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美术篇

曲阳石雕:惠世天工

前语

在河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和传统美术一路绽放着绚烂夺目的光彩。

它们亮丽的色彩、朴野的形式、精巧的制作,凝结着世代匠心和非凡智慧,述说着古老多彩的中国故事,承载着燕赵儿女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它们中有关于石头的“艺术”,有纸的“交响”,有农作物的“魔术”……它们在漫长的民间生产生活中孕育生成、开枝散叶,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是经济与社会的缩影。

它们中有被赞为“凝固的历史”的曲阳石雕,有“华夏剪纸之最”美誉的蔚县剪纸,有极具地域性、民族性的丰宁满族剪纸,有被誉为“农耕社会民间艺术百科全书”的武强木板年画,有“方寸之内显日月,股掌之上惹人怜”的衡水内画,有大名草编、广宗柳编、秸秆扎刻……

这些,不仅是大河之北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今起《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继陶瓷篇之后推出美术篇,展示这些民间美术传统美术“活化石”的独特魅力,看这些熠熠生辉的匠心传承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创造、创新的光彩。(文/河北日报记者 闫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遗名片

曲阳石雕:“石与刀”见证的历史

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精萃。其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传承2000多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阳石雕的艺术风格独特,其构思精巧,造型美观;纹饰清晰剔透,生动逼真;刀工精湛细腻,圆润光滑。在塑造佛像这类性别不清的形象时,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讲究人物间、人和动物间的呼应。

汉代古朴简约、朦胧粗犷的石像、石器,魏晋唐宋时期端庄饱满、衣袂飘飘的各类佛像,元明清时期巧夺天工、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雕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重大国家雕刻工程,曲阳石雕一直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

曲阳石雕的材质多样,包括大理石、玉石、木质、象牙、青铜、不锈钢等。其雕刻技艺精湛,有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造型门类。其题材广泛,主要有现代人物雕像、园林雕塑和家庭装饰等。

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隆尧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藏唐代戴花冠力士像。 河北日报资料图片

凿石之音,萦绕神州两千余载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供养菩萨立像,描绘散乐、奉侍生动场景的王处直墓石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7月至10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北1、北2展厅,集中展示了来自河北一座县城的艺术作品——曲阳石雕。

展览中,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石俑前经常围满了游客。这5件石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曲阳石雕,石俑五官、衣纹雕刻简单,但气韵生动、朴实自然。

“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长信宫灯等数千件文物,拙朴的石雕能作为陪葬品之一,本身就说明曲阳石雕在当时极被认可。”河北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副主任林章芹说。

传承千年,曲阳工匠们凭借精湛技艺,雕琢出一个辉耀着东方美学的艺术世界。

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写道:“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而在中国雕刻艺术门类中,“辈分”最高当数石雕。甚至可以说,艺术的历史有多长,石雕历史就有多久。

考古发掘显示,曲阳雕刻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传承2000多年。它凝聚着一个古老而又淳朴、在太行山脉以农耕谋生的农民匠人的雕刻之魂。

10月16日,记者进入曲阳县境一路向曲阳石雕源头——羊平镇行进。大大小小的石头、各式花样的雕塑出现在眼前,人物雕像、卡通动漫、动物植物,公园里常见的城市雕塑在这里应有尽有。

天赐的资源禀赋,孕育了当地雕刻工艺。形态多样、线条流畅、细腻高雅的曲阳石雕,源自其境内黄山所产白石的温润如玉。黄山产出的白石,洁白晶莹,脂润坚韧,是雕刻用的上等石料。因其最早应用于汉代,也被称为汉白玉。

同时,这种材质既易受刀,又耐风化,经常被用来刻印历史、表达信仰。《曲阳县志》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羊平镇流传着一则民谣:“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石雕是“石与刀”的艺术。在岁月的磨砺中,曲阳石雕沉淀下深厚内涵,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因时而作。

