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王阳明,我的第一反应是“知行合一”。

我最初理解的“知行合一”,是“闻道”后就要马上行动起来。只明白道理还是不够的,加上行动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朦朦胧胧地觉得这个理解不对。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知”和“行”是一体的,如果没有达到一体,并不是真的知道。

因为我仔细地检查了过往,发现那些自以为知道、但没有付之行动的事情,并不是真的知道。

而那些发自内心、融化到血脉里的觉醒,更像是伴随着行动意识到的。

我甚至无法明确地说出,“知”和“行”哪个在前面,像是融在一起的。“知”的时候已经在“行”了,“行”的时候已经“知”了。

然后翻开《传习录》,发现果真如此。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如果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说明不是真的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传习录》有语: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意思是,知是行的方向和基础,行是知的落实和结果。如果能够领会这一点,就会明白,只要说到知,行就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

王阳明后面举例子说,我们知道自己饿的时候就已经饿了,知道自己冷的时候就已经冷了,知道疼的时候就已经在痛了。

王阳明又说:

不是某之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如此。

意思是,“知行合一”的说法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知行”的本来面貌就是一体的。

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人行为突然有了一个360°的大转弯,往常嘻嘻哈哈、吊儿郎当的人,突然变得诚实、认真起来,我们往往会说,“这个人开悟了”。

其实就是,这个人真的知道了些什么,而且知道的同时已经在行动了。

当我们还在用“大道理”称呼那些本应该融入我们日常的普遍真理的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知道;

当我们不觉得它们是大道理,知道的同时已经在行动了,我们才是真的知道了。

比如,对王阳明来说,“知行合一”就不是大道理,而是“知行”的本来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行为什么会割裂

弟子徐爱问为什么有人会知行割裂,明明知道,却不去行动?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王阳明的意思是,知行之所以分开,是被私欲割断了,不再是知行的本体了。

对于古人为什么把知行分来来说,王阳明表示:

  • 古人之所以把知行分开说,是因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肆意妄为,因此才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行为得当;

  • 还有另一种人,整天空想,不可能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真知。

也就是说,那些智慧的先辈们,尽全力因材施教,目的在于恢复我们大家本来的样子,而不只是简单的告诉我们怎么做。

就目前看到的情况来说,后一种在我们中比较常见。

因为网络发达的关系,我们获取信息更加容易了。随着算法越来越精准,很多事情、感觉其实我们没有经历过,但因为看得多了,很容易受到影响。

比如,当我们在奋斗和躺平中犹豫不决的时候,网上出现大量的躺平信息,那我们大概率会选择躺平。

或者,我们在结婚和单身之间徘徊的时候,网上出现很多单身万岁的信息,我们很容易偏向于选择单身。

你看,受网络的影响,我们不管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都不自觉地选择了看起来最容易、其实最艰难的那条路。

问题是,网络只管输送信息、输出情绪,并不为我们的未来负责。

事业和感情,是一个成年人两大课题。没有哪一个是容易的,除非我们愿意主动自我挑战,而且乐于去努力。

  • 关于事业:

    我们不仅需要尽早进行详细的职业规划,还需要克服一个个迎面而来的困难。

    那些拥有自己事业的人,几乎都是踩过无数个坑,无数次摔倒后再爬起来的人。

    在一个人一无所有、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没人理会。毕竟,喜欢锦上添花的人多,爱好雪中送炭的人少。

    而有所成就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假朋友和真敌人,那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顶住极大的压力,在艰难中一步一步的摸索着攀登。

  • 关于感情:

    我们需要去探索和了解自己想要的人,然后努力去寻找。

    找到之后,还要认真地学习相处的方法、共同成长。

    这期间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有时候会让人发疯、抓狂。

    但必须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些痛苦中汲取力量,彼此一起成长。

    一个好工作,十年内也会让人有不少于两百次离职的想法;

    同样,一个好的婚姻,十年内估计也会有不少次让人有离婚的想法。

    此外,即便找到了深爱并能够相伴一生,晚年可能也无法避免孤独的命运,尤其对于女性(普遍来说,女性较男性寿命更长一些)。

    毕竟,两个人同一天离世是小概率事件。好在大半生的幸福记忆,足以支撑接下来为数不多的时日。

  • 如果选择单身:

