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大家好,我是大何。
前两天写文章的时候,看到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其中结婚登记,474.7万对。
这个数据是个啥概念呢?
对比一下历史数据,我们会发现,第三季度131.7万(上半年343万对,也是历史低值)的结婚对数,不仅仅低于去年同期的176.2万对,
也是有这个数据统计历史以来,单季度最低值,比疫情封控时期的任何一季度都低。
按照过往数据推算,预计今年全年结婚数量将创下1980年以来新低(720.9万对)。
由于中国出生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婚内生育,非婚生育所占比例很低。
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明年的出生人口继续创新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而进一步查阅民政部门的数据,我们也能清晰地发现,我国的结婚对数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23年结婚对数因为疫情的放开,回升至768万对,但与2013年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
这个话题随即冲上热搜,不过据我观察,多数网友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有人抱着戏谑,看爽文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话题。
网友说,我知道你很急,但是请你别急。
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好多都不结婚了?
是谁杀死了年轻的结婚、生育的欲望?
这背后的原因,挺多,也挺无解的。
1.年轻人数量减少和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有不少分析认为,结婚对数的下跌主要是因为90后人口(正处于黄金结婚年龄)的减少。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这样看来结婚对数必然下降。
另一个原因,是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从全国的情况去看,的确是男多女少。
根据七普的数据,中国男人比女人多了3490万,20-40岁之间的群体,男的比女的多了1752万,这是宏观数据上不争的事实。
但光从人口结构分析,不足以完全解释这个问题。
因为咱们这个结婚数的这个下降幅度还是太大一点。
做个对比:日本90后大约1000万人,21年日本的结婚登记是50.2万对;
我国90后1.88亿,21年结婚登记763万对。
粗略地地从数据上看,咱们比日本的结婚意愿还低20%左右。
所以这就不能只用适婚群体人口减少来解释,本质上就是很多人不愿意结婚了。
一个直观显示结婚意愿的数据指标是,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也在不断攀升。
还是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
而这几年这个数字还在一直上涨,而且逐步呈现陡势。
比如在湖北襄阳,2021年该市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更是提高至35.2岁,女性34岁,5年增加5岁,妥妥地赶超日本和韩国。
结婚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意味着年轻人越来越不急着结婚。
2.高昂的婚姻和生育成本
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了呢?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是,结婚的成本太高了。
结婚、养娃的成本越来越高,住房、医疗、彩礼、宴会,显性的、隐性的成本,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来气。
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我们无法从容地面对婚姻和生育。
人民大学的人口与发展中心今年出了篇研究报告,对不婚、不育和少育的状况进行分析,
其中有项数据是调查了超过3000个已婚人士,询问他们当初的结婚花费,均值为33.04万。
这数字是去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的8倍多,我觉得已经挺能说明问题了。
而像结婚的彩礼、宴请这些,如果遇到些开明的家长和伴侣,或许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大不了一切从简。
但是养娃的成本,却是始终是无法绕开的硬性支出。
按照《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0-17岁城镇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6.7万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城镇家庭分别为93.6万元和101万元;
农村也不算便宜哦,一孩0-17岁成本36.5万元;
全国的平均值是 53.8 万元。(这是只算到17岁的,如果算到本科毕业那就是68万)
养育成本的国际比较,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
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仅次于韩国。
此外还有一座大山,就是婚房,这个就不赘述了,估计大家也明白。
莫言婚后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
写到这里,我们其实也要思考一个问题,结婚的本质是什么?
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要结婚?
婚姻观念的变化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婚姻的本质,其实是一份合同。
办酒,领证,结婚,就相当于签了这道契约,从单打独斗的人,变成了合伙机制的公司。
从此,和另一个人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婚姻制度确实在历史上扮演了利益绑定和互助的角色,为双方提供了增长与抗风险的能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婚姻的抗风险能力似乎逐渐减弱。
以前是结婚两个人一起抵抗风险,现在是结婚本身就带来很大风险。
在爷爷奶奶那一辈,由于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婚姻往往被视为一种创造增量的合作。
两个人结婚后,通过共同努力,大概率能够比单身时过得更好。
这种合作模式下,双方对婚姻的期待主要是基于共同奋斗和生活的改善,而风险的考虑相对较少。
到了父母这一代,虽然社会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机遇和可能性。
因此,在结婚时,虽然会考虑彼此的家底,但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那个时代的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实现生活的跃升。
然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情况就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前两代人的积累使得这一代人在婚姻市场上背后代表的沉淀和积累不再可以忽略。
其次,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孩子们从出生起就享受了两个家庭的宠爱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
最后,社会增长速度的放缓使得从增量社会向存量社会的转变成为现实。
这些变化导致婚姻作为一种结盟合作的形式突然变得不那么稳固。
人们开始更加谨慎地考虑婚姻的风险和收益。
他们担心遇人不淑会损失自己的家底,也担心婚姻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同时,个人生活的自由和品质也成为人们考虑是否结婚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时代,即使不结婚,一个人也可以过得相对自由和舒适。
比生育、婚姻更前置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的比例也远远低于20-30年前,
一个现实是,现在的社会廉价又吸引人的娱乐太多了,导致谈恋爱作为一种消费娱乐行为的性价比快速降低。
与之作为对比,一旦结婚,就需要面对买房、买车、养孩子等一系列额外的开支和压力。
这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婚姻是否真的能够带来他们所期望的增量和幸福感。
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增量。
在当前的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如经济波动、职业变动等都可能对婚姻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因此,当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互利共赢时,如果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人们自然会质疑婚姻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单身或延迟结婚。
社会发展过快,快到已经撕破两代人之间的共识,导致上代人不能共情下代人,下代人没法过上上代人那种充满希望的生活。
还是文中提到的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的那篇报告里面,
超过8000份的有效问卷,其实还得出了一些看似是废话但离简单真实更近一步的结论:
一、真心不打算结婚的仅23.34%,哪怕是被近年舆论引导“不要做婚驴、不要走进婚姻会不幸”的女性,比例也就24.98%;
二、64.96%的受访者年龄已超过其理想结婚年龄;
三、52.94%的受访者每月都有数次与朋友聚会,但62.74%表示找不到合适对象。
这其实说明了在中国人的主流心理上,仍然认为结婚生子才是人生正道。
只不过现实却狠狠地挤压了这部分人生育意愿,换句话说,挤压了年轻人的生存空间。
眼下的不婚趋势,说白了是被动的,由社会现实所倒逼。
对于多数人,不婚在精神深处并不是解放,而是另外一种压迫。
近几年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奖励结婚、奖励生育的政策,但在我看来不但时间上有些晚,并且政策的力度也不够,还想着靠四两拨千斤。
说到底还是对结婚生育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
但或许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其实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但也无能为力。
因为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当然了,站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简单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从历史规律来看,大多数的问题并不是被解决的,而是被新问题取代了。
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都要保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未来一起见证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