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湾妈看世界(ID:greatbaymom)
接受孩子的普通好像很难,但不得不说,这是必然的现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这句看似简单戏虐的表达,却完美诠释了阶层固化的残酷性。
纪录片《人生七年》非常火,最近我又看了它的跟踪报道和最新揭秘,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了新的感受,同时发现了阶层变化背后的一些真相。
今天分享给大家。
跨越阶层,几乎不可能
《人生七年》这部野心勃勃的纪录片,可以说是讨论阶层跨越与固化最佳范例。
在这部号称“影像人类学实验”的纪录片,英国BBC团队在导演迈克尔·爱普特的带领下挑选了来自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并从他们7岁开始一直跟踪到他们到63岁。
在英国版《人生七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拍摄结束后,一个血淋淋的真相展现给所有观众:
整体而言,上流家庭的孩子依然过着富足的生活,工作体面,家庭幸福,而底层的孩子很难冲破阶层的藩篱,一个人的结局在刚出生时似乎就已注定。
从阶层变化的角度来看,14个孩子中:
精英家庭出生的4个孩子,21岁后的Charles退出了拍摄,因为他已经进入BBC做编辑,其他三人John、Andrew、和 Susie同样处于上层阶级;
(图|从左往右分别是:John、Andrew、Charles)
其中,John成了律师,娶了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Andrew在既定的路线当上了律师,拥有了自己的律所;富家女Susie嫁给了富裕阶层的人,过上了安稳生活。
中产家庭出生的三人组中,三姐妹Jackie、Lynn和Sue徘徊在工人阶级;Neil是唯一滑落阶级的人,Bruce和Peter也保持着原来的阶层状态,其中Bruce当了老师,家庭幸福。
4个来自底层的孩子中,福利院长大的Paul和Symon过着普通劳动工人的生活;顽皮的Tony还在底端,好在他比较乐观开朗,活得自由自在;
Nicolas是底层孩子中唯一冲破了阶层枷锁的那个, 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娶了牛津同学为妻子,后来去美国当了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算是活成了标准的中产阶级。
(图|Nicolas)
总之,剔除两个特例,其他人的阶层并未出现突破式跨越,保持原状成了常态。
英国拍摄了《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后,陆续有其他国家跟上了步伐。
比如美国从1991年开始,每隔七年对13个孩子进行采访,现在已记录到了他们21岁时的变化。
和英国的结局一样,上流阶层的孩子享受着最优质的资源。
他们要么在光鲜亮丽的行业工作,要么正在求学,有人甚至在14岁创办公司成了CEO,18岁被顶尖大学录取,妥妥的社会精英。
(图|艾瑞克)
而来自底层的孩子,逆袭的依然是少数,他们有的上着普通的大学,有的辍学工作或是结婚,有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含冤入狱,被判12年。
从这两个版本中的20多个孩子的成长史来看,阶层固化显而易见。
投胎是个技术活
不管是记录到63岁的英国版《人生七年》,还是讲述到21岁的英国版,这些孩子最终能保持阶层、实现跨越或滑落的根源,与父母脱不了干系。
直白点来说就是:投胎是个技术活。
父母的认知、资源和规划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起点。
在英国版《人生七年》中,来自上流家庭的John、Andrew、Charles面对访谈三人口音和用词都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更高级。
他们都有着规律的作息,比如Andrew到家后要练习钢琴和录音,再看电视,18点洗澡,19点上床看书半小时再睡觉。
空闲时间,John会读《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还有自己的方法,知道先看标题,再读正文;Andrew则喜欢《金融时报》,拥有报纸的股份,每天都去读报了解股市涨幅。
(图|从左往右分别是:John、Andrew、Charles)
面对未来的规划,与一些漫天幻想或是根本不知道读大学意味着什么的孩子相比,7岁的他们就对未来有着大致清晰的路线,明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求学路线又是怎样...
