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静的疯感”成了很多人向往的精神状态。

前阵子《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上的大国手说:

“我和几百年前穷困潦倒的康德,看的是同一片天空。”

哲学专业的她,虽然穷但很会讨自己开心,虽然条件一般但会创造条件“发疯”。

哲学真能让人看得开吗?没钱还想穷开心的人,看完这本《幸福的底层逻辑》,或许也能找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小播|著

未读·思想家|出品

01

请让开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犬儒学派的宗旨就是“像狗一样生活”,不过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躺平”不太一样。对犬儒学派来说,这并不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而是一种主动的追求。

关于这种生活方式,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刚刚征服古希腊,听说当地有一个叫第欧根尼的人非常有智慧,于是前去拜访。

当时第欧根尼正在晒太阳,亚历山大大帝走上前,问他想要什么赏赐,并且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回答说:

“我就希望你让开一下,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感慨地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躺平”界鼻祖的故事,显然“躺平”是第欧根尼自己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第欧根尼是犬儒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师承该学派的创始人安提西尼。而安提西尼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但在雅典日益衰落和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安提西尼放弃了之前对知识的执着,开始追求一种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并就此创建了犬儒学派。

犬儒学派十分鄙视物质欲望。据说第欧根尼曾住在一个木桶里,他所有的财产就只是这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根棍子和一个面包袋。

犬儒学派的信奉者通常躺在光溜溜的地上,光着脚、赤裸上身,还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就像乞丐或疯子,虽然听上去有点儿夸张,但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他们认为自由和幸福的生活方式,他们唯一的信仰是友爱。他们的友爱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

犬儒学派的信徒物质欲望很低,只要求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但他们主张通过道德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过上幸福的生活。

犬儒学派建议抛开那些造作虚伪的习俗,摆脱繁文缛节和奢侈享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过一种自由的生活。

他们以为,真正的幸福并不仰赖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

这种思想曾流行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至今日,质朴、简单、低欲望的生活,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依然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没有财富的人,也可以自得其乐,过着一种简单、自然、快乐而又自由的生活。

02

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无法摆脱自由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永远都无法摆脱自由。”这句话听起来非常反直觉,为什么最大的不自由就是无法摆脱自由,那到底人是自由还是不自由的呢?

1945年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做了一次演讲,主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演讲中萨特提出了他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它明确了人是自由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并同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萨特认为,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从而拥有自己的人生意义,但在享受自由与追求意义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行动和责任。所以,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单纯追求自由、崇尚自由的思想,甚至还透露着一种忧郁和悲观的气质。

萨特的存在主义和自由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在萨特看来,意识是绝对自由的,自由是意识与生俱来天然的本性,人拥有意识,而且无法摆脱意识,所以从根本上说,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根本属性,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摆脱的,但这种自由也是一种枷锁。

萨特区分了两种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偶然和无意义的,是一种物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是一种人的存在。人拥有意识,就拥有了绝对自由,可以自主创造,并赋予自我存在的意义,这种绝对自由是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的。但是,另一方面,绝对的自由也意味着绝对的责任。

“二战”结束很久以后,一个名叫艾希曼的纳粹高级军官被捕。在接受审判时,他为自己开脱说,他屠杀犹太人属于别无选择,因为他是军人,而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当时没有选择的自由。

但萨特说,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艾希曼当然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选择背叛纳粹,也可以选择当逃兵,甚至还可以选择自杀,实际上在纳粹官兵中,确实有很多人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艾希曼选择了服从命令,这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别无选择。

那些声称自己无法自由选择的人,只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自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是积极面对,还是消极应付,你显然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是你不愿意承担自由选择的后果而已。

03

财富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每个人都渴望财富,财富自由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但你有没有想过,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呢?爱尔兰著名经济学理论先驱 理查德·坎蒂隆指出: 财富在本质上是一种能满足人欲求的东西。

说到财富,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金钱。的确,财富对人欲求的满足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而实现财富和欲求交互的中间媒介就是货币,或者说金钱。所以,我们很容易就会把财富和金钱画上等号。

但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就极大地缩小了财富的范畴。更准确一点说, 金钱只是被量化了的财富。但从满足我们欲求的角度来看,财富的范围则要大很多。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家庭氛围、内在的自我修养等都是我们的财富,而金钱只是财富中可以量化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财富?

我国古代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杨朱说:让我们的人生不得安宁,让我们不能好好生活和休息的,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想活得更久;二是想获得好名声;三是想获得尊崇的地位;四是为了求得更多的财富。

为了实现这四个愿望,人们害怕鬼神的造访、人的迫害、权势的逼迫,以及刑罚的降临。杨朱说,这样的人违背了自然的本性,活着还不如死了更好。即使活着,他的生命也是身不由己、受制于外物的。

杨朱所谓的 “可杀可活,制命在外”,庄子所说的 “凡外重者内拙”,大概都是一个意思,即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被外物牵制,那么他就常常活得身不由己。而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 追求幸福快乐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而钱财、名誉、地位都只是手段。

如果把获取财富作为满足欲望的唯一方式,财富就会成为你走上幸福快乐之路的束缚和枷锁。叔本华认为,最强烈、最丰富和最持久的快乐始终是一种精神或者灵魂上的愉悦。个体内在精神力量的强弱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和体会这种乐趣,所以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或者说自我的感知,叔本华称之为 “自我的个性”。

一个人内心的满足或者痛苦,是由他的情感、欲望和理性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的环境只能间接影响你的幸福。换句话说,外在的财富、名誉、地位,等等,都只是你获得幸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我们常常认为有了很多钱之后,我们就会幸福。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让我们真正幸福的,可能是有钱之后的炫耀,以及由此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有钱或者获得崇高的名誉和地位,都只是我们实现某些内心追求的手段而已。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来源于他的个体感受,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是千差万别的。但真正的幸福在于你内心如何定义幸福,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或者说你如何感知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