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深陷双相情感障碍也能好转!
来访现状
小洁(化名),今年16岁。两年前她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极不稳定且难以控制,有时躁狂得停不下来,有时又陷入抑郁中无法自拔。
陷入躁狂时,精神状态特别好,做什么都精力充沛;陷入抑郁时,思维迟缓,经常感到疲乏和耐心不足,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开始持续性失眠。
她开始害怕出门,不愿意上学。父母看到了小洁的变化,非常担心,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小洁患有抑郁症,没想到病情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后来,心理咨询师建议小洁换了一家专科精神医院,一周后她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BPS综合分析
初步诊断:双相情感障碍。
小洁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她由外婆一手带大,两人感情深厚。初二那年,外婆因病离世,这对小洁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她开始变得消沉。
外婆去世后,小洁与父母一同居住,但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和缺乏沟通,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当疏远,家庭环境的改变让小洁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失落。
在人际方面,小洁也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她与最好的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原本亲密无间的友情出现了裂痕;在校园里,小洁有时会听到同学低声议论,说她比较情绪化,难以捉摸。
在之后的人际交往中她变得更加谨慎和敏感,开始拒绝与人交往,这种心态让小洁越来越孤独。
BPS综合分析
小洁在确诊双相后,她对这种病症存在一定的认识,但内心深处仍充满了困惑和恐惧,对治疗产生了抵触和拒绝心理。
➤咨询师给予陪伴和支持,帮助小洁提高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了解,引导她调整认知模式,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及应对习惯。
咨询师发现外婆的离世对于小洁来说是一个难以面对的心理创伤。当谈及和外婆的相处日常时,小洁的回应总是自然而流畅,显得颇为正常;一旦谈话触及外婆去世或者其他一切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与体验时,小洁会不自觉地展现出回避的态度,并且试图转移话题。
然而,想要真正走出丧亲之痛,最痛苦也最关键的便是接受丧失的现实。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且艰难的,需要小洁自己逐步去适应和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鼓励小洁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感受悲伤和痛苦,引导她逐渐恢复与丧失相关的全部自我力量,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气。
为了不再体验到关系丧失的痛苦,她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建立任何有深入情感联结的关系。
这种逃避和放弃的态度,虽然让小洁暂时逃避了痛苦,却也让她在人际方面越来越孤独,逐渐失去了与他人建立真挚友谊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咨询师引导她与“内在的小孩”进行对话,看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模式,觉察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下意识的否认和防御机制;同时鼓励小洁敞开心扉,尝试与父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裂痕和冲突。
小洁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面对不如意的境遇时,自己拥有改变的能力,可以重新塑造想要的生活。
DPP干预概述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支持,配合医嘱服药,小洁的躯体症状有所减轻,睡眠和情绪也有所改善。
她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和处理丧失带来的痛苦和困难,也学会了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现在的小洁,依然会偶尔想起外婆,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情感。她明白,生活还在继续,自己要勇敢地向前走。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识?
无需下载即可在线查看~
本文来源:安肯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