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0日晚,奉天城内张学良帅府,两声枪响打破夜晚的宁静,杨宇霆、常荫槐这两位张作霖时期,便深受重用的得力干将,在帅府老虎厅内,被少帅张学良以“妨碍国家统一,破坏新政”的名义处以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宇霆,奉系军阀核心人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在东北素有“小诸葛”之称,在奉期间,大力整肃军纪,卓有成效,逐渐开始得到张作霖的信任和重用。

劫持军火,扩充奉军!

1918年,直系政府向日本借款4000万,购买大批军火运抵秦皇岛,皖系核心人物徐树铮因不满直系冯国璋执政,假借"接洽国防”的名义来到东北,向杨宇霆提出劫持这批军火,条件是要求张作霖入关,帮助段祺瑞的皖系重新执掌北洋政府。

杨宇霆向张作霖讲述了双方的合作计划后,得到了张作霖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5日,杨宇霆和张景惠带领奉军第53旅,将装有军火的列车劫持,调头开往奉天,奉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可以装备七个旅的军火,张作霖大喜过望,对杨宇霆也是赞赏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奉军只有27、28、29三个师几万人,在得到这批军火后,奉军很快扩充了7个混成旅,军队也迅速扩充到20万之众,杨宇霆也因此一跃成为奉军的核心人物!

能力越大,野心和欲望也就越大,身居高位的杨宇霆不安现状,在同学徐树铮的鼓吹拉拢下,利用奉军名义冒领军部拨款370万,用于扩编新军培植自己的势力。

此事被张作霖得知后,以“勾结外援、内树党羽”之名,将杨宇霆撤职,被罢官的杨宇霆从最高处跌落,人生处于最低谷的时候,依附徐树铮在北京谋得一官半职,生活上全靠京津巨商李景明供给!

重新启用,奉军成为最强军阀!

1920年,失去杨宇霆辅佐的张作霖,深感政治军事上的重大压力,决定重新启用杨宇霆为东三省巡阅使兼奉天兵工厂督办。

杨在任职期间,东三省军事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东三省兵工厂为例,由起初的筑枪, 炮弹, 炮等三厂,发展扩建为枪、炮、枪弹、炮弹、火炸药和机械制造六大类综合工厂,并设立兵工小学及兵工学校,各类机器设备8000余台,并配备有发电机,员工由建厂初期300人发展至2.1万余人,年产量达6万余件,大炮近200门,炮弹20余万发,子弹1亿8000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东三省兵工厂不仅是中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也成为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了兵工厂,将厂内的武器弹药占为己有,并将其改造为侵华的武器制造厂,源源不断的为前线补充枪支弹药!

在经济上杨宇霆也制定了田赋制度,从地主、乡绅手中划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让农民耕种,发展农业生产,增强东北的经济实力,当时的奉天城流行这样一句话:“文有王永江,武有杨宇霆”,充分说明了杨宇霆在奉系军阀中起到的核心作用!

私下处决郭松龄,埋下祸根!

随着东北王张作霖的不断壮大,奉军内部也出现了派系之争,当时的奉军内部分为老、旧两派,老派多为跟随张作霖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实力最为雄厚,在奉军中担任军政要职,例如“张作相、汤玉麟、张景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派则分为“士官派”和“陆大派”,大多是从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与老派坐吃山空的作风不同,新派将领积极进取,思想进步,为奉军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生机。

新派之间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士官派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成员有“姜登选、韩麟春、常荫槐等”,他们以杨宇霆为首脑,政治上主张:“向中原地区发展,帮助张作霖成就霸业”。

“陆大派”大多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以郭松龄为首,受同盟会民主革命影响,厌恶军阀之间的混战,主张:“精兵强卒,不事内争、抵御外侮”!

