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去世。在去世前,周总理将三条遗嘱托付给夫人邓颖超。

可当邓颖超将遗嘱告知中央后,却引来了邓公的强烈反对,最后在毛主席的劝告下,才勉强答应了其中一条。

周总理的遗嘱是什么?邓公又为什么要反对?一切还要从两人的友谊说起。

1920年10月,年仅16岁的邓公孤身一人来到法国勤工俭学。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当时的年轻人对出国留学充满向往,希望能在国外习得一技之长以报效祖国,而少年邓公便是他们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现实给邓公泼了一盆冷水。

诚然,当时的法国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科学技术,都远远胜过尚在军阀混战的民国。

哪怕是经受了一战的洗礼,这里仍是闪耀着文明之光的灯塔。

可相对的,法国的物价也远非国内可以比拟,邓公的积蓄很快被消耗殆尽,他不得不挤出所有空余时间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邓公只能成为轧钢厂的散工,在流水线上进行流动作业,哪里需要往哪搬。

轧钢厂散工的工作强度很大,而且还属于高危行业。

在邓公工作的工厂里,例如被刚出炉的钢材烫伤,被弹射出的钢条击中等事故频频发生。

在如此高压的工作环境下,邓公每天只能拿到6个多法郎的薪金,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积攒上学的费用了。

微薄的收入对于邓公的财政漏洞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此时的邓公愈发体会到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残忍剥削。

现实的挤压让这位未满十八的少年有些潦倒,巴黎街头霓虹灯长明,却照不亮他迷雾重重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邓公快要产生自我怀疑时,一次偶然的相遇,使周总理走进了他的生活。

彼时的周总理同样在法国勤工俭学。

五四运动期间,周总理由于多次领导学生运动,被当局抓进监狱,一度身陷囹圄。

在师长朋友的奔走援助下,周总理得以出狱,而他的学业也宣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忍周总理学业中断,一向赏识周总理的严修为他申请了一笔奖学金,供他出国留学。

多亏了严修的慷慨资助,周总理得以旅欧期间四处游历考察,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并于1922年6月,与赵世炎、陈延年等人组织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总理与邓公相遇。

在周总理的引荐下,邓公加入了旅欧支部,当时邓公只有18岁,所以组织里的留学生都将他看作是弟弟,对他很是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组织的工作主要是由周总理负责,邓公就给他打下手,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在邓公的回忆里,有半年多的时光是和周总理一起度过的,二人同吃同住,一起探讨社会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物质条件很差,大家只能打地铺,吃面包就着白开水,但革命热情却一点都没受到影响。

每每回忆起这段时光,邓公都会强调:

“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就在一起住,对于我来说,他(周总理)始终是一个兄长。全国人民都尊重他。”

建国以后,周总理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而邓公被调到北京任副总理,两人再度合作,一如既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周总理因外交事宜出国访问,邓公则作为代总理处理公务。

对于这位多年来与自己出生入死、风雨同舟的老同志,周总理比旁人更加清楚他的能力所在。

为了国家的未来,邓公必须在正确的地方挥洒他的治国才能。

于是,周总理曾力排众议,多次在会议上为邓公斡旋,邓公得以在更高的舞台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邓公也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转,犹胜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一切都逐渐走上正轨时,总理却病倒了。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身患重病的总理搬出了居住二十多年的西花厅,在医院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1972年5月12日,保健医生张佐良在为周总理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发现了4个红细胞,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周总理又进行了深入的检查,果不其然,5月18日,周总理被确诊膀胱癌。

此后近4年时光里,周总理为治疗癌症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手术。

在癌症的折磨下,总理的身体每况愈下,体重从原本的一百三十多斤跌至六十斤出头,整个人都瘦脱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总理住院期间,邓公只要一忙完公务,都会抽空到医院探望,向他汇报近来的工作情况,好让他安心养病。

