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天,年仅8岁的袁隆平发现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每次回家都像刚从战场上归来一样,脸如焦炭,眼窝深陷,眼中布满血丝,仿佛燃烧的火焰。
直到4月中旬,父亲袁兴烈满脸喜色地回到家,拿出一张报纸,对着妻子兴奋地说:
我们胜利了!
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日军毫不费力地就完全控制了东北三省。
日军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它们妄图吞并全中国,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小日本也不怕把自己撑死。
在当年,日军确实不怕会被撑死,因为国民党政府的
消极抵抗,
以及内部一团散沙,致使大部分国民党军队一击即溃。
1933年元旦,日军向山海关发起进攻,遭到了
东北军何柱国
部队的奋勇抵抗,于是壮烈的
长城抗战
就此拉开了帷幕。
激战两天后,和敌人浴血奋战的两个营全部
壮烈殉国
,日军将刺眼的膏药旗插在了“天下第一关”上。
然而,就在前方将士拼死反抗、流血牺牲之际,身为东北军元老、热河省主席的
汤玉麟却不战而逃,将热河拱手送给日本日。
日军占领热河全境后,随即对长城
一百多个关口
发动全面进攻,一旦日军越过长城,
平津地区则危在旦夕
长城抗战
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建长城抵御外敌入侵;如今在这道巍巍的古老防线上,中华儿女再一次与入侵者浴血奋战,保卫国家。
危机时刻,国民政府调集宋哲元的
二十九军
前来驰援,驻守北平以东,长城喜峰口、罗文峪和马兰峪。
其中“喜峰口大捷”让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一战成名。
二
二十九军原属于冯玉祥创建的西北军。
因为部队枪支弹药不足,所以,就为战士们配发了大刀。
为了增加实战能力,冯玉祥还专门聘请了武术高手,专门设计了一套专门对付日军刺刀的刀法。
没想到,当
初迫不得已组建的大刀队
,反而
成了西北军的重要武器之一。
3月7日,29军接防喜峰口阵地。日军派了两个旅团前来进犯喜峰口,并抢占了高地。
二十九军将士与日军展开血战,因为
日军武器先进
,二十九军伤亡惨重。
为了改善被动局面,二十九军决定
夜袭日军
营地。
12日凌晨,旅长
赵登禹
亲率从王长海、董升堂团中挑选的
500名擅长刀术和近身肉搏
的战士组成
大刀敢死队
,携带大刀和手榴弹夜袭日军阵地。
趁着夜色,大刀队迅速解决了日军哨兵,冲入日军营房,对着熟睡的日军先扔了一阵手榴弹。
紧接着,又趁日军惊慌失措之际冲过去
用大刀劈杀。
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稀里糊涂做了刀下鬼。
尽管日军入伍都要接受刺杀训练,但在西北军英勇的大刀队面前,却讨不到任何便宜。
日军反应过来后,开始组织反击。然而英勇的大刀队毫不畏惧,他们勇敢地与日军肉搏。
最后,在增援部队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
喜峰口战斗大捷。
大刀队
这场战斗,大刀队一共砍死、砍伤敌人逾千名,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还有日军御赐军旗、地图、摄像机等。
3月16日,日军放弃了喜峰口,转为进攻罗家峪。
“喜峰口大捷”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在接连失败后的第一场胜仗,二十九军和他们的“大刀队”更是名震天下。
经过这次打击,日军对二十九军的大刀心生畏惧,甚至晚上睡觉,都戴着钢盔以防被砍头。
日本报刊也不得不承认喜峰口之战是“黄巾军的奇耻大辱”。
1937年,作曲家麦新在创作抗日歌曲时,想到了这场战斗。于是一首鼓舞全国人民士气的经典歌曲一首
《大刀进行曲》
就此诞生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随着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展开,
《大刀进行曲》中“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改成了“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
《大刀进行曲》成了一个民族在危亡中发出的呐喊。
虽然喜峰口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整个长城抗战却失败了。
女校女生慰问团
三
1933年5月,长城抗战中,将士们英勇作战,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面对日军强悍的攻势,国民党与日本签订了耻辱的《塘沽停战协定》。
所以,宋哲元战后感叹:
“我以三十万大军,不能抗拒五万敌人,真是奇耻大辱!”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当初亲手写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的抗战英雄宋哲元,
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塘沽停战协定》签订后,随着国民军的撤离,
华北一带权力真空,宋哲元成了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握有华北地区统治权,宋哲元
野心膨胀
,滋生了军阀思想,
妄图将华北变成自己的私有地盘。
于是他
一方面百般推诿,不让中央军进入华北;另一方面与日本眉来眼去,
希望以自己的让步换的日军对他统治华北的支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开始,打破了宋哲元的幻想。
他才发现:日军和自己暧昧,不过是在为调动部队争取时间而已。
7月28日,他
仓促
下达防御命令。但是部队防线还未铺开,早已准备多时的日军就对其展开了排山倒海的攻击。
仓促迎战的二十九军将士被日军分割包围,陷入鏖战。
在北平的南苑防线,亲率士兵夜袭喜峰口敌营的
赵登禹师长
依旧身先士卒,再次提着大砍刀亲自督战,不幸被子弹击中胸口,壮烈牺牲。
赵登禹师长
1937年底,随着日军的进攻,上海、南京相继失守。素有
“九省通衢”
之称的
,因其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平汉与粤汉两条铁路的衔接点,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成了日军轰炸的重要目标。
一些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在日军轰炸后,会陷入短时间的瘫痪,但很快又被
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抢修恢复,
重新运转起来。
四
1938年春,年仅8岁的袁隆平发现父亲
袁兴烈
总是早出晚归,每次回家都像刚从战场上回来一样,脸如焦炭,眼窝深陷,眼中布满血丝,仿佛燃烧着火焰。
原来当时33岁的袁兴烈在
平汉铁路局
工作。面对日寇对国土的蹂躏,他深知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的道理,但自己只是一名文职人员,能够为前线抗战做什么呢?
