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是美国人眼中的世界级名将。
他们一位是从西点军校以最高分毕业的杰出之士,另一位是在战术层面上唯一能与志愿军较量一二的人物。
但是在他们的回忆录中,却都表达出了对中国军队的恐惧。
例如,麦克阿瑟曾直言不讳:与中国军队开战之人,定是头脑有病。
为何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军队如此可怕呢?这还要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瞬间说起。
在自己的晚年时,麦克阿瑟曾经回忆自己一生中几个最可圈可点的战役。
其中,仁川登陆赫然在列。当时,朝鲜战争还处在初期阶段,朝鲜人民军占据绝对的优势。
美国不仅被朝鲜军队打得节节败退,甚至一位师长还当了俘虏。
面对这样的对手,麦克阿瑟曾经十分重视,在登陆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受了他的误导,朝鲜军队没有在仁川地区投入太多兵力,结果导致美国人很轻易地完成了作战目标,将朝鲜人民军彻底截断。
可能也正是这次的成功,让本就高傲的麦克阿瑟,变得更加目空一切。
在中国方面表示,美军如果越过三八线,己方就会出兵的时候,他认为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
也确实,按照美军的标准,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具备出兵的条件。
当时的我们刚从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中走出来,武器装备简陋,而且没有飞机、坦克等重武器。
比起朝鲜人民军来,我们的“账面”简直是惨不忍睹。所以麦克阿瑟表示,如果中国人来了,必然会面临己方的屠杀。
由于不相信中国人会入朝作战,麦克阿瑟并未作太多的防备。
他的部队,仍然大大咧咧地往鸭绿江推进。结果在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秘密入朝,发起了第一次战役。
志愿军发挥了自己穿插包围的战术,险些将美韩军队截断在清川江以北。
第一次战役之后,麦克阿瑟仍然认为,中国不可能派大兵团入朝。
美国军队的遭遇,不过是一个意外。而同一时刻,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却又主动示弱,命令部队后撤。
麦克阿瑟中计,再次命令部队向鸭绿江推进。
结果,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再次给予敌人痛击。曾经威名赫赫的美军陆战1师,险些被志愿军消灭在长津湖一带。
从此后,陆战1师被打出了恐惧症,在之后的作战中再无作为。
连输两阵,麦克阿瑟对志愿军的态度,一下子从傲慢变成了恐惧。
作为一个以智谋见长的将领,他也没想到,自己会两次被志愿军戏耍。
志愿军展示出来的穿插战术,他根本想不出应对之策。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麦克阿瑟最倚重的战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还被韩国人的车给撞死了。
可以说在那个时段,麦克阿瑟的面前一片灰暗。
万般无奈之下,麦克阿瑟开始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毕竟在那个时候,他们手里的这种大杀器,中国是无法应对的。
而他的想法,也一度得到了总统杜鲁门的支持。
然而,随着英国首相艾德里的运作,国际上反对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自己的利益,杜鲁门也不得不终止了核打击计划。
这样一来,麦克阿瑟就再也使不出任何的手段了。
最终,他只能灰溜溜地下台,将位置让给了李奇微。麦克阿瑟在计谋、战术和政治上,全都被志愿军碾压。
这位高傲的将军始终也不曾明白,装备简陋、没有空中支援的志愿军,是如何将自己打败的。
他对东方哲学深有研究,但是志愿军的表现,却远远超出了他对东方人的理解。
看不清、想不透、打不过,这样的志愿军,自然就成了麦克阿瑟的噩梦。
“和中国军队打仗就是有病”这句话,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相比起麦克阿瑟,更为实际的李奇微,从一开始就没有轻敌。
他花了一些时间,对志愿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中国军队的补给短板。
凭借这个发现,他创造了“磁力战术”,命令美国士兵在与志愿军接触的前七天不要硬碰硬。
主动后撤,以达到减少损失、拉长我方补给线的目的;等到志愿军补给跟不上的时候,他们再予以反击。
磁力战术确实厉害,在第三次和第五次战役时,曾经给我军制造过巨大的麻烦。
甚至在第五次战役时,他还险些用这些战术赢得了战争。但是,志愿军的钢铁意志,让他的所有计划都打了水漂。
第三次战役时,美军初次使用“磁力战术”,主动后撤。他们的动作很大,一度将韩国首都汉城都让了出来。
这之后,志愿军也确实如他所预料的一样,由于补给问题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
1951年2月,李奇微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攻,我军也不得不在汉江之畔进行阻击。
虽然我军损失巨大,但是仍然将美军死死地拖在了汉江以南。
而志愿军也趁机在其他地区发起反击,险些从侧后方将美军击溃。
在这一战中,志愿军表现出的坚韧和攻击力,让李奇微的“磁力战术”失效了一半。
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时,因为扑得过猛,导致部队后撤不及时,各个部队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尤其是180师,损失了70%的人员。而李奇微也抓住这一点,发动了对志愿军补给基地铁原的袭击。
如果铁原失守,志愿军将会面临如曾经朝鲜人民军一样的困境。
然而关键时刻,志愿军第63军,以一个不满编、且疲惫异常的状态,坚决守住了铁原防线。
美军的前线指挥官范弗利特即使用巨量的炮弹铺路,也无法打开志愿军防线的缺口。
虽然我军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防御两翼阵地的两个师只剩下了七百多人,但是却成功地掩护了铁原物资的撤离。
这一战之后,李奇微也明白了,志愿军是无法战胜的。
如果说战场上的志愿军,和李奇微打成了平手的话,那么志愿军的另一面,却让李奇微深深的恐惧。
在第三次战役中,美军在撤离汉城时,几乎破坏掉了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连水井也没有放过。
但是,当他们在第四次战役后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汉城的市政建设已经恢复了很多。
后来他才知道,志愿军在占领汉城后,进行了大量的恢复工作。
而在撤退时,志愿军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没有破坏任何公共设施。
志愿军的文明形象,反而让李奇微感到恐惧。
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志愿军是我见到过,最凶残也最文明的部队。”
志愿军严明的纪律固然让他震撼,而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是意味着人心所向。
面对敌人,志愿军可以舍生忘死;但面对老百姓,志愿军则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保护他们。
这样的军队,无疑是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的,也是战无不胜的。以李奇微的能力,不会察觉不到这一点。
所以,他对志愿军的态度,也慢慢从一开始的重视,变成了佩服与恐惧并存。
麦克阿瑟与李奇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矛盾重重,几乎无法相处。
但是在面对志愿军时,他们却面临着相同的境地。
麦克阿瑟骨子里的傲慢,让他无法将中国人视为平等的对手来看待,所以在失败后才会被彻底吓倒。
而李奇微,则是做到了一个良将能做到的一切,甚至还觅得了胜利的良机,
但却始终无法攻破志愿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志愿军的存在,超出了他们的常识,因此才会给他们恐惧的感觉。
中国曾有过这样一群能让对手恐惧的军人,这足以让我们自豪。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故事情节、虚构演绎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