比如John说自己会去科利特预备小学,如果能通过考试就会在威斯敏斯特寄宿学校读中学,大学想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Charles家计划的则是在牛津龙小学、查特豪斯公学以及牛津大学求学。
这一切如果不是父母有着足够高的认知、掌握着一手资源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潜移默化与精心培养, 他们或许并不会有条不紊,稳步前进,继续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
2012年到2019年,中国台湾社会学家姜以琳花了七年时间追踪了北京顶级中学28岁学生。
这些学生全部来自高收入和高学历精英家庭,他们中一半的人进了清北复旦,剩余人则是被藤校、牛剑等世界级名校录取,毕业后的薪资也比同龄人高出10倍以上。
姜以琳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取得世俗成功的背后,均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善于谋略,获取精准信息、拥有人脉和资源,能为孩子提供更强的教育资源,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更容易在学业和职业上实现双丰收。
而绝大多数底层孩子的父母缺乏人生规划,不会引导他们思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缺乏向上流动的认知,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生计早早辍学,找不到出路,无缘阶级跃升,只剩下“贫困世袭”。
一个人是无法独自跨越社会阶层的,阶层跨越的背后是几代人的努力,从概率上而言,一个孩子的阶层变化,一定是父母在自己的赛程上把接力棒顺利交给了孩子。
孩子注定平凡
但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幸福
普通人跨越阶层很难,但在“幸福的维度上”,上流社会并不一定比中下层更有优势。
《人生七年》里反映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现象:孩子未来过得幸福与否跟阶层无关,只跟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关。
不管是上流社会的孩子,还是中产阶级以及底层孩子,一旦父母婚姻出现问题,造成的裂痕终会延续到孩子身上。
英国版《人生七年》中的富家女Susie,在早期镜头里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冷静与冷淡,拥有大家闺秀的慵懒与忧郁感。
但14岁时采访时父母已离婚,面对记者满脸叛逆与不屑;21岁她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出现在镜头前时,所有人都呆住了,手夹香烟,焦躁地吞云吐雾、着装时髦,也已辍学,迫切想要逃离,未来灰暗一片。
直到28岁幸运地遇到了同样来自贵族家庭、性格稳定的丈夫,她的心灵才得到了治愈。
Susie一改往日地忧郁,成为了幸福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母亲,眼里充满了希望与美好。
但中产家庭的Neil并没有Susie那么幸运,因为父母的原因,他从教师的儿子活成了流浪汉。
小时候的Neil活动开朗、单纯可爱,在镜头前童真满满,是很多观众心中的小太阳,然而14岁他就变了。
后来考学失败,没有就读牛津,去了所不知名学校,入学没多久就退学去了伦敦,在这里成了建筑工人,住着救济房。
28岁身无分文的他在英国各地流浪,采访时都有些精神不正常,35时仍在流浪,居无定所,56岁时依旧孑然一身,从事着底薪职位,只够温饱。
56岁那年他才透露,父母经常吵架,情绪不稳定,后来干脆就离婚了,Neil从此切断了与他们的联系。
因为父母性格问题,再加上自己淘气,小时候的Neil就饱受父亲严厉的惩罚,而母亲也丝毫不关心自己,种种原因导致曾经的阳光少年,没能完成自我救赎,在深渊里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了枯萎。
美国版《人生七年》中的刘易斯住在纽约下东区一个临时收留所里,他爸爸酗酒、妈妈是个毒瘤,可以说他是底层中的底层,如果他想跟父母一样堕落下去,毫不费力。
但18岁刘易斯入伍参军了,21岁成了机械师,他在采访中透露,自己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走出去,就是因为妈妈十分爱他,教会了他坚强与坚韧。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大概率就会延续父母的样子。
所处阶层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思维品行,但孩子内心幸福,本质上都来源父母。
接受平凡,认可平凡,欣赏平凡
有人说,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懂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允许孩子平凡。
其实,人世间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平凡。
无论哪个阶层,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只有把平凡的生活过好,人生才有真正的圆满。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孩子可能注定一生平凡,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我们依然可以无条件地爱孩子,让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
本文授权转载自“湾妈看世界”,大湾区最优质的教育号,精英家长都在这里。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