杨宇霆倚仗老帅之势,对郭松龄多有打压,奉军整编军队时,就常限制二、六旅的经费预算和弹药供应,郭松龄作为一个军事人才,难免心高气傲,自然不肯屈居人下,所以两派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军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郭松龄受命接管安徽,不曾想被杨宇霆捷足先登,功劳大而未获赏,郭松龄心中甚是不满,两派之间积攒多年的宿怨被彻底点燃。

其后在得知张作霖拟以“落实二十一条”为条件,日方提供奉军军火,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的消息后,郭松龄怒不可遏,并向全国发出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张作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郭松龄的反奉行动,最终因为冯玉祥的临阵倒戈,和日本关东军的干预而失败,郭松龄夫妇在新民县的农家菜窖被发现逮捕,随后被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被俘后,作为杨宇霆心腹大患,杨请求张作霖立即将其处死,并严惩追随郭松龄参与反奉的将领,郭部一共是六万八千人,占奉军入关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多为张学良新建精锐,一旦追究起来等同于自折张家人的羽翼罢了,郭松龄与张学良又有师生情义,这也为张学良日后铲除杨宇霆,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飞扬跋扈,不尊少主!

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年少的张学良得到元老派的支持,继承父亲遗志主政东北大局,杨宇霆作为托孤重臣,恃才放旷,并没有把这位年轻的少帅放在眼里,常以以张学良长辈叔伯自居,一度自诩为“托孤之诸葛”,这也使张学良心生不满,与杨宇霆的矛盾逐渐加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杨宇霆表示极力的反对,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合影,企图以元老身份左右东北政局,张学良认为杨宇霆有割据东北称霸之嫌,与国家统一的主张背道而驰,因而酿成了张、杨之间新的矛盾。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在干练多才的杨宇霆看来,27岁的张学良太过稚嫩,不谙世事,杨宇霆甚至在公开场合也让张学良难堪

杨宇霆父亲80大寿之时,张学良携夫人于凤至到场贺寿,在场的大大小小官员对少帅的到来并不在意,而当杨宇霆到场后则是毕恭毕敬,溜须拍马,就连昔日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也成为其寿宴主持人,一个闲置在家的旧城元老,居然有如此的号召力,怎能不领少帅心起杀心!

另外,日本人也从中挑拨杨离间张杨关系。他们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传》,将杨宇霆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家康。

一切都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赌徒本性作祟的公子哥张学良,决定靠天意来决定杨宇霆的生死,他拿出一枚银元,对自己说:“正面杀,背面放。”结果,连续扔了三次,都是正面!就这样一个元勋重臣的生死,竟被一枚硬币所左右!

“杨常而去”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手持早已拟定好的文件,来到奉天城帅府老虎厅面见张学良,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任命常荫槐为总督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受到张学良婉拒后,二人仍然持强硬态度,坚持要即刻决定,并拿出事先就已拟好的文件递给张学良,说道:“此事我们俩已经商量好了,就这么办了。你签个字,我们马上公布于众!

杨、常二人如此飞扬跋扈,毫无君臣之礼,彻底激怒了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随即叫来警务处长高纪毅,对他说:“杨、常二人欺我太甚,东北易帜之时千方百计阻挠我易帜,现在又来逼迫我成立东北铁路公署,我命令你,即刻率领卫队,以妨碍国家统一,对杨、常二人施行枪决,立即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杨、常二人再次来到老虎厅后,躲在门后的高纪毅和谭海率领4名卫士,一拥而上将杨宇霆和常荫槐分别按住,高纪毅随即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决,立刻执行。

杨、常遇害后的第二天,张学良便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杨常判决书》,陈述了杨常的罪行!

总结

杨宇霆在被东北称为“智囊、小诸葛”,但是我却认为他与诸葛亮相差甚远,关于他的的死完全是因为自己咎由自取!

一、性格上持才放旷,骄横跋扈,不懂得中庸保身之道,也没有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欺上瞒下召来少帅的猜忌。

二、功高盖主,治军治政能力,声望人脉远远超过张学良!

三、招权揽势,与常荫槐相互勾结,扩张自己的势力,左右东北大局!

四、政见不一最为致命,拒绝东北易帜主张割据东北称霸中原,与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背道相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