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也许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自己能有如此机遇。

他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十二军军长晋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进入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

被称为“一颗政治上的新星”。

李德生能够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那是毛主席亲自点兵,力排众议的结果。但是李德生与大多数开国少将一样,一开始和毛主席没有什么直接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说真正与毛主席面对面的交谈,是在196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

当时周总理正在宣布参会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打断了,笑着问道:“谁是李德生同志?”

究竟是何种原因能够让毛主席想要认识一下李德生呢?而他凭借什么能够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呢?

初次露面,但却早已名声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从1930年便参加了红军,当时他还未满14岁,而李德生的家属中,有三位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

因此李德生从小便立志要参加红军、杀鬼子,于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时,李德生便跟随红军一起过草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在一二九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在一二九师打的几个硬仗、恶仗中,李德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在正太路的咽喉狮垴山,李德生带领官兵与日军拼刺刀,“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了敌人”。但当时他还没有声名大噪,只是部队上的人都了解他的厉害。

时间一晃,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进入了解放战争,李德生带领部队所向披靡,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成为刘邓手下赫赫有名的战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帝国主义野心勃勃,出兵朝鲜,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李德生率领部队在上甘岭作战,他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解决了当时部队最棘手的五个问题,分别是弹药运输、吃饭、野战工事、通信、用兵。

五个问题的解决使得十二军坚守住了上甘岭,将敌人消灭在最前沿,打得敌人一步也不能向前进。

20世纪60年代,在全军推广的

郭兴福教学法

,李德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时部队有些散漫,李德生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采取事先不通知,对部队进行突击检查。

正是这样的“突然袭击”,暴露了部队的缺点。当时战斗力最强的连队才勉强打了个“及格”的分数,这样下去,再有战争的话部队根本是不堪一击。

李德生严肃地向所有部队说:“你们要记住: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李德生驻扎在部队上,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训练,让郭兴福教学法成型,紧紧抓住“一切从实战出发这个首要前提”,扩大发行到连队,予以推广。

这一举动受到了时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关注,他表扬了李德生,看完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后,连声赞叹道:“

大开眼界,大开脑筋!

这些功绩对于李德生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真正让毛主席高度关注到他的是李德生在安徽控制乱局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遭遇乱局,李德生机智化解

6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种运动此起彼伏,整个社会秩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这其中,安徽省最为严重,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以及老百姓的生活。

为了控制乱局,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周总理命人派专机将李德生接来,向他说明了安徽省的严峻情况,并且要求李德生赶赴安徽,执行毛主席所下达的“三支两军”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接到命令后,率领军队即刻动身,去的路上他在想该如何和平地解决安徽的问题呢?

这个事情要办得漂亮,这才能既保障中央的权威,又安抚民心。1967年8月8日,李德生刚到安徽的第二天便爆发了一场混乱。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李德生带领几十名机关干部和三个连队赶到现场。

他们组成人墙制止殴斗。

用喇叭宣传政策,李德生则站在高处拿着喇叭大声地读着《毛主席语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一场无谓的流血事件被李德生机智的平息了,李德生召开了全军会议,要求部队深入做两派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百姓情绪,将矛盾冲突化解到最小。

就这样通过李德生不懈的努力,安徽的大多数地区形势在好转,但是芜湖地区却在此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造成了很多解放军官兵受伤,甚至有1人死亡。

李德生知道后心急如焚,他先命令部队绝不能同群众对立。而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李德生英勇无畏、单刀赴会,独自一人去了闹事者的碉堡中。

闹事的首领见到李德生,气焰一下减了几分,但依旧嚣张跋扈。李德生见状,开口便是严厉的批评。

使这些人一下子被震慑住,接下来李德生开始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讲道理。一番话下来。

让这些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表示全听李德生的安排,并且也保证不再继续闹事了。

后来经过李德生的暗中调查,芜湖事件是有人在幕后操纵,目的是要让芜湖陷入无政府的状况。

李德生调来大批军队,声讨芜湖事件运动,在省报上接连发表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派性的社论,《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进行了转载和转播。

利用舆论造势,让全国各地百姓纷纷批判这场不怀好意的运动,让那些有二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李德生看到安徽大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于是狠抓经济,1969年起,安徽经济逐年上升,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同年四月,李德生再次到北京参加中共九大,毛泽东同志到了会场后,激动地说:“德生同志来了吗?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站了起来,脱下了帽子,毛泽东同志问道:“今年你多大年纪了?”

