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一坛把往事梦里封藏,岁月如流冲不淡情深一往,我饮尽狂浪咽下寒霜,春风浩荡相思璀璨明月光……”一首唯美的古风歌曲《惊鸿照影》,唱尽人间悲欢离合。该曲的词作者“书生”,原名齐冬来。近日,记者在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的投稿邮箱中,看见了他的名字。一位音乐创作人缘何写起楹联?带着好奇,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
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齐冬来,目前是专业从事音乐制作的编曲师。由他编曲、制作、发行的原创音乐已近千首,其中《热血少年》《花开鹏城创未来》《梦圆通山》等歌曲更是在全国各类词曲大赛中斩获名次。“一个文学爱好者”是齐冬来给自己打上的标签,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他不仅擅长编写国风类的词曲,撰联于他而言同样得心应手。
“以前我主要写原创歌词,对于楹联的接触并不多。”回忆起与国学瑰宝楹联的相识经过,齐东来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楹联起源的故事。“五代十国时,后蜀之主孟昶在桃符上写下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春联。这副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楹联与作词一样,都是以三言两语抒情抒意,我很喜欢这种艺术表现形式。”
齐冬来说,创作楹联的过程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与深刻的感悟。“让每个字每个词,在平仄格律的棋盘上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这也是一次学习进步的过程。选择字词时,既要考虑表面含义,更要挖掘其深意,才能使上下联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与文字共舞、与生活对话、与情感共鸣。”在齐冬来的文学世界里,除了歌以咏志,也常常以联抒怀。他认为,楹联创作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也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同时,学习、研究经典楹联,分析其对仗技巧、立意构思、情感表达等,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能看见不同寻常的风景和世界。
此次征联活动,齐冬来以江苏、安徽、上海的高铁站为创作对象,投稿了10副楹联,其中有4副与安徽相关。
“揽一湖秀水,迎来盛世皆祥图;扬千秋德风,铸就和谐启远程。”这是他为庐江西站撰写的楹联。齐冬来介绍,“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庐江县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华东第一泉’汤池温泉,以及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冶父山,矿产资源丰厚。上联即表现庐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盛世之中,这些美景化为吉祥美好的画卷,展现出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景象。下联则强调传承千年的道德风尚,传统美德铸就了当今社会的和谐,为未来长远发展开启了光明的道路。”
另一副他重点介绍的是写给安庆站的“常念稼先勋业,才情传世,月照琼楼;乐居宜邑福乡,高铁驰风,龙行碧宇。”安庆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故乡,齐冬来将这一要素融入了其中。“邓稼先为国家核事业付出艰辛努力,他的才情和贡献,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如月光洒在琼楼般熠熠生辉,为家乡安庆带来无上荣光,激励后人传承稼先精神,追逐梦想。”结合当今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齐冬来在下联中突出了高铁为城市带来的便捷。“安庆是令人愉悦的宜居福地,高铁则如巨龙般驰骋,连接内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两者结合寓意安庆向更广阔的前景腾飞,蒸蒸日上。”
齐冬来告诉记者,今年是他首次参加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策划的挂春联活动。他认为这是一次有关国学的文化交流,是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特别是活动流程清晰有序,规则明确合理,前期声势浩大的宣传,展现出媒体强大的号召力。“高铁挂春联是利用新颖的形式传播国学知识,在人们心中埋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有幸参加,虽然个人能力有限,但这是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提升自我文学修养。我衷心地祝愿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