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长久以来我们对战争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而这些误区很大程度上是被宋朝所误导。宋朝乃至明朝的大部分时期,军队给人的印象是战斗力孱弱,只能被动挨打。北宋在河北反复折腾黄河,结果黄河决口三次,淹死众多自己人,却仍无法阻挡女真人的入侵;明朝自永乐年后全力建设 “九边重镇”,试图凭借高墙深垒抵御蒙古人,也先和俺答依旧来去自如,最后只能花钱买平安。
许多人将此归咎于骑兵的劣势,认为骑兵不行就无法在野战中取胜只能守城,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且看历史上的诸多战例,西晋咸宁四年(278 年),凉州被河西鲜卑攻占,商道中断,而司马炎忙于灭吴,无力抽调大军。大将马隆挺身而出,仅率三千步兵,携带够吃三年的粮食踏上西征征途。面对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数万人的骑兵堵截,马隆以偏厢车为阵,远射近攻边打边走,最终成功抵达凉州城下,一战克之,并阵斩秃发树机能,轻松平息凉州之乱。
唐显庆二年(657 年),苏定方率步骑万人与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的 10 万骑兵决战于曳咥河畔。苏定方的 “步骑万人” 实则大有门道,其中包含类似西方 “龙骑兵” 的骑马步兵。两军交战时,苏定方的骑兵迅速下马变步兵列阵迎敌。贺鲁因轻敌,以 10 万骑兵包围苏定方万人部队,三次冲击唐军步阵均未成功,苏定方趁敌混乱反击,鏖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贺鲁大败而逃,强大的西突厥汗国就此覆灭。
可见步兵并非不能战胜骑兵,所谓步兵打不过骑兵,不过是弱者的借口。真正的强者,只会勇往直前,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
客观而言农耕民族在骑射方面与游牧民族相比确实存在天然差距,在工业革命前,农耕文明更为先进,但游牧文明也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在长城以北地区难以开展农耕,只能选择游牧为生。这就导致了一种观点的产生,即宋明因失去西北和东北养马之地无法组建骑兵,所以打仗不行。
但这种观点实则荒谬,中原地区并非不能养马,实际上比塞外更适合养马,历史上宋明等朝也曾在华北地区推行马政改革,鼓励民间养马以供军用,但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对于中原百姓来说,种粮收益更高,养马违背经济规律和人性。而游牧民族养马虽不经济,但却是生存必需,不过并非所有游牧民族都拥有强大的骑兵,如契丹人就有大量步兵,其盟友奚人更是以步军精锐著称。
西汉名将陈汤曾言:“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这表明当时匈奴在装备上落后于汉朝,汉军骑兵虽骑术、射术稍逊,但凭借装备优势仍可与匈奴抗衡。汉朝骑兵为此发展出两种战术,一为骑马步兵战术,如霍去病初次远征匈奴,率 “轻勇骑八百”,虽名为骑兵,实则可能是骑马至战场后弃马为步兵作战,凭借这种战术他取得斩首两千余级的战果一战封冠军侯。
漠北之战中,卫青和霍去病率 10 万骑兵远征匈奴,然而仅装备 14 万匹马,人均一匹马的配置远低于正常骑兵标准。正常骑兵作战需一人多马,如蒙古骑兵一人五马甚至十马,以保证机动性和战斗力。由此推测卫霍此次出征很可能是让骑兵牵着马行军,将马匹作为一次性消耗品,抵达战场后化身步兵作战,最终成功合围匈奴,歼敌近 10 万,使匈奴远遁。
此外西汉还有 “突骑” 战术,即发挥中原甲坚刃利的优势,以近战肉搏克制匈奴的骑射。匈奴人近战武器短且防护差,汉军突骑则人均铁甲手持长矛,在战场上匈奴人往往一看到汉军突骑出现便望风而逃。东汉时期这种战术进一步发展,长矛长度不断增加,汉军骑兵在战场上更具优势。
东晋南北朝后,中原骑兵进入高速发展和鼎盛期,原因在于鞍辔蹬铁等骑兵装具的普及以及中原骑兵的胡化。这一时期北方混战各方势力多为游牧民族出身,擅长骑兵作战,步兵则多为汉人饥民,缺乏训练和装备不堪一击。在战争过程中,骑兵数量逐渐减少,各方开始重视步兵发展,同时南方北伐带来的重甲步兵也促使北方骑兵战术发生变化,具装甲骑应运而生。
具装甲骑人、马皆披重甲,使用长而重的马槊威力巨大,堪称古代战场上的重型坦克。其辉煌期短暂,因其造价高昂、机动性差且过于依赖地形,同时步兵也在不断进化,发展出对抗具装甲骑的战术。随着时间推移,具装甲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隋唐时期,李渊、李世民父子摒弃具装甲骑,采用轻甲重兵的中型骑兵部队,如 “玄甲重骑”,其机动性、生存性和战术适应性更强。
从两汉到隋唐,中原骑兵不断发展演变,通过创新战术和装备,有效克制了游牧骑兵。但宋明两朝,骑兵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宋朝虽富明朝虽穷,但二者骑兵皆表现不佳。宋朝常以无养马之地为借口,汉朝初期马匹同样匮乏,汉武帝倾尽全力才凑出 14 万匹马发动漠北之战,后续汉朝皇帝经过多年努力才再次积攒足够马匹发动大规模北伐。相比之下北宋常年马匹保有量并不低,却不敢像汉朝那样果断出击。明朝则在蒙古留下的良好基础上,将骑兵优势挥霍殆尽。
两宋以降社会风气保守内敛,尚武精神逐渐消逝,从军从人人敬仰变为遭人唾弃。在这种氛围下,宋明统治者将军队视为隐患,加以防范和限制,骑兵的发展自然受到严重阻碍。骑兵作为攻击性兵种,需要积极进取的战略支持,而宋明统治者缺乏这种心气只图自保,最终导致军队战斗力衰退,只能被动挨打,甚至要依靠蒙古和满洲骑兵来维护颜面。
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认识到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包括战略决策、军队士气、战术运用以及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只有全面理解这些因素,才能避免陷入对战争的错误认知,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