正在国博展出的胁侍菩萨立像身形修长,丰满圆润,体态婀娜。其脖颈上的蚕节纹,上身华丽的项圈和帛带,富丽而贴体的长裙,给人一种雍容华贵、潇洒飘逸之感。

这是1954年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白石造像之一。这些白石造像中271件刻有年款,时间跨度自北魏至唐,前后历时230年,刚好涵盖了佛教盛行的时期。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据此推断:“曲阳无疑是当时我国北方佛教白石造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

这一时期佛教的兴盛,也成就了曲阳石雕伟大的艺术高峰。这些造像中既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神秘朦胧的粗犷气魄,又有唐朝自然丰满庄重优美的造型风格,凸显出曲阳雕刻艺匠独特的创作精神,让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润染隋唐,倾倒世界。

此后的曲阳石雕逐渐走下“神坛”,偏向技术性、实用性的雕刻作品。

明清时期,它参与皇家宫殿、陵墓园林、名寺古刹等重大工程,故宫断虹桥、清西陵丹陛石、卢沟桥石栏柱头石狮等,都显示出曲阳石雕精湛的雕刻技艺,几乎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以致“天下咸称曲阳石雕”。

清末,曲阳人刘普治雕刻的《仙鹤》《干枝梅》等作品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第二名,让西方艺术家们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更是连连赞叹这是“东方的米开朗基罗”。

在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会长杨跃武看来,这些赞誉放在曲阳石雕身上并不为过,“曲阳石雕也从那时开始,紧紧抓住时代需求,拓宽了雕琢艺术领域,达到了新高度”。

清脆的凿石声萦绕两千余年。

1995年,曲阳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曲阳石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处盛产白石的山坳中,一代代人通过一锤一钎地不断雕琢,汲取北方诸民族与佛教文化的营养,将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其中,用高超的技艺雕出绚烂夺目的文化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曲阳石匠雕造的卢沟桥石狮子。 新华社发

以石载史,雕刻中华历史风貌

11月1日,不少游客在北京故宫横跨内金水河的断虹桥上拍照。这座桥曾被专家评价为“用料之考究、装饰之华丽、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内诸桥之冠”。

断虹桥也曾叫周桥,拱桥望柱上有造型各异、神态活泼的34个石狮子,栏板下部是追逐嬉戏的龙,桥两头蹲着两只肌肉壮硕、怒目圆瞪的石兽。描写元代皇宫景物的《故宫遗录》中记载:“周桥皆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擎载水中,甚壮。”

这座桥的建造者是曲阳籍石雕巨匠杨琼。

曲阳县北岳庙内收藏有一块“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这块碑由元朝史学家姚燧撰文,书法家赵孟頫书丹,刘庚篆额,专门记叙了祖籍曲阳县西羊平村的杨琼一生。

杨琼因雕刻技艺精湛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他以石雕一狮一鼎进献,被元世祖称之为“此绝艺也”。此后元世祖将其编籍宫中,命杨琼管领燕南诸路石匠负责营建元大都,过程中曾三迁其官直至升任其为大都路山场石局总管。据史载,天安门外金水桥即参照杨琼设计的周桥蓝图所造。

这段曲阳石匠的高光时刻,被永久地雕琢在了存世的汉白玉上。

不同于竹木丝帛容易腐坏,石头有着坚硬耐久的特质,可以千年不朽,因此能刻印下岁月的印记,记录人们精神世界的表达。

曲阳县北岳庙内,至今保存着一尊曲阳匠人雕造的石虎。历经2000多年风雨,这尊西汉时期的石虎仍轮廓清晰、造型威武。

“石虎、石羊、石马等石雕的出现,表现了古人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约束对大自然的敬畏。”历史文化学者、《曲阳问匠》作者韩振书说。