思来想去,袁兴烈决定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
在运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上尽自己的力量
。铁路是日寇轰炸的重点,袁兴烈时时刻刻都冒着生命危险。
袁隆平与父母
后来,他听说西北军
大刀队缺少大刀,
于是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准备为西北军购置大刀。
袁兴烈只是一个铁路职工,并没有多少积蓄,于是他
积极奔走,动员了福裕钢铁厂老板陈子山,以及其他商户。
这些商户听说袁兴烈为
抗日筹集物资
,纷纷慷慨解囊,
有的捐钱、有的提供钢铁。
袁兴烈又是当地最好的锻刀匠人,生火炼钢,打造出
五百把锋利的大刀。
随即将这些大刀运输到
台儿庄战场,
捐献给
西北军抗日名将孙连仲麾下(第二集团军)的大刀队。
孙连仲将军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当时他率兵驻守
南关阵地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台儿庄发起猛烈进攻
战斗中,日军轰开了北城墙,冲进城来,31师师长
池峰城
亲率敢死队与敌人近身拼杀。
李宗仁听到后,下令奖励敢死队十万银元,但是敢死队队员坚定地说
''只要抗战,不要银元!''
池峰城身先士卒,带领战士奋勇杀敌,终于将从突破口进入的日军全部消灭。
1938年4月3日,日军占领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地方,孙连仲率领部队
坚守在南关的一角,拼死不退。
艰难时刻,李宗仁打来电话,严令孙连仲部
坚守至次日拂晓,等待汤恩伯军团前来增援。
面对命令,孙连仲大义凛然地说:
“长官有此决心,我第二集团军牺牲殆尽不足惜,连仲亦以一死报国家。”
挂断电话,孙连仲集合可用的兵力,连炊事员、担架员都算上,
组成敢死队,与日寇死战到底。
孙连仲将军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在中国军人的拼死抵抗中,4日黄昏,终于击退日军,守住了台儿庄。
4月6日,李宗仁赶到台儿庄附近,指挥部队对日军发起全面反击。
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为进攻主力。
此前一直处于
防守被打
态势的孙连仲部,一听说要反击,将士们士气高涨,杀声震天,与日军展开了
巷战、肉搏战。
在中国军队顽强的进攻下,日军很快便溃不成军,开始全线撤退。
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胜而结束,史称
台儿庄大捷。
在这场战役中,孙连仲部队的
武器比日军的落后,
但是官兵们
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很好的弥补了武器装备不足的劣势。
尤其是在近战时,大刀更是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所以,孙连仲对于捐赠大刀的袁兴烈非常赏识。在重庆,
孙连仲专门接见了袁兴烈
,还让他做了自己第二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的上校秘书。
1973年,袁兴烈病逝。当时正是袁隆平带领学生
破解杂交水稻稻种低产之谜的关键夜晚。
袁兴烈逝世前两个月就已经卧病在床,儿媳邓哲本想打电话给袁隆平。被袁兴烈拒绝了,他说
家事为小,国事为大。
袁隆平终于将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其制种低产的世界性难关也被攻破,他取得的成绩肯定能让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袁老的父母
四
14年的艰苦岁月里,我们的先辈们以一种
必死的信念
和千千万万条
生命筑起的血肉长城
,抵御住了一次濒临灭国的侵略。
大刀队的精神
伴随着《大刀进行曲》,鼓舞着无数中国子弟兵在抗日战场上
顽强不倒,死战不退
在台儿庄战役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刻,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将士们,是高唱着《大刀进行曲》,再一次扑向敌人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回望当初的抗日战场,我们的
工业落后,所以武器装备如人;
吃不饱饭,战士的身体素质不如人。
在落后的情况下,中华儿女凭借顽强的
大刀精神,
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但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永远需要“大刀精神”,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大刀”的时代。
现在,在以袁隆平为首的农业学者的努力下,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还有余粮;在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先进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我们的子弟兵用冷兵器和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肉搏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因过度劳累吸氧的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