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姆渡文化的惊世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 年夏,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为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在河姆渡村北扩建新机房时,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以及鹿角等动物遗骸,这便是河姆渡遗址发掘的开端。随后,河姆渡遗址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第一期于 1973 年 11 月 4 日开工,到 1974 年 1 月 10 日结束,发掘面积 630 平方米,开探方 34 个,出土文物 1600 余件;第二期为 1977 年 10 月 8 日至 1978 年 1 月,发掘面积 2400 平方米,开探方 20 个,出土文物 4700 多件。两次发掘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数量大,既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物,也有稻谷、小葫芦等自然遗物。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使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几乎家喻户晓的一支。河姆渡遗址距今约 7000 年至 5000 年,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命名,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时至今日,河姆渡文化仍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干栏式木构建筑起源、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历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二、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独特的陶器风格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独具特色,主要有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等。在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这种陶器的制作工艺较为独特,在黏土中掺入炭化的植物茎叶和稻壳,使得胎质疏松,胎壁较厚。其造型虽不太规整,但却有着一种原始的质朴之美。到了河姆渡文化的晚期,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这些陶器的火候相对较高,质地也更加坚硬。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中,还有一些彩绘陶器,器表为黑色,彩色厚重有突出感,彩面有光泽,是河姆渡制陶工艺的精华。例如彩陶片上可以看到白色陶衣,再绘红、黑彩 S 形垂带纹,动感十足。

(二)先进的骨器制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十分先进。骨器数量远超石、木、陶等各种工具的总和,这在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中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精心磨制的器物。这些骨器不仅实用,而且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还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精美绝伦,宛如实用工艺品。例如河姆渡遗址骨角器艺术特征解析中提到,骨角器成熟的加工技艺、丰富的造型表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参鉴价值。骨耜作为典型的农耕工具,取材于动物厚实部位的骨骼,经由刻磨、敲打的方法加工变形而成,上端柄部厚且窄,下端刃部则薄而宽,较之石器,更加轻便灵活以及光滑。

(三)标志性的建筑形式

河姆渡文化以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为特色。这是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的干栏式建筑是最早的。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干栏式建筑主要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底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房屋。这种建筑形式在平原或湖泊、河流附近,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尤为适用。它具有通风、防潮、防虫蛇等优点,如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主要是 4B 层 25 排排列有序的由桩木、板桩、圆木组成的排桩及散落各坑的板材。河姆渡先民积累了在潮湿地带建房经验,懂得利用扩大接触面的办法,避免建筑物在重力作用下下沉的原理,发明使用木质垫板,为中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基础。

三、河姆渡文化的重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华文化起源的新认知

在河姆渡文化发现之前,中华文化的起源地被认为集中在黄河流域,黄河也因此被称为母亲河。然而,河姆渡文化的发掘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河姆渡遗址的出土文物经碳 14 鉴定,分布在距今七千年前到五千年前之间,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处于同一时期。这一发现否定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唯一摇篮的论断,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长江,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二)古建筑技术的起源探索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大型木构干阑式建筑,为我国古建筑技术的起源提供了有力证据。这种建筑几千根木构件横竖咬合,接口部位严丝合缝;板与板之间用企口技术链接,接口不见通缝。北京天坛公园里的祈年坛、故宫的角楼等著名古建筑,都采用了榫卯结构,这与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式建筑有着相似之处。在北方发现的古老遗址中,却没有木构建筑的遗迹,这曾困扰了历史学者很长时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让我们知道我国的古建筑技术可能起源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他们建造的干阑式建筑,不仅体现了高超的营造技术,还为后世的古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工培育水稻的起源证明

河姆渡文化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人工培育水稻起源于中国。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在六千年前的地层中,不仅发现了稻谷,还发现了耕种用的骨耜。通过对河姆渡出土稻谷粒和野生稻谷粒、现代稻谷粒的对比,专家确定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就是人工种植的水稻。骨耜出土时,木柄与骨耜结合处被绳索捆绑的痕迹清晰可见。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人工培育水稻的技术起源于古印度,因为印度发现了四千年前人工种植水稻的遗迹。但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比古印度早了两千年,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在六千年前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四、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河姆渡文化的核心文物之一,也是河姆渡文化独特艺术成就的代表。这件文物长 16.6 厘米、残宽 5.9 厘米、厚 1.2 厘米,正面用阴线雕刻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大小不等同心圆,外沿刻有炽烈蓬勃的火焰纹,象征太阳光芒。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振翅起飞,呈对称形。构图对称和谐,蝶形器边缘衬托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给人以欣喜向上的感受,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它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还是奥运火炬设计灵感来源,其惟妙惟肖的形象被视为传统花鸟画发祥的雏形。

