计划他什么时候毕业,毕业了以后该安排什么工作,所以他心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他没办法跟自己的父母相处,每天在家里就关在房间里,社交也基本停止,只能来向我求助。

我问了他一句话,你现在的顾虑是什么?是怕他们骂你吗?他说是的。我说在你成长过程中,他们骂你可能是经常性的,你到底最害怕的是什么?你现在是不是还在用他们的钱?

他说是的,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创造过任何的财富,连打个暑期工都没有,所以问他们要生活费的时候,我就必须接受他们的抱怨和责怪,甚至于建议。

从这一点上来讲,他的经济都没办法独立,那何来谈自主选择?

课题分离的概念,它只适用于我们的很多功能完整的状态。

在你依赖的关系里要去谈课题分离,就有点类似于罗永浩的那句话,你既然被包养,还要谈独立的人格,这个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概念了。

所以课题分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听上去有些冷冰冰、扎心的理论。我们要去完成在关系中的课题分离,首先我们要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是因为我们自我身份的确认要来自别人的评价。

课题分离理论是整个阿德勒心理学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它包含了从依赖共生到独立自主这一关系的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尝试用课题分离的概念去处理人际关系。

回想一下最近的一次冲突或者争吵,反思一下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明确这是谁的事,这是谁的责任,我有没有想去干涉别人,或者我有没有被别人干涉。弄清楚了以后,再去想想这个冲突是不是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点击图片▼锁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