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旗下的一名得力军师。他对于明朝的建立来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劳不会在萧何韩信之下。正因为他才智多谋,陈友亮等朱元璋的竞争对手闻风丧胆,同时连朱元璋本人也对他非常忌惮。
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谋略也同样十分的不放心。以至于处处提防他,甚至屡次想找借口将他杀掉。但是刘伯温毕竟是明朝的开国重臣,并且为人做事谨慎小心。朱元璋也一直找不到处理他的借口,一直到刘伯温去世以后,朱元璋才放下心来。
但是对于刘伯温的死朱元璋依然怀疑在心,总觉得刘伯温有什么地方故意设下陷阱再加害于他。于是找了个借口,便去挖了刘伯温的坟。结果在砸开刘伯温棺材的时候,露出6个大字,顿时将朱元璋吓得魂飞魄散。作为一代天骄的朱元璋,到底是被什么东西惊吓到?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传说里是一个非常才智过人的人物,在民间有着大量的关于刘伯温的戏剧传说。例如刘伯温夜斩厉鬼催命陈友亮,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历史故事。虽然里面有很多戏剧加工的成分,但是其基本的历史事实还是有的。刘伯温在朱元璋旗下充当的是一个独自多谋的军师形象,是一位随军出征打仗能处理前线紧急事务的军师。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争霸中原的时候,为他筹划了多次决定明朝成败的战略方针。他在每一次的战略部署以及敌我双方形势判断却是非常精准的。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经常会以一个道士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经常有一句话来概括他: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其中刘伯温最著名的一次军事筹划,就是帮助朱元璋彻底战胜陈友亮。陈友亮是当时元末,势力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甚至朱元璋在起兵之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投身于陈友亮旗下。所以陈友亮对于朱元璋有一种骨子里的不肖。
而朱元璋即便后来带领农民军独立出去自己寻找势力范围,但始终对陈友亮有所忌惮。所以朱元璋在发展初期始终保持与陈友亮的距离,甚至故意地去躲避,他不敢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在外面也自称对陈友亮非常崇拜以他为江湖首领。
后来随着陈友亮日渐羽翼丰满,他架空了自己的老板徐寿辉掌握了起义军实际的军权。此时的陈友亮军队多达30多万,战斗力非常惊人,另外各路农民军也纷纷前去投靠,所以陈友谅一度野心非常膨胀。而此时的朱元璋虽然一直保持与陈友亮的距离,但是其自身也强大了不少双方的摩擦已经是在所难免。
公元1360年朱元璋的手下徐达杀了陈友亮的一批士兵,陈友亮便率领三十万大军直扑朱元璋而来。此时朱元璋势力相对来说非常弱小,根本不敢正面迎战。并且朱元璋的很多将领都有了畏惧之心,一时间人心惶惶。
而此时,只有刘伯温临阵不乱,不断稳住了朱元璋的军心,还效仿三国时期周瑜打黄盖的经典策略将陈友亮引军入瓮。以非常少的军力将存有量30万大军坑杀在河边。从此陈友亮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朱元璋对垒。而这一战正是明朝建立的根本之战!
自此明朝建立已经基本成为定局,朱元璋在若干年后如愿登基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由刘伯温辅佐才成为明朝的建立者,并且刘伯温本人也对明朝的建立做了大量的法律制定以及政策修订工作。但朱元璋却对刘伯温的才能一直都非常忌惮,特别是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在民间传的沸沸扬扬,简直就成了天神一般。所以朱元璋一直想找机会将刘伯温处理掉。
总结:但刘伯温神机妙算知道朱元璋对自己不利,于是一直都小心谨慎,至死都没有让刘伯温没抓到把柄。后来刘伯温病死以后,朱元璋依然对他不放心。于是找了个借口发掘他的坟墓,还令人砍开他的棺材,结果棺材里面露出6个大字:“开棺见尸者斩”。
这是朱元璋当初自己设立的法律铭文,如今被刘伯温带进了棺材里可见,刘伯温早算到会有今天。朱元璋被吓得手都发抖连忙找了个借口,又将刘伯温的墓地重新修建不再干找他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