(二)猪纹陶钵

猪纹陶钵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也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文物。这件夹炭黑陶制成的陶钵高 11.6 厘米,长 21.2 厘米,宽 17.2 厘米。外壁以写实手法刻绘猪纹,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正寻觅食物。其腹部微微发鼓,身刻圆圈纹和叶纹,鬃毛簇立,小尾下卷与身腹上的图案混为一体。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当年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

(三)龟形陶盉

龟形陶盉是从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文物,距今约 7000 年。这件文物被认定为一件盛水或酒的器皿,证明了古代河姆渡人对于生活器皿的多样化和实用性的追求。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在众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盉中独树一帜,体现了河姆渡文化独特的地域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它的造型以龟为蓝本,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古代河姆渡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四)中国最早的航海船桨

1977 年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早期遗址中出土的船桨,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船桨,距今约 7000 年。其桨身和桨叶用一块木料制成,残长 63 厘米,宽 12.2 厘米,厚 2.1 厘米。桨柄与桨叶连接处刻有花纹。此桨造型匀称,利于拨水,说明这时人们在水上活动中已经积累起一定的经验。河姆渡先民生活的村落周围水网纵横,乘舟出行是其主要交通方式,这件船桨的出土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水上交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五、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口。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姆渡文化在多个方面展现出独特而卓越的价值。

在稻作农业起源方面,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大量人工栽培稻谷,如同一座丰碑,有力地证明了早在 7000 年前中国长江中下游就有稻作农业。近年来,田螺山遗址、施岙遗址发现大面积稻田,其中施岙遗址及附近古稻田总面积达 90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古稻田。这不仅展现了河姆渡先民比较发达的稻作生产水平,也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发展,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使许多考古学者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在建筑起源方面,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是长江流域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木构技术相当成熟。这种建筑形式在当时具有诸多优势,如通风、防潮、防虫蛇等,非常适合河姆渡地区的地理环境。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遗迹,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从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到后世的诸多著名古建筑,如北京天坛公园里的祈年坛、故宫的角楼等,都能看到榫卯结构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为我国古建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河姆渡文化还在南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等历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 4 万平方米,堆积厚度 4 米左右,自下而上叠压着四个文化层。遗址中有房址、窖穴、圈栏、水井、墓葬等,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田螺山遗址更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河姆渡文化聚落遗址,包含居住区、稻谷研磨坑、水井、独木桥、木栅栏、橡子储藏处理坑等。这些遗址为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总之,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六、河姆渡文化的研究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姆渡文化的研究历程自 1973 年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现、发掘与初步认识

1973 年至 1988 年,是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发掘、命名与初步认识的阶段。1973 年夏天,河姆渡遗址被发现,随后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以及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这些重大发现轰动了国内外,河姆渡文化被命名并得到全国考古界的认同。1977 年进行的第二次发掘,验证了第一次发掘划分的地层的正确性,发现了二十八个灰坑、干栏式建筑基址等遗迹和二十七座墓葬,出土了丰富的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河姆渡遗址各时期文化面貌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了新鲜资料。

(二)第二阶段:遗址数量积累与研究深化

1988 年至 2004 年,以宁波慈城慈湖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为标志,河姆渡文化进入了遗址数量积累和研究深化的阶段。有关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遗存研究的重要文章大多发表于这一时期。

(三)第三阶段:全面、深入、科学、开放的创新发展

2004 年至 2021 年,以余姚田螺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标志与核心,河姆渡文化研究进入全面、深入、科学、开放的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也独立进行了几个河姆渡文化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如 2004 年的江北区傅家山遗址发掘,2014 年、2015 年的镇海鱼山遗址发掘,2017 年的奉化下王渡遗址发掘。2013 年,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四十周年之际,发现了浙江省首个史前沿海贝丘遗址 —— 井头山遗址,成为继河姆渡遗址之后浙江乃至中国沿海地区考古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遗址。

河姆渡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期史前文化发展水平相近

证明距今六七千年前的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也具有与黄河流域同时期史前文化相同、相近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

2. 稻作农业处于成熟阶段

当时的稻作农业水平已经处在中国稻作农业史上比较成熟的阶段,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生产手段。

3. 干栏式木构建筑技术影响深远

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重要源头,特别是成熟的榫卯技术是决定中国土木建筑传统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4. 为环境与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依据

河姆渡文化的独特发展过程为研究全新世气候与海平面变化、中国东南沿海环境与古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和视角。

5. 是西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重要源头

河姆渡文化的多方面内涵特征表明它是西太平洋地区闽台地区史前文化,乃至南岛语族文化、西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6. 确认文化来源及海洋文化渊源

通过近期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考古发掘,可以确认河姆渡文化来源于宁波本地,并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