李德生回答道:“报告主席,我今年53岁了。”

毛主席点了点头,嘴里反复在说:53岁,53岁。

调任北京工作,毛主席力排众议

1969年7月,周总理给李德生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内容是要调任李德生来北京工作,参与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听了心里直打鼓,他在安徽已经习惯了,

于是他谦虚地说:

“总理,我长期在军队工作,突然去北京进入中央政治局工作,有些不适应,我是不是仍在安徽工作好一些呢?”

周总理笑了,说:“你不要有负担嘛,来北京工作这是中央决定的,你尽快上来,具体会再与你商量。”

就这样李德生来到了北京,见到了周总理,接受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但他也要求请假一个月回到安徽,将剩下的工作进行交接部署。

等一切都安定下来后,毛主席提出要见李德生。李德生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当他看到毛主席正穿着睡衣看着书时,心中一下子觉得非常亲切,紧张的感觉早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问他安徽现在如何,李德生进行了详细地汇报。之后毛主席又问他读书读了多少。

李德生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自己只读了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

“光读军事书籍不行,还应该读点历史、文艺、科技方面的书。就像《红楼梦》,要当成历史读,我读了五遍才开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李德生遵从中央的命令,管理军委办事组的总政工作,他向毛主席提出要免掉一些安徽省的工作。

但是毛主席告诉他:

“不要免,一个也不要免,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读书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到下边搞调查研究。”

李德生就这样接受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但是他的任命却迟迟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毛主席如此看重他的才能,极力推荐他到北京工作,怎么不给任命呢?

有人不同意,遭到主席反问

李德生的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他的为人处世可谓有口皆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毛主席、周总理才多次接见他,让他来北京工作。

但是我们党向来是民主评议决策的,在某次会议上,主席提出要从“老中青”里边挑选一些人才,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而当时最受关注的便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侯选人,许世友等大将均在里边,毛主席看了一眼名单,缓缓地说:

我看李德生同志也很好,将他也加上作为考察对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大家讨论时,谢富治站起来大声说道:

“主席,我认为李德生同志并不能担此重任,他一直在军队工作,资历、水平、能力都不适合这个工作,加上他难免有些不服众。”

毛主席听到后,直接反问道:

“怎么难道只有你谢富治能够担此重任?哪个同志不是一步一步磨炼上来的,谁一生下来就能够处理军务?”

几句话,将谢富治堵得哑口无言,他面红耳赤尴尬地坐下了。正是毛主席的鼎力相助,这才让李德生顺利地拿到任命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央政治局工作。

上任后的李德生刻苦努力,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赢得党内外人士的称赞。

以至于到后来,在推选中央副主席的时候,毛泽东依旧推选李德生成为候选人。

李德生十分紧张,连忙摆手说:

“比我厉害的同志多的是,我不合适、不合适。”毛主席笑了笑,对李德生说:“你这个同志不要妄自菲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李德生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继续为党的事业奉献。

结语:

正如那句话所言:“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李德生的伯乐是毛主席,正是毛主席的支持,给了他前进的力量,让他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而他自己也不负众望,做了很多为人称赞的功绩,成为一代伟人。李德生同志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这也启示我们,人无论何时都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苦难是一时的,坚持下来终会迎来人生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邓小平与李德生的将帅挚情_宋毅军》

《赴朝作战——打出军威,指挥上甘岭一战终让美军屈服_续佩佩》

《毛泽东为何、如何选中了李德生_董保存》

《李德生的革命生涯_瞿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