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丨林雨秀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4000字)

【正经社“家电突围赛”观察之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康佳A又在“作妖”了,这次是在二级市场上。

短短十多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近2.5倍,期间更是出现了共10个涨停或接近涨停。然而好景不长,11月4日周一时,股价突然转向跌停。时至目前,仍然处于震荡下跌状态。

对此,市场的解释,有重组传闻、与华为合作,以及政策红利、大盘拉升等综合因素。

然而,这些所谓的解释更像是“顺势而为”的猜测,实质上应是某些机构和游资“借题发挥”的投机炒作。深康佳A也不得不连发至少六份“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警示公告。

实际上,深康佳A近期的基本面可谓负面缠身,监管处罚、高层频繁更迭等问题不断。而对其真实价值判断更具影响的是,今年以来几份财报均显示亏损,最新公布的三季报依然大幅亏损,且这种亏损已持续超过两年。

1

业绩一再恶化

2024年三季报显示,深康佳A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20亿元,同比下滑达45.42%;净亏损额从去年同期的8.96亿元扩大至18.65亿元,恶化幅度高达10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样深陷泥潭,由去年同期净亏损7.15亿元急剧扩大至16.06亿元,恶化幅度惊人,达到124.67%。

此外,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67元,同比亏损扩大了124.65%,意味着每股亏损超过去年2倍还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录得亏损33.23%,同比恶化23.50%,这两项指标在去年均已处于亏损状态,今年则进一步恶化。

正经社分析师细致梳理后发现,深康佳A的历史业绩也是一言难尽。

上世纪90年代初,初登资本市场时业绩尚能稳步增长,一度稳坐国内彩电市场的龙头宝座。然而,进入本世纪初,尽管彩电销量依然领跑国内市场,但业绩已然开始剧烈波动,且这种不稳定性一直延续至今。

从现有可查数据来看,深康佳A的历史盈利状况用“不忍直视”形容,并不为过。

数据显示,1993年深康佳A营收为22.03亿元,净利润为2.15亿元。如果仅从净利率来看,这几乎就是其业绩巅峰了。

1999年,深康佳A首次实现了营收破百亿,成为深圳首家销售收入破百亿的工业企业。然而,随后的三年间,其营收始终未能再破百亿,分别为89.54亿元、67.48亿元、80.42亿元。其中,2001年还出现了历史上的首度亏损,净亏损达6.93亿元。到了2003年,营收终于二度破百亿,但净利润却只有1.13亿元。

此后多年,营收虽然渐增,净利润表现却是每况愈下。

比如,2005年总营收为114.56亿元,净利润只有8112.06万元;2011年营收162.18亿元,净利润萎缩至2417.94万元。

此后的三四年间,营收尚能维持在200亿元上下,但净利润却始终在千万级别徘徊。

直到2015年,出现了历史上的二度亏损,当年巨额净亏损达12.76亿元,实现的营收为183.95亿元。

此后的多年间,深康佳A依然无法摆脱增收却难增利的尴尬局面。

其中,2019年达到了迄今为止的营收巅峰,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51.19亿元,但净利润却仅有3.35亿元。与26年前的1993年相比,营收增长了约25倍,净利润却仅仅增长1.6倍左右。

此后,深康佳A的营收就开始了逐年下降,整体业绩表现过于平淡。到了最近的两个完整年度,即2022年和2023年,不仅营收出现巨额滑坡,更是伴随着巨额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营收为296.08亿元,距离2019年的巅峰营收下降近一半,同时巨额净亏损达17.69亿元;2023年,同比营收再次下降超过百亿至178.49亿元,净亏损也进一步恶化至26.36亿元。

从今年已公布的数据和趋势来看,深康佳A想要实现与去年持平的全年营收都显得颇为艰难,更有可能的是,其营收将跌回2000年初的水平,净亏损则有可能再创新高。

2

负面糟点缠身

除了上述业绩的不断恶化,深康佳A发展历程还充满了更多的“槽点”,套用网络流行语来说,那就是“槽点实在太多,一时竟不知从何吐起”。

比如,仅去年,深康佳A就因严重的财务问题及隐瞒披露,而受到监管处罚至少两次。

去年初,因涉及资金腾挪问题,曾被监管责令改正。据当时公告,2020年至2021年间,其下属公司开展的部分购销交易缺乏商业实质,收入成本确认无依据,导致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

随后,深康佳A又因资产减值测试及信息披露问题再次受到处罚。当时公告显示,深康佳A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在2021年的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中缺乏审慎性,违反了相关规定。

同时,其在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对于消费类电子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披露不完整,且部分存货自2019年起被查封,但直至2022年年度报告才披露受限情况,这意味着信息披露迟延了三年,严重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因此,深圳证监局不仅对公司采取了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还对时任董事长刘凤喜、时任总经理周彬、时任财务总监李春雷、时任董秘吴勇军进行了监管谈话。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正是上述监管处罚,成为了深康佳A在今年8月,再次发生高层人事变动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28日,深康佳A发布人事变动公告,涉及的主要变动人员均为此前被监管谈话的高管。其中,原董事局主席刘凤喜彻底离开深康佳A,转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任职;原总裁周彬转任董事局副主席,同时兼任董事长和党委书记,而董事局主席人选暂缺,董事局日常工作由周彬主持;原常务副总裁曹士平接替周彬,升任总裁;原财务总监李春雷转任董事局秘书;新财务总监则由来自于大股东华侨城的聂勇担任。

