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巨头舍弗勒宣布将在欧洲市场裁员数千人,标志着欧洲汽车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此同时,其他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也相继宣布裁员计划,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据外媒报道,舍弗勒此次裁员将涉及约4700名员工,其中2800人位于德国本土。舍弗勒在2024年11月5日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7月至9月这一季度的核心利润几乎腰斩,息税前利润(EBIT)下降44.9%至1.87亿欧元,远低于市场预期。为了提升竞争力,舍弗勒决定实施重组计划,而裁员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舍弗勒并不是唯一一家宣布裁员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此之前,采埃孚已经宣布到2030年将分两批裁员12000人,最终裁员规模可能达到11000至14000人。这意味着,采埃孚将在未来几年内削减约四分之一的德国员工。目前,采埃孚在全球拥有约16.87万名员工,裁员计划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除了舍弗勒和采埃孚,大陆集团和博世也相继宣布了裁员计划。大陆集团在2024年2月14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降本增效计划,裁员人数或将涉及7000人。而博世则在舍弗勒宣布裁员的同一天表示,将在工厂裁员7000人,主要涉及汽车供应部门。博世CEO Stefan Hartung坦言,公司2024年将无法实现经济目标,不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
欧洲汽车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中国市场合资汽车销售的疲软对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造成了冲击。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的汽车销售情况对全球汽车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销售放缓也加剧了这一困境。随着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和补贴政策的退坡,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导致相关零部件供应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此外,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给欧洲汽车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欧洲汽车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裁员计划中,德国本土的员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中心之一,德国的汽车产业一直被视为国家经济的支柱。然而,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加剧,德国汽车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困境,欧洲汽车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一方面,各大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正在加大在电动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通过裁员、重组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然而,这些努力能否帮助欧洲汽车业走出困境,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