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1965年,空军接二连三出事,吴法宪心惊肉跳,见了贺龙,泪如雨下》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提到:1959年,毛主席在任命林彪为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的同时,充分参与了罗荣桓提出的建议,增设了一个军委第二副主席,由贺龙来担任,强调“林在家林主持,林不在家贺主持”。

林彪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甚至在1962年突然病倒,此后,再没出席过一次军委常委会议。

贺龙总揽军委的各种日常工作,负责主持军委常委会、战略小组会、军事部署会、军工生产会、军情汇报会等等。

到了1964年,还大力推动了“郭兴福教学方法”和“大比武”,把军队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林彪的病情有所好转,为了改变局面,他让叶群带工作组到广州军区三七九团做“调查研究”,想办法抑制“大比武”。

叶群工作组很快捣鼓出了四份调查报告,并在罗瑞卿主持召开的军委办公会上拿出来给与会者讨论,批评“大比武”只重军事不重政治,要求军事建设重新回到“突出政治”的轨道上。

老覃在多年前写过《罗瑞卿晚年讲述林彪担任红大校长时的一则趣闻,讲得极为生动传》一文,文中讲到,1936年6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成立,毛主席决心要把红大办成为第二个“黄埔军校”,他本人亲自兼任了红大的政治委员,让林彪担任校长,而让罗瑞卿担任教育长。那一段时间,林彪和罗瑞卿有过一段愉快合作的经历。

那么,当彭德怀折于庐山,黄克诚甘为陪绑,林彪出山挂帅后,便提名罗瑞卿接替了黄克诚的工作。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克诚在工作上与彭德怀高度“保持一致”,而罗瑞卿与林彪之间却经常出现意见上的分歧。

比如说,林彪在1960年9月的军委会上郑重提出了“顶峰论”。罗瑞卿当场就提出了反驳,他说,如果已经到达了顶峰,那就意味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再往上发展了,坚决不能认同。

还有,对于贺龙所推动的“郭兴福教学方法”和“大比武”,罗瑞卿是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他还亲自组织实施了全军群众性练兵运动。

现在,叶群要求讨论四份调查报告,他极不以为然。

军委办公会议结束后,叶群气呼呼地对林彪说:“罗瑞卿反对四份调查报告,背后搞了动作,以致那么多人敢闹事。”

林彪点了点头,说:“他这不单是反对四份调查报告,是从根本上反对突出政治,坚持另搞一套。”

叶群一看丈夫赞同自己的看法,来了劲,说:“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林彪略作沉吟,坚定地说:“以那三十本书为突破口,从萧向荣身上开刀。”

叶群眨了眨眼,心领神会地说:“好主意!”

说起来,萧向荣也算得上是林彪手下的“老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革命时期,他在红一军团;抗日战争初期,他在第一一五师;解放战争时期,他第四野战军,一直都是林彪的部下。

林彪当了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后,萧向荣不仅继续担任军委办公厅主任,军委副秘书长,而且还是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但是,萧向荣的原则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一概秉公办理,从不讲私人感情。

1959年年底,叶群从地方调回部队,担任了林彪办公室主任兼林办党支部书记,还担任了军委办公厅党委委员,她闹着要给她授予大校军衔。

萧向荣就此事请示了主管全军评定军衔工作的罗荣桓,然后在军委办公厅党委会上公事公办地对叶群说道:“我们这里的几个处长资历都比你老,也都是上校军衔,给你评大校,别人会怎么想?”

叶群为此恼怒不已。

此外,萧向荣身为军委副秘书长和军委办公厅主任,和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走得很近,两人在工作上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林彪和叶群对罗瑞卿不满,考虑到罗瑞卿有“毛主席的贴身大警卫员”之称,不敢贸然动罗瑞卿,而从萧向荣身上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三十本书”,罗瑞卿的女儿点点后来在《非凡的年代》中细述过这本三十本书的来历:那是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过后,毛主席亲自列出的马恩列斯的三十本著作(其中有一本是普列汉诺夫的),让罗瑞卿去找陆定一,出线装书,以供高级干部阅读。

罗瑞卿执行了毛主席的指示,让萧向荣向军委直属机关作了布置。

林彪剑走偏锋,选定了毛主席钦定的三十书作为突破口,准备对执行毛主席指示的萧向荣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