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美国各大华人聚集的城市里,突然出现在市面上的两种商品畅销了起来,这两种商品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一个是松花皮蛋,一个是辣椒酱,如果放在中国,是再平常不过的食品,但是在美国却十分稀罕。很多居住在美国的华人,为了能够品尝到家乡的美味,不惜长途驱车前往商店购买。一时间,市面上的松花皮蛋和辣椒酱成了抢手货,一上货架就被抢购一空。

而生产这两样商品的,既不是专业的厨师,也不是专门做食品生意的商人,而是曾经在国民党内叱咤风云,手握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权的陈立夫。那陈立夫为什么放着国民党的高官不做,非要跑到美国来卖松花皮蛋和辣椒酱呢?这一切就要从蒋介石败逃大陆的时候说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1948年的时候,蒋介石就预感到了在大陆的失败,为了能让自己在败退大陆后有个稳定的落脚点,他就将最为信任的陈诚安排到了台湾担任省主席。陈诚到了台湾后也不负蒋介石的厚望,将台湾治理得井井有条,为蒋介石铺好了退路。

1949年,蒋介石来到台湾后,就慢慢地将台湾的局势给稳定了下来,但这个时候他却要在陈诚和陈立夫之间取舍了,因为陈诚与陈立夫两者水火不容,而陈立夫与他的哥哥陈果夫曾经掌控过国民党中央党部,陈氏兄弟对于蒋介石来说就是个巨大的障碍,因为他要为儿子蒋经国的上位铺路。

其实蒋介石为了能让儿子蒋经国上位也是处心积虑了,他来到台湾后,国民党内的众多大佬,如白崇禧、阎锡山等人就被蒋介石架空,而陈立夫作为昔日“四大家族”中的一员,也自然没能逃过蒋介石的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50年8月4日,陈立夫就突然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限二十四小时内带着家人离开台湾。当然,蒋介石也不是直接赶走的陈立夫,他让陈立夫赴瑞士参加世界道德重组会议,让陈立夫借此机会体面地离开台湾。

在蒋介石的严令之下,8月4日清晨,陈立夫就无奈地带着夫人孙禄卿、女儿陈泽荣、小儿子陈泽宠从台北乘飞机飞往了瑞士,在瑞士的会议结束后,陈立夫便携家人乘坐英国最大的邮轮“伊丽莎白”号前往了美国。

陈立夫刚到美国的时候已经50岁了,对于陈立夫来说,他的前半生是风光无限的,作为国民党内的顶级人物,他曾经呼风唤雨,指点江山。但是到了50岁的时候,他却不得不放弃前半生所获得了一切,带着家人踏上了美国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新的未知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年前,刚从北洋大学采矿系(今天津大学)毕业的陈立夫来到美国就读匹兹堡大学,继续深造采矿学专业。28年后,陈立夫再次来到美国,本想凭着自己采矿学硕士的学位去大学任教,但陈立夫刚一毕业就到了蒋介石麾下,二十多年来从事的都是与采矿专业无关的政府工作,专业也就日渐生疏了,陈立夫在美国想靠教书来谋生,几乎就不可能了。

五十岁的陈立夫当了一辈子的官僚,在离开官场后身无半点长处,到了美国后,带着一家老小,陈立夫该靠什么在美国生存呢?

或许你会说,陈立夫曾是国民党内的顶级大佬,曾是“四大家族”之一,以陈立夫的身份,到了美国还需要赚钱养家吗?其实陈立夫在离开台湾的时候确实带了笔钱,但当他来到美国的时候已花去大半,而陈立夫在美国也不可能坐吃山空,不然一家老小就要饿肚子了。

根据陈立夫的回忆,他刚到美国的时候,听说华人社区有家名叫《华美日报》的报纸要进行转让,便想买下这份报纸,先从官场转战到传媒业。对于陈立夫来说,虽然经营报业他可能不够专业,但多年的官场生涯,文字功底还是有的。可《华美日报》的转让费要2万美元,囊中羞涩的陈立夫只得找到美国“CC”系旧部,七拼八凑,才最终买下了《华美日报》。

其实陈立夫买下《华美日报》,除了想借此营生外,还想借着这份报纸在美国宣扬“反共”观念,这也是陈立夫在向蒋介石做政治表态,希望蒋介石能在他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让他回台湾。但后来蒋介石在给他的回电中,对《华美日报》只字不提,却说了一件令他悲痛欲绝的事,原来他的哥哥陈果夫于1951年8月25日因肺病去世了。蒋介石在电报中告诉陈立夫,他哥哥的后事已安排妥当,叫陈立夫不必担心,并告诉陈立夫,不要回到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着哥哥的离去,陈立夫也是伤心欲绝,他很想回台湾去看哥哥最后一面,但当时正是台湾的政治敏感期,蒋介石禁止陈立夫回台湾奔丧,陈立夫一想到自己前半生,为了蒋介石的事业也可谓是殚精竭虑,到了老了,却被蒋介石无情抛弃,不禁悲从心来。

