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疾驰过蜿蜒的山路向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下帅”的醒目大字映入眼帘,随着车窗外金黄的村庄闪烁过丰收的喜悦,车辆驶入了下帅民族团结广场,三族同欢雕像屹立在民族团结广场前。夕阳下,村民们在广场把铺在地面的稻谷集中起来装到米黄的麻花袋中,在落日余晖中形成一幅景美人美的和谐画面。这里正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下帅民族文化展览馆(以下简称“展馆”)所在地。
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广东省多民族大家庭和谐相处的缩影,地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西北部,全乡壮族、瑶族两族同胞占总人口的七成,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日前,下帅民族文化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负责布展,以展馆为载体,打造出展示民族团结奋进的核心平台,也是彰显民族文化认同的客厅。
展馆的布展理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三大考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重点,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着力打造一个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民族文化想象空间。
展厅共分为六大展区,分别为序厅、《第一展区:安居下帅 三族同欢》《第二展区:团结繁荣 下帅实践》《第三展区:壮瑶文化 民族瑰宝》《第四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展销直播大厅。下面跟随笔者的步伐,一起走进这座闪烁着民族文化瑰宝的展厅,揭开壮、瑶、汉三族文化的神秘面纱。
第一展区
安居下帅 三族同欢
下帅,这个独特而亮丽的名字从何而来?这是不少参观者疑惑的地方。而本展厅正以下帅的名字引入,以时间轴形式展示了壮瑶两族迁徙的历程,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新时代以来下帅的发展。
自明朝正德年间起,来自怀集县周边的壮族、瑶族同胞以不同方式陆续迁徙前来下帅定居。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壮、瑶、汉三族同胞在此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共同促进了下帅的开发与发展。
下帅名字来源于两个古老的传说,一是相传明末清初时,清兵屯兵花苑山备战,由上、下两名元帅率领,后人便改此地名字为下帅。二是来源于“地名吓敌故事”,村民口口相传形成下帅地名吓退敌人的说法。
此外,本展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下帅乡的历史沿革。1949年10月之后,下帅先后经历了设乡改区、撤区改乡、成立人民公社、撤社建区等调整。1984年2月,经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成立下帅民族乡。1987年3月,正式建立“下帅壮族瑶族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近来,下帅民族团结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征程,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圆满完成2023年各行政村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任务目标,并取得各行政村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以上的突破性成果。
第二展区
团结繁荣 下帅实践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部中国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本展厅从下帅壮族瑶族乡三族融合实际出发,描绘了肇庆市、怀集县推动下帅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成果。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老照片、立体展板等丰富形式深入了解下帅建设成果,展现了民族团结繁荣的“ 下帅实践”。
产业上,下帅因地制宜统筹产业发展布局,一村一策加大产业导入,发展“牛、茶、酒”三个特色产业, 助推沙糖桔、鹰嘴桃、三华李、灵芝、山茶油、蜂蜜等特色农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此外,下帅还实施民族特色风貌提升工程,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下帅乡;以“政府搭台、公益支持、市场运作”模式保护传承壮族瑶族乡文化遗产,“三族闹元宵”“三族庆丰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民俗名片。
除丰富的民俗文化外,展厅还展示了下帅的民族学校、卫生院、文化中心等,通过不断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全乡三族人民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三展区
壮瑶文化 民族瑰宝
在三族融合的下帅,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彼此见着岁月的更迭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本展厅以图文、实物方式展示了壮族、瑶族的图腾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传统风俗和民谣歌谣。其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精致衣裙、头饰悬挂在展厅墙上,独特的图案、花纹和刺绣的肌理中藏着三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韵味。
如壮族的民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瑶族男女服装则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
抬头一看,展厅的灯饰上也别出心裁地“镶嵌”了图腾文化的印记,一幅绘声绘色的多彩民族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此外,“牛王诞”“闹元宵”等传统民俗文化的由来、风俗也在此一一展出。每年元宵节是下帅三族人民最热闹、欢乐的喜庆节日,壮村瑶寨处处舞壮狮、舞春牛、舞马、扮古人、唱山歌、演采茶……村村无处不歌,户户邀亲请友,整个山乡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牛王诞”同样是下帅乡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四月初八,当地壮族人家呼朋唤友,宰鸡杀鸭招待各方客人到来……
壮语、瑶语和汉语在下帅交汇,形成独特的对歌文化。若是戴上耳机,还可以在悠扬的壮语民歌中漫步在民俗文化的画卷中。
第四展区
非遗传承 文化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居住在下帅的壮、瑶、汉三族同胞世代混居,民间艺术融汇发展,舞春牛、舞壮狮、舞马、演采茶、扮古人等,是每逢节庆必演的节目。1997年,下帅乡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舞壮狮)之乡”称号,壮狮舞、春牛舞分别被广东省和肇庆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等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着下帅人民的日常生活,沉淀成丰厚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直到今天,它们还鲜活存在于下帅人民的生活中,并在新时代不断与时俱进,焕发新活力。
本展厅重点展现了下帅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屏幕,我们可以看到当地传统的壮狮舞、春牛舞、竹竿舞、马舞等特色舞蹈,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与内涵,在文化场景的还原中品味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创造,也在表演者使用的面具、锣鼓等道具中感受触手可及的非遗魅力。
展销直播大厅
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下帅农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鹰嘴蜜桃、怀集丝苗米、壮瑶红酒等农特产品早已成为怀集的一张闪亮名片。
下帅民族乡加快实现绿色发展,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下帅路径”,写好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持续提升乡村文旅项目内涵,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功能齐全的电商直播大厅、农产品展销大厅,这里让下帅优质农产品通过直播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奔赴更广阔的市场。
本展厅通过实物、视频等方式展示了下帅对农文旅产业的打造,并展出“牛、茶、酒”等多个特色产业产品及背后的特色风情,引导游客在下帅民族乡来一场沉浸式的深度游。
近年来,下帅牢牢把握省“百千万工程”和肇庆市“两工两农”示范乡镇建设机遇,加快打造广东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除做好“牛、茶、酒”三字文章外,还大力发展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夯实产业基础,培育特色产业。
民族文化来自乡土,穿过岁月,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融合发展,激荡着生命的蓬勃。在产业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赋能下,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的“下帅样板”正加快形成。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热情的下帅人民也在此欢迎你的到来。
来源:南方+、怀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