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乾隆皇帝统治中国六十多年,我个人认为没干什么好事儿,他是一个‘王八蛋’,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要歌颂他。”
评价历史人物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莫说会存在史料(证据)不足的原因,就是在同一则公认的真实史料前提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现象不止于存在文学作品领域,历史领域可能更严重,至少文学作品的文本可以是固定的,我们阅读它也可以是全知的视角,但研究历史则根本做不到。
“饥饿的盛世”一书全名《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是著名学者张宏杰,这本书的市场表现绝对堪称“畅销”二字。
“畅销”是一种肯定,它意味着广大的读者们爱看,但这难免就意味着存在“取悦”读者的努力。
我没有说这是缺点,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只是在跟大家交流阅读此类书籍时的心态,即你最好不要把它当成严肃的学术或史料来对待,譬如有一天你和朋友聊到乾隆,为了增加说服力,也许你会引用本书的一些话,极可能不妥。
如同明史爱好者,大抵绕不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但是,别把它当作正经史料,这本书的严谨性可能还远不如“饥饿的盛世”这本书。
你当个历史小说或历史散文来看就很好,不必羞于承认,这种心态就是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心态,就是看《三国演义》的心态,因为这些作品的文艺和虚构非常多,如果想尽可能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三国”那就去看《三国志》,“饥饿的盛世”涉及的内容也一样。
“饥饿的盛世”主要讲乾隆,肯定比电视剧《戏说乾隆》要严谨,但后者已经很负责任地告诉了观众,我这是“戏说”,您可千万别当真!
莫言对“饥饿的盛世”评价很高,他说:“张宏杰以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我觉得这个评价很公正,但这个评价怎么看着都像是对文艺作品的评价。
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充分肯定了它的文艺水准,但严谨的历史研究或著作是很排斥文艺及虚构的。
就拿《史记》来说,当写到一些人物自杀的时候,而且还是一个人悄悄自杀的时候,司马迁不仅仅写出了他的动作,甚至还写出了他当时的想法,这怎么可能是如实记载呢?
《史记》和《汉书》会写到一些相同的人物,相比之下,《汉书》就严谨多了,但也没趣极了。
当然,《史记》的史学地位非常高,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
可如果你在明史的问题上与人发生争执,拿《明朝那些事儿》给自己撑腰,这就不好了。
对应的,如果一段汉朝的历史,《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尽量以《汉书》的记载为准。
想通过阅读这种书籍了解历史的人,大抵和指望看美剧学英语的人一样,一种希望通过轻松娱乐的方式去修正果的懒惰心态。
表面看来好像我在踩这两本书,那是真没有,再让我活个五百年我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
如前述,我现在是读者的身份,在跟各位交流阅读时的心态。
无论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饥饿的盛世”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好书,就像我不会拿《三国志》去否定《三国演义》的虚构,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流行,只怕不会有当今如此众多的人知道历史上存在过曹操、诸葛亮等人吧。
“饥饿的盛世”这本书流行很久了,很多人也读过,其大概内容说的是乾隆盛世表面下的忧患丛生。
对于乾隆这个人,这本书既说到了他能够创造盛世的个人优点,比如自制力强、勤政、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善于吸收历代统治得失、感情生活比较专一、健康长寿。
乾隆是有历史功绩的,他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可这个被易中天骂作“王八蛋”的帝王也以其强悍的手段焊死了中国前进的步伐,更不用说他在统治期间有因征服带来的杀戮,有因享受生活带来的腐败和浪费,有因玩弄权术而显得奸诈阴险,整个社会被他弄得既显繁荣又显萧条。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评价,网上非常多,大家自己找来看看就好。
如果就这本书读完之后发表一下对乾隆的看法,我觉得总拿同期的华盛顿批评乾隆是有失公允的,乾隆执掌的是一个成熟的专制帝国,他怎么可能会搞什么三权分立,这不搞笑么?以我的浅见,该拿来和他作比较的是希特勒,咱或许可以批评的是乾隆对待科技创新的态度。
这一点,乾隆首先远不如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开明。
希特勒也专制,但你看看现在的德国,有多少企业和技术是他统治期间诞生的呢?
明治天皇是不是也专制,为什么当时的日本就可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至于乾隆,你搞你的专制,为什么要排斥英国使团带来的科技产品呢?
专制并不意味着要封闭和排斥科技吧,这就是个人的人品或性格原因,大概是可以吐槽一下的吧——乾隆在骨子里是卑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