传承千年,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从六朝古都邺城到五台山的佛造像,从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故宫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从北京房山金朝帝陵到明十三陵、清西陵、清东陵,从宣府古城到居庸关云台和大运河畔的古塔寺观……众多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建筑群里,曲阳石雕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印记。

记录下岁月,映照着生活,曲阳石雕因此被誉为“凝固的历史”“定格的舞蹈”。

时至今日,最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曲阳石雕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纪念碑雕刻工作起初计划请苏联专家负责。后来,曲阳石雕悠久的历史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负责考察的专家。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由曲阳石匠代替苏联专家完成雕刻任务。

于是,百余名技艺最成熟最精湛的曲阳匠人赶赴北京。之后6年,他们经风沐雨、精雕细琢,雕出了碑身下部装饰的8组10幅汉白玉浮雕。每幅浮雕上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都被塑造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曲阳工匠们用独特高超的技艺,把历史凝固在这座中国最大的纪念碑上。

曲阳石雕的精彩还在继续。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北京火车站等,都有曲阳石雕匠人留下的印迹。

以石载史,以技凝魂。曲阳石雕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活力,将中国的艺术语言倾注到这些沉默的汉白玉上,展示着中华文化与东方美学,并且还在续写辉煌。(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王静超 寇国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胜利渡江(局部)。 新华社发

相 关

曲阳石匠主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

鲜为人知的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曾有一批默默无闻的曲阳石匠参与了雕刻纪念碑浮雕的工作。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人民英雄纪念碑大须弥座四周共有10幅浮雕,浮雕上刻着的170多个人物形象,如连环画般概括着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

这些浮雕,正是曲阳石雕匠人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杰作。

时间回到1952年10月,中央美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是即将承担纪念碑浮雕雕刻工作、被选入中央美院雕塑系进修的12名曲阳石匠。

对于这段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者之一的彦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1952年至1955年,从曲阳、武强、青岛、苏州等地召集252名石匠进京,分10个组,武强、青岛、苏州的石匠负责装饰花纹等,而最为关键的浮雕雕刻工作由曲阳石匠负责。

历史文化学者、《曲阳问匠》作者韩振书用了十几年时间,终于查清了这12位曲阳石匠的名字,他们是:冉景文、刘润芳、刘秉杰、曹学静、王二生、高生元、刘志杰、刘兰星、王胜杰、杨志卿、杨志全、刘志清。

承袭祖业的杨志卿之孙杨二川告诉记者,第一批被选去的这12人,几乎都是当时曲阳最高水平的石匠,彼此多是师兄弟关系。这些人年富力强、技艺精湛。其中杨志卿的年龄最大,时年56岁。

为保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雕刻工作顺利进行,在雕刻工程正式开始时,有关部门又从曲阳选调了近百名雕刻高手担任浮雕的助雕任务,他们中的大多数承担了月台栏板的雕刻和安装。

纪念碑浮雕雕造工作必须万无一失。因此,雕塑家们需要先用泥塑进行雕刻工作,具体流程是:1955年下半年,根据画稿完成二分之一大小的泥塑定稿;1956年春,做与石刻浮雕等大的泥塑放大稿,人物基本与真人等大;1957年,将泥塑翻制成石膏模型后,曲阳石匠再依石膏模型雕刻汉白玉浮雕。

那时候的天安门广场,无论酷暑严寒,雨淋风刮,总能看到一群来自曲阳的石匠们在精雕细琢。

直到年逾八旬时,刘秉杰仍然难忘周恩来总理去施工现场视察的那一天:1957年隆冬,周总理在施工现场看到曲阳石匠们在冰天雪地里作业十分辛苦,当场指示指挥部领导在工地四周搭建起高大席棚,用来挡风遮雪。

“周总理还握住我的手说,‘英雄们创造了历史,雕刻家们创造英雄,你们的双手在雕刻历史呀!’”刘秉杰生前回忆。

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建成。曲阳石匠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历史定格在一幅幅浮雕之上。(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