在与蒋介石的接触中,陈立夫知道自己是回不去台湾了,于是在美国的生存问题就成了陈立夫的当务之急。在买下《华美日报》后,陈立夫经营不善,又遇上女儿陈泽荣中学毕业,要到新泽西上大学,全家便来到了新泽西湖林城外的克坞镇,而新泽西是美国的养鸡中心,陈立夫迫于生计,决定养鸡,从传媒业又转战到了饲养业。

根据陈立夫的回忆,他在养鸡之前就先对当地的养鸡场进行了考察,当他走进当地养鸡场的时候,鸡场内到处都是鸡屎,刚进入鸡场,一股浓烈的味道就扑鼻而来。当鸡儿们看到陈立夫的时候,还以为他是饲养员,一只只都伸长了脖子等待陈立夫来喂养。

陈立夫一生见过不少大场面,但被上千只鸡翘首以盼,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一时陈立夫也来了兴致,从农场主手里拿到饲料体验了一把养鸡生活。可陈立夫刚一喂鸡,鸡儿们就为了食物争夺了起来,甚至有两只鸡为了食物还打了起来,吓得陈立夫赶紧扔下了饲料,落荒而逃,等陈立夫从鸡舍里逃出来的时候,他的头上已沾满了鸡毛,雪白的衬衫上全是鸡屎味,狼狈不堪。

一向斯文的陈立夫会去养鸡吗?可为了生活,陈立夫不得不养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立夫在考察了当地60家鸡场后,选择了一家小型鸡场,鸡场主开价47000美元,可以首付2万,剩余的分10年还清,但当时陈立夫的身上只有4000美金,2万元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陈立夫是怎样凑上的呢?

当然是借到的,他找借钱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同为“四大家族”的孔祥熙。作为昔日“财神”的孔祥熙出手也十分大方,一下子就给了陈立夫8000美金,令陈立夫感动不已,而剩下的8000美金,也在朋友的帮助下东拼西凑,最后也算是凑上了。

就这样,陈立夫支付了首付的2万美金,开始了他的养鸡生涯。

不过陈立夫不是养鸡出身,刚入行的陈立夫只能从新人做起。就拿选鸡来说,也不能全买公鸡,因为只有母鸡才能下蛋,这就需要在选小鸡的时候配好公母比例,可小鸡刚出生的时候就那么一点大,怎么分辨公母呢?

为此陈立夫也是在实践中学习,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鸡肛门的内侧,如果是公鸡,在肛门的内侧会有一个小的突起,小母鸡则没有。不过小鸡也实在是太小,肉眼很难分辨,所以陈立夫才用到了放大镜。

养鸡过程中所要用到的诀窍,都是陈立夫虚心向养鸡的农户学到的,不仅是分辨小鸡的公母,就连拿鸡蛋也是有学问的。如果在母鸡下蛋后,你直接伸手去拿鸡蛋,会被母鸡啄到,毕竟保护幼崽是动物的本能,刚开始的时候陈立夫就经常被母鸡啄了手,母鸡这么一啄,陈立夫就害怕,一害怕就会跑,陈立夫一跑,母鸡以为他好欺负,就追起了陈立夫,结果就这么一追一跑,整个鸡窝就来了个鸡飞蛋打。在经过了一次次的惨烈事件后,陈立夫才知道,要先把母鸡轰开才能去拿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立夫在他的回忆录《成败之鉴》中曾说到,他当时经营着十间鸡舍,每间鸡舍养了500只鸡,每天大约能产出鸡蛋3500个左右,当时美国市场上鸡蛋的价格卖得不错,陈立夫半年下来就赚了5000美金。不过赚了钱的陈立夫并没有马上偿还孔祥熙等人的债务,而是改善了经营条件,购买了三部为鸡送食的机器。

陈立夫在开了养鸡场后,由于女儿读大学,很少回家,小儿子也才8岁,为了节省开支他也没有请人帮忙打理,养鸡场全靠着他和夫人身体力行。养鸡场一共有5000只鸡,每天所需的饲料都是陈立夫一人扛进的鸡舍,陈立夫扛的饲料每袋都超过9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