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稻田里、英文和东北话无缝衔接、文旅副局长和“赵叔”本色出镜……近日,辽宁沈阳市于洪区账号“于洪文旅”发布的一段推介当地大米的视频走红。视频中,于洪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彭勃用流畅的英语和地道的东北话,无缝衔接地介绍本地大米,引发关注。彭勃说,视频火了之后,这几天村里已经卖出了20多万斤大米。

此次文旅副局长卖东北大米之所以走红,或许在于不靠模仿、不靠美颜、不靠表演,而是真正走出了自己的路。这对于当前正在遭遇文旅IP宣传焦虑,文旅发展进入瓶颈期和疲惫期的一些地方来说,提供了一个鲜活、深刻的经验。那就是,地方文旅品牌的宣传绝不是简单的模仿、一窝蜂地“扎堆”,而是要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基础上出新出彩——这有赖于各地相关部门和文旅干部真正沉下身、静下心,取长补短,找准地方文旅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文旅项目开发、宣传策略创新、公共服务提升等因素,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点,而不是被动等着蹭热点。

实践反复证明,学来、“借”来的东西可能不好使,只有自己骨子里的本领才最可靠。拿文旅副局长卖东北大米走红一事来说,据报道,彭勃是英语专业毕业,专业八级,在基层也经过了多年锤炼,最近几个月刚刚调到文旅局。而之所以选择此时推介大米,背后也综合考量了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节气等因素,甚至连拍摄画面的角度、解说台词的脚本等都十分考究。一系列因素充分说明,即使文旅市场和行业已经很“卷”,但好内容、好创意、好表达依旧可以凭着创新主动“出圈”,实现宣传推介和产业“出圈”的良性共振。

说到底,当下文旅宣传事业的发展,不缺模仿缺创意,不缺表演缺真诚,不缺爆红缺“长红”。就像彭勃所说,虽然这次英文和东北话切换的视频很成功,但之后的视频会尽量避免再用这种形式,以免大家觉得她们只有千篇一律的东西。这个思路是值得肯定的。只有脚踏实地找准地方特色,以“看家本领”和创新创意让自己成为热点,才是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持久生命线。(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风)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