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和司马懿是三国的两位著名人物,如果将这两位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我们知道,杨修最后被曹操杀了,但司马懿不仅活了下来还成功篡夺了曹魏的政权。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杨修和司马懿都很聪明,曹操为何杀了前者却留下后者呢?
1、大聪明和小聪明
杨修之聪明与司马懿之聪明是不一样的。
杨修处处表现的,是小聪明,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杨修最后竟然能够猜到曹操的心思而“未卜先知”,命令部下提前收拾行装。
相较于司马懿,杨修无论是格局、胸怀、眼光都差强人意。在曹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很少看到杨修的身影和建议,倒是司马懿在治国安邦上有大才,连曹操都叹不已。比如从许昌迁都一事,当时掌管荆州的关羽风头太盛,许多谋士都对曹操的决定表示支持,司马懿却说关羽方面有东吴的牵制,根本无需担心,果然关羽死在了吕蒙的手上。
2、张扬和低调
和杨修的张扬、好表现不同,司马懿却是一个极为低调的人。司马懿很有才华,但说到三国曹魏的谋士,基本上都是郭嘉、荀彧这几个名字,足见他这个人的耐性。
曹操曾经对臣下说:“司马懿鹰目狼顾,不可赋予兵权,久必成国家大患。”曹操明知道司马懿是怎样的人,明知道必须除掉他,但最后就是没有除掉,这也可以看出足见司马懿韬光养晦的厉害,厉害到连太子曹丕都经常替他求情。
3、立储之争
一般认为,杨修之死是因为他参与了立储之争,但参与立储之争的不只有杨修,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杨修呢?
我们都知道,杨修是曹植一党的核心成员,对曹植影响力很大,是曹丕继位的潜在风险,这么危险的人物曹操怎么会留着,更何况杨修所在的杨家可是妥妥的大世家,四世三公。士族门阀虽然是曹操发迹不可忽视的支持力量,但同时他对士族门阀不可能完全信赖,毕竟有所忌惮,所以杨家留不得。
至于司马懿,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曹操根本没有必要杀司马懿。首先,司马懿是曹丕一党,既然已经确定由曹丕来继承权位,还要清除储君党羽,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再者,司马懿虽然出身士族,但不属于标准的“汉室党”。最后,司马懿一家人实在太会韬光养晦了。这一家人平日里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也没啥把柄被人握住,自然不会成为被定点清除的对象了。
综上,杨修和司马懿虽然都聪明,但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再加上立储之争中站位问题,杨修曹操是绝对不会留着的,至于司马懿,他却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杀。这就是为什么杨修死了司马懿却活着并最终成功篡权夺位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