1975年,周总理病入膏肓。

尽管经历了多次较为成功的手术,但由于发现得太晚,此时已是无力回天。

总理身上的癌细胞向全身扩散,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顷刻间便可能熄灭。

虽然医生们为了让他保持乐观心态,对病情多有隐瞒,但总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有所预感,知晓自己时日无多。

在一次手术前,他唤来邓公,带着笑意鼓励道:

“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总理虚弱的声音,邓公回忆起多年前那个英姿飒爽的学生领袖,时空堆叠下,心里涌现出戚戚然之感,泪水夺眶而出。

1976年1月8日,随着心电图被无情熨平,逐渐化为一条冰冷寂寥的直线,医护人员们的神情出现动摇,可手上的抢救工作仍不愿停下来。

直到半晌过后,才接受残酷的现实,周总理终究还是与世长辞,哀恸声从病房中传出,并传遍神州内外。

当消息传到联合后,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当即决定,联合国下半旗一周,以示对周总理的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联合国并没有特意为哪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这项仪式,所以部分成员国对此提出异议:

为什么要为一个中国人开此先例?

对此,瓦尔德海姆发表了一场极短的演讲:

“为了悼念周总理,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它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它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第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它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

第三,中国是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可是它的周总理死后不留骨灰,将骨灰撒在他的祖国的山川湖海里。

今后,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话音刚落,雷霆般的掌声呼啸而来,所有人都对这番演讲以及周总理的离去产生共情,这种情感超越了人种,国家,乃至信仰。

瓦尔德海姆的这番演讲,也对照了周总理临终的遗愿。

离世前,周总理将三个遗愿托付予夫人邓颖超: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二不开追悼会、三撒掉自己的骨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一生奉行节俭的理念,“简朴”二字贯穿了他的一生。

1934年春,红军部队的某个营的营长杨衍炬回苏区述职。杨衍炬曾是周总理的老部下,与邓颖超也算是老相识。

听闻杨衍炬回到苏区后,邓颖超与周总理主动邀请他到家中做客,为他接风洗尘,顺便了解前线战士的情况。

杨衍炬喜不自胜,乐呵呵地接受了邀请。

当时周总理已经从上海回到苏区担任军委副主席,在党中央算是身居高位,可刚上饭桌,杨衍炬却因眼前一幕大受震撼。

只见饭桌上只有一碗放了点辣椒的四月梅子、一碗酸菜、两筲子饭。

杨衍炬不敢相信,像周总理这样的大人物,饮食居然如此朴素,自己这一叨扰会不会给周总理一家添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一愣神,周总理便给杨衍炬盛好了饭,杨衍炬不好多说什么,端起碗便开始吃饭。

没吃两口,杨衍炬皱起眉头,发觉有些不对劲,怎么这菜一点咸淡口都没有,周夫人忘记放盐了吗?

杨衍炬没有问出口,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细心的周总理注意到杨衍炬的表情略有变化,心如明镜的他立刻恍然大悟。

他起身去寻了一个装盐水的竹筒,倒了一碗摆在杨衍炬面前,微笑着对他说:

“有些疏忽了,你就蘸着盐水吃吧。”

而周总理则继续吃着没加盐的饭菜。

看着总理和煦的笑容,杨衍炬心里涌现了几分酸楚,他眼眶有些湿润,眼前的饭菜变得有些不忍下咽。

杨衍炬向周总理直言道:

“周副主席,您的生活实在太艰苦了,作为中央领导,吃得比我们前线的战士还差。”

周总理闻之郑重答道:

“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干革命的。干革命就得吃苦,我们现在多节约一点,现在多吃一点苦,那么将来人民就可以少吃一点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精神,哪怕到建国以后物质水平有所改善,周总理也未曾放弃。

建国以后,周总理担心革命胜利后干部们思想松懈,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

于是,周总理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求规范干部们的生活标准。

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大片地区粮食欠收,百姓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饶是如此,国内还是有不少地区在闹饥荒。

消息传到北京后,毛主席与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心痛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号召全民节粮,支援受灾地区,周总理身体力行,在国务院带头发动节约运动,与毛主席在党中央的号召遥相呼应。

周总理率先作出表率,把每个月所规定的的27斤的口粮缩短到15斤,夫人邓颖超的口粮由25斤缩减至13斤。

不仅如此,他还规定在困难时期应该少吃肉、少吃鱼,多吃蔬菜。

当总理去世时,一生俭朴的他没有留下一分遗产,甚至身上穿的寿衣,都是伴他多年的老伙计。

如此奉行节俭主义的总理,怎么会想不到自己的身后事呢?

