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大山深处的河南西峡县桑坪镇石灰岭村,整洁的村道、清新的空气、连片的菇棚、热情洋溢的笑脸……到处呈现出一派村美民富的新景象。
近年来,石灰岭村依托本地资源,凝聚党群力量,大力发展产业,推进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让群众钱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村民富
“我今年种植了一万八千袋袋料香菇,村上组织我们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安排党员种植大户跟我结对,提供技术指导,我今年可增收6万元!”正在菇棚里劳作的村民梅义国高兴地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石灰岭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产业帮扶小组”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按照“工厂化制棒、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和中药材产业。成立了以中药材、食用菌销售为主的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香菇400万袋,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同时引导群众种植中药材山茱萸、黄精,建立了200亩核桃基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通过集体资产流转、扶贫项目增收等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全村建成山茱萸基地2个、光伏电站2个,养殖中华峰347箱,不足1000人的小山村村集体收入达25万元。
环境整洁村庄美
“广场、游园、凉亭……活了一大把年纪,没想到曾经地村庄变得这么美!”在游园晒太阳的徐喜合老人喜呵呵地说。
石灰岭村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重点整治等措施,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清理陈年垃圾,拆除残垣断壁,对农村老旧旱厕进行改造。全年新栽绿化树木15万余株。利用村前屋后荒地闲地,建起游园、花园、菜园和水果采摘园,探索出山区人居环境整治“一宅变四园”新模式,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树立了典范居。在民生实事上,该村不等不靠,争取项目资金280余万元,对沟口组、徐家庄组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提升:硬化道路1400余平方米,修建花岗岩护栏800余米,粉刷墙体1200余平方米,道路铺油300余米。在岭西一组硬化广场400平方米,拓宽通组道路300米,修建污水处理池一座,铺设排污管道800米。新安装路灯20盏,实现了路灯组组亮。美丽的环境,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全镇人居环境观摩中,该村连续获得红旗。
文明幸福民风淳
“现在不但产业兴、环境美,而且在咱村民间还涌动着一股幸福味道。”村民刘玉增笑着说。
刘玉增口中的“幸福味道”就是文明的乡风。由村“两委”牵头,修订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组织党员群众建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他们进组入户开展宣讲活动,积极倡导白事简办、红事新办,禁止大操大办。村上利用道德评议会开展“小积分、大文明、扬新风”活动。党员、小组组长、村民代表共聚一堂,结合村里治理实际,紧紧围绕村规民约中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开展“道德积分”活动,对村里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表扬并给予积分,对不文明、不道德现象及行为进行相应扣分,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道德建设。同时,积极表彰“好媳妇”“好邻居”“好公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模范、争当模范,弘扬良好家风,培育淳朴民风。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团结友爱层出不穷,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
兴旺的产业、洁净的环境、文明的乡风,使石灰岭村外有“颜值”,内有“气质”,成为大山深处一道靓丽的风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