从人事变动后的职权变化来看,虽然职衔多为提升,但从公司的实际运营角度来看,却存在被“架空”的嫌疑。比如,周彬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和董事局副主席,而董事局主席和董事长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和职权,通常相似或重叠。在公司治理实践中,这两个职位的职权包括签署重要文件、召集和主持董事局会议、监督董事会运作、监督公司战略执行等。

历史上,代表大股东的刘凤喜就曾因大股东丧失控制权后,而被置于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后又因大股东重新掌权重回总裁席位。

考虑到决策效率等因素,一家公司同时存在这两个职衔的现象并不常见。若同时存在,往往也是由一人兼任,周彬目前便是如此情况。

事实上,总裁职位更贴近实际运营,掌握着更多的运营实权。他们负责日常运营、战略计划的执行,并对业绩负责,具有更强的运营执行力。

或许,周彬职位调整后不再直接对业绩负责,可以被视为一种“保护”。但是叠加他只是董事局“副”主席的因素,情况就变得微妙了,因为随时可能空降或选举其他人担任董事局主席。一旦如此,就极大程度覆盖了周彬现在的职权范围。此外,作为党委书记,他的工作重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偏向党政方向。

至于原财务总监李春雷转职董秘,这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职权领域。董秘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普遍意义上的财务总监显然代表着更多的实权。

当然,上述人事变动的原因中,深康佳A已经连续两年半以上的巨额亏损,无疑是一个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毕竟这样的亏损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3

时间窗口收窄

事实上,深康佳A的高层变动历史上也颇为频繁。早在2001年,被称为深康佳A创始人的陈伟荣就选择了离开,而彼时业绩已经开始大幅度恶化。此后,每当业绩、治理等出现严重波动时,都会伴随一轮高层调整,包括后来的刘凤喜、周彬等,也都是在此背景下上位的。

其中,最严重并对外界影响最恶劣的,就是大股东华侨城与深康佳A之间的利益纠葛。

这一恩怨所造成的裂痕,至今还难以弥合。

相关信息显示,事件源于深康佳A原本计划独立开发其名下的一块土地,却遭遇大股东华侨城集团的介入,意图争夺该地块的开发权。双方的首次冲突激化发生在2014年,一度诉诸深圳市国际仲裁院,仲裁后双方成立了合作开发公司。

然而,合作并未持续多久,矛盾再次升级。华侨城集团试图以相对低的价格,获取合作开发公司的控股权,这一举动遭到了深康佳A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并引发了他们的激烈反击。

在这场反击中,深康佳A上演了一场罕见的中小股东夺权大戏,四名由中小股东提名的董事和独立董事候选人在董事会七个席位中占据了四席,导致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完全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期间,2007年已离职的刘丹被中小股东重新请回担任总裁,但仅仅三个多月后再次离开。据媒体当时的报道,这三个多月里,深康佳A发布了多达100多项人事调整,波及范围广泛,从基层员工到高层领导都受到了影响,40多位中高管被调岗,多个部门总监或副总被替换,充分显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

受董事局控制权剧烈动荡的影响,深康佳A股票当时停牌了近三个月,复牌后又是连续7个跌停。

2017年,这一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争议双方均放弃开发该地块,并将其出售给第三方公司。该第三方公司的收购价格超过大股东华侨城最初报价至少两倍,深康佳A当年也因此实现50.5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185.74%。然而,这一业绩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史上最尴尬业绩”。

有分析指出,随着争议地块的出售,大股东华侨城与深康佳A之间的恩怨似乎已得到基本和解。

但正经社分析师综合多方信息后认为,二者之间的裂痕实际上至今仍未完全修复。

最明显的迹象是今年8月,聂勇作为财务总监空降深康佳A,其长期任职华侨城的背景,被视作代表大股东利益。这或许也暗示了,华侨城对深康佳A的不信任,通过财权的把控,来加强控制和维护自身利益。同时,董事局主席一职的暂时空缺,也可能暗含后续策略。

有分析认为,双方表面上的平和更多是形势所迫。华侨城当年放弃争议地块,可能与其前期投资庞大、现金流紧张有关。而当前,房地产市场动荡和自身负债压力等因素,让华侨城需要更加稳定的环境。深康佳A面临的困境则更甚。

当然,以上仅是外部人员根据深康佳A公开信息进行的梳理分析,作为外部观察者,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事件的冰山一角。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其市场地位早已大不如前,核心根基业务彩电业务的营收从2014年的近150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47.08亿元,不足十年前的三分之一。

在当前整体经济以及市场环境状况下,深康佳A面临的时间窗口正加速收窄。

而其频繁的高层更迭,这在外部观察者眼中,似乎形成了一种“问题出现即换人”的惯性:每当深康佳A业绩或运营出现问题,就需要有人来“背锅”,或者说也要给予外部投资者的一个交代。

然而,面对着市场的不利环境,高层频繁换血是否可行?这种换血能在多大程度上为深康佳A带来利好?又能否推动其业绩的根本性改善?这些问题都值得各个层面深思。【《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