    我们不仅要克服外界的压力,还要克服年迈的时候,一个人心理上的孤独、身体上的无人照顾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身体机能的下降,往往会伴随着悲观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有豁达的心态、超然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能量比较足,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恢复过来都比较快;年迈的时候,新陈代谢变慢,发烧感冒可能都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生命力更是不可避免地下滑。

    我们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常行精进,独自一人也会有一个充实而且幸福的晚年。

真正的“知”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行”,而“行”也是基于一定的“知”,两者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不管哪种选择,人生都是艰难的,只有合乎自己本心的选择,才能带领我们穿越层层困难,达到真正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将不会再受周遭影响,也不会再犹豫不决,而是勇敢地奔跑在自我成就的路上。

因此,知行合一是一种很自然的“至善”状态,而不是一个先后的过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无有不行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无有不善矣。 ——《传习录》

意思是,当我们的认知达到了真实、坚定的程度时,自然就会去行动,不会有不去做的情况;

当我们在行动中能够清晰地觉察并细致地观察时,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知的过程,而且这种行动一定是好的、积极的。

现实中,一些人抱怨自己品行不端的对象或者糟心的工作:“明明心死了,却还离不开。”

在那个网络还没有很发达的年代,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条信息,记忆非常深刻:

情人节前,我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从牙缝中省出来的几百块钱,从山东坐绿皮火车两天两夜,几经转车,终于赶在情人节那天到了乌鲁木齐。 你带着她到车站来见我,说,“要骂骂我,别骂她!” 我什么也没说,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绿皮火车两天两夜,几经转车,回到了山东。

坐过绿皮火车的人,都会知道长时间坐那样的车有多累。

虽然无法完全体会那姑娘当时的心情,但我相信那一刻她死心了。

对她来说, 心死的知觉是伴着离开的行动一起的。

这是好事吗?

当然,没有什么不离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更明智的了。

若说知,便有未行之弊;若说行,便有未知之病。 ——《传习录》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谈论“知”,而不去行动,那么就会存在没有付诸实践的弊端;如果只强调“行”,却缺乏相应的认知,那么就会存在盲目行动的问题。

更何况,如果“知”在“行”之前,那么,第一个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知行合一”可通过“格物”实现

“格物”去除杂念是一个过程。

格者,正也。 ……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传习录》

“格物”中的“格”如同《孟子》中“大人格君心”中的“格”,是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使心全体归于正。

通过“格物”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格物”是“于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传习录》

意思是,“格物”是“于至善”的方法,既然知道“至善”,,那么也就知道“格物”了。

至于如何“格物”呢,《传习录》中给到的方法是: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也。

觉察到心中善念萌发时而发展它,恶念萌发时而制止它,能觉知善恶,并且立即采取对应措施,这是上天赋予人的聪明才智。

有点儿像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还记得安然公司吗,这个“华尔街的宠儿”,曾经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破产的原因起源于1987年的一次财务造假。

尝到甜头后,高层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暗箱操作。

在早期,它有很多次自我挽救的机会,但公司的高层被利润冲昏了头,盲目自大,认为他们能控制一切。

当他们意识到失控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了。

虽然利用政府关系大量获利,并利用媒体误导股民视听,但所有的挣扎都填不满长期以来挖下的巨坑。

最终,这个拥有约21000名雇员,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在2001年以破产告终。

与此同时,与安然公司有染的电信巨头世通公司宣告破产;为安然服务的会计事务所安达信因此倒闭,国际五大会计事务所从此变成了四大。

安然公司的创始人肯尼斯·雷,从发迹到倒台,前后不过20年。

在恶念出现时,没有及时制止,最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让安然公司破产倒闭,让无数股民血本无归,创始团队因此锒铛入狱。

那么,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至善”呢?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传习录》

意思是,至善是天性使然。天性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才叫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复归本来的天性而已。

恢复天性,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坚持长期主义。

《传习录》有语:

爱于是日又有省。

徐爱这一天又有新的领悟了。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弟子徐爱,也是每日都在学习、精进。

我们也需要这么做。

所以, 如果真的知道很多大道理,那过不好自己的一生是不可能的。

结果往往是,我们只是觉得自己知道。

如果是真的知道,不需要那么多的大道理,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就像王阳明的“吾心即天理”一样。

但如果我们像徐爱那样,常行精进,总有一天,会真正地将这些道理融入生活,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文中插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