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新一届国务院副总理产生,在这些副总理中,有两个格外亮眼,一个是大寨农民陈永贵,另一个是年仅39岁的孙健,周总理向大家介绍:“孙健同志是我们这个班子里最年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年仅39岁的副总理究竟是何来历呢?

1936年,孙健出生在河北定兴的一个普通人家,当时的中华大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无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幸好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伟大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当然也包括孙健。

1951年,15岁的孙健来到天津内燃机厂学翻砂,成了一名铸工,尝尽旧社会之苦的孙健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车间的工作当中,拼命地工作,竟然连续七年没有回家。凭借这份踏实苦干的精神,孙健的职务也在不断晋升,从铸工到组长,从班长再到车间主任,后来还成了厂党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孙健出任天津一机局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虽然孙健职务已经不低了,但他与很多干部不太一样,当时局里派人调查孙健的家庭情况,发现孙健的父亲和妻儿都住在农村老家的破房子里,孙健的妻子不仅要照顾老幼,还要下地挣工分,调查者汇报道:“只有孙健才能忍受这种困境,再不解决就要给社会主义抹黑了。”

踏实肯干,行事低调的孙健受到同事的一致赞扬,也被上级领导看在了眼里。

不久,孙健就被提拔为天津市委书记。

不过,孙健的那些下属们却没有享到福,其他领导的下属时不时地会看到一些内部的电影,也会见到一些新鲜玩意儿,可孙健的下属们却不同,他们却与上级孙健每天收拾院子里的那片地,孙健在地里种了大白菜、大葱等,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

1975年,孙健的命运再次发生改变,这一年,年仅39岁的他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是班子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同为副总理的谷牧问孙健:“为什么不把家属接来?”

孙健却说道:“你这当师傅的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规矩吗:学徒期间不许带家属。”

没想到,已经成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孙健只是把自己当成一名学徒,确实,在这些副总理中,他是资历最浅的一个。

周总理也对孙健寄予厚望,嘱咐道:“孙健同志最年轻 (当时他39岁) , 多到下面跑跑,花三年时间掌握情况,便于今后工作。”

自从进入中央工作后,孙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行事小心谨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不负周总理的栽培,“四人帮”被粉碎后,孙健又在副总理的位子上待了两年。

然而,他隐约地感受到,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

果不其然,1978年的一天,孙健正在外地检查工作,却突然接到电话,通知停职接受检查,就这样,40多岁的孙健又回到了起点,天津市机械厂,当时孙健与妻子见了一面,讲到:

“一、我不会自杀,我对自己心里有底。二、相信现在的政策。三、你从来都是我的靠山,这次更得依靠你,听见别人说我什么也别当真,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

确实,孙健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碰到如此巨大变动,估计早就消沉下去了,但孙健却没有,他每天都是很有活力,干劲十足,生活上却依然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他说道:“这对我的胃口,也符合我的经济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上面对孙健的政策逐渐放宽,孙健可以当中层干部了,为了发挥孙健的价值,厂长将一个4000万元的投资项目交给了孙健,孙健也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工厂交待的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正是凭着这份干劲,孙健又重新闯出了一片天地,到1990年,成为中国机械工业供销总公司华北公司总经济师,当时有同事经常与其开玩笑:“你是上去得糊涂,下来得也糊涂。”

孙健却说道:“糊涂到家就是明白。”

原来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正是凭着这份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活的信念,孙健才能在时事的变化中永不沉沦,并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传奇经历,不得不说,生活不会亏欠任何人,我们唯一做的就是要对生活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