以自己的地位,倘若离世,这追悼会肯定不可能草草办了了事,势必是大办特办。

可当时国家还处于经济恢复阶段,人民的生活并不宽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看来,因为自己这个已死之人而导致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是无益于民生的。

所以,周总理留下了第二条遗嘱,便是不允许任何人给自己开追悼会。

作为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女士哪怕心生不忍,但还是决定无条件支持丈夫的决定。

她将三条遗嘱上报中央后,领导人们纷纷为老战友处理身后事的决绝感到震撼与尊重。

沉默良久后,李先念率先表态道:

“这样肯定不行,周总理去世,连追悼会都不开,我们无法向人民交代。”

紧接着,邓公热泪盈眶地说道:

“这三条遗嘱,我不能答应,相信人民也不会答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对于总理留下的最后一项事务,没有人敢予以批示,最后这三条遗嘱还是交由毛主席定夺。

面对这位并肩作战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留下的遗嘱,毛主席长叹一声予以批示:

追悼会要开,遗体告别仪式也要搞,不过最后一条可以答应。

1月15号当天,总理的追悼会如期举办。

中南海毛主席办公室,秘书张玉凤看着有些惆怅的主席,好奇问道:

“主席,总理的追悼会你不去参加吗?”

主席苦笑着拍了拍自己大腿道:

“你看,我也走不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听后惭愧不已,是啊,作为总理的老战友,主席又何尝不想去送他最后一程呢?

下午,总理的追悼会在一片哀恸中走入尾声。

正月的北京仍处在禺疆的掌控中,苍茫暮色下,远处的夕阳被刺骨寒风吹得有些僵硬,迟迟不肯迈出一步,仿佛他也渴望像长安街两侧的群众一样,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百万的群众簇拥在道路两侧,目送着承载周总理的灵车驶向八宝山。

车轱辘缓缓地碾过路面,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如同总理的一生,公正廉洁、不带分毫地离去,而他数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的模样,却早已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月16日晚8时许,载着总理骨灰的飞机从北京东郊机场起飞。接下来,它将飞向四个地方,完成总理的遗愿。

第一把骨灰洒在北京上空。

总理少年求学时便已踏足北京,而后因五四运动,曾多次奔走于北京和天津之间,这里是总理革命道路的启航点之一。

建国后,总理在北京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七个年头,对北京以及北京市民抱有深厚的情感,哪怕死后,他也想继续守望这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把骨灰洒在密云水库。

北京一直是个缺水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北京的水源地只有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个地方,年均供水量才在3000万吨左右,无法满足首都大人口的需求。

为了解决首都供水问题,总理将兴建水库提上日程。

他以极大魄力,调遣20多万人历时两年,挖出3000多万方土石,建成蓄水43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而这绝对是总理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把骨灰洒在天津。

周总理曾在天津南开大学求学,并在此领导了多次学生运动,还曾因此蹲了半年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周总理的革命思想得到启蒙,从此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四把骨灰洒在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周总理曾说过:

“我期望死后将骨灰撒进“母亲河”,以报答生我、养我的母亲;

同时,祖国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我回归了母亲河,也就回归了大地,回报了祖国。”

除此之外,总理还希望黄河的波涛能将他的骨灰带到海峡对岸,让他见证统一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最后一把骨灰汇入江河湖海,总理的遗蜕虽然已经消散于天地间,但他始终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总理啊!

当年送你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