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奇怪不奇怪,这增程式汽车技术,明明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过去那么多年也没见什么大动静,怎么咱们这几年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呢?有的人说这是技术革新,有的人说这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
老话说得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增程式汽车为啥突然间就成了市场新宠?背后到底是啥原因?咱们可不能光看热闹,得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看看到底是因为什么。
增程式汽车的技术其实并不新鲜,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00年。当时,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发明了一辆名叫“Lohner-Porsche”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这车跟现在的增程式汽车有点像,核心思路就是电池不够用的时候,靠内燃机来发电补充续航。那时候,电动车比油车还受欢迎,谁也没想到,电车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被更便宜的燃油车取而代之。
后来,这增程式汽车技术就被封存了,直到21世纪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增程式汽车才又被翻出来重新应用。
不过,早期在欧美的尝试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消费者并不买账。直到最近几年,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技术突然之间就火了,成了市场的宠儿。可问题是,这技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为什么现在大家开始追捧了呢?
1. 增程式汽车技术的优化
咱们得先看看,最近几年这增程式汽车到底做了哪些“改良”。以前的增程式汽车,电池容量小,续航能力差,燃油消耗却不小。2007年发布的第一代沃蓝达就是个典型例子。它的电池容量只有16kWh,最多能跑个100公里,之后还得充电,根本解决不了短途出行的问题,大家自然不乐意买单。
可现在的国产增程式汽车不一样了,电池容量基本都在35到40kWh左右,能跑个200公里左右,短途出行基本上可以不用烧油。车企们在发动机上也下了功夫,像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普及,既能提供更好的动力,又能有效减少油耗。再加上车身空间更大,乘坐体验更舒适,消费者自然就开始青睐这种新型的增程式汽车了。
2. 驾乘体验的升级
光是技术上的优化还不够,咱们再看看国产车企在驾乘体验上的突破。拿理想汽车他们打出了“移动的家”这个口号,车里头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真的是把家搬上了车。虽然看起来没啥技术含量,但这套玩法特别对中国消费者的胃口。谁不想自己和家人出门的时候更舒服呢?相比之下,合资车那种精打细算、扣扣索索的做法,显然就不讨喜了。
理想汽车的这种打法,直接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再加上智能化的突破,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使用增程式汽车的体验越来越好。于是,不到两年时间,增程式汽车的销量就一骑绝尘,甩开了不少老牌车企。
3. 增程式汽车的未来隐忧
不过,别看现在增程式汽车风光无限,它其实也有不少隐患。增程式汽车的核心问题是,它只是暂时性地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不足的问题。一旦电池技术有所突破,比如半固态电池的普及,增程式汽车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理想汽车的数据显示,他们的理想ONE在主要城市的纯电行驶里程占比超过64%,纯电动使用时间占比超过80%。也就是说,大部分用户都是把增程式汽车当成纯电动车来用,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启动内燃机给电池充电。这样一来,增程式汽车的存在价值就越来越小了。
再想想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半固态电池的续航里程有望超过1000公里,而且充电速度也会大幅提升。相比之下,增程式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都没有优势,使用成本还更高,恐怕这技术很难长久支撑下去。
举个例子,2023年底,蔚来汽车就进行了首款半固态电池的直播,实际续航超过了1000公里。这款电池预计在2024年量产上线。再加上上汽智己也确定将在2024年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增程式汽车的市场空间势必会被大幅压缩。
说白了,增程式汽车现在的火爆,更多是因为市场上还没有更好的选择。但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半固态电池的普及,增程式汽车的好日子恐怕也不会太长久。毕竟,谁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过渡产品”呢?理想汽车今年发布了4款纯电汽车,这就说明了问题所在——连他们自己也知道,增程式汽车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
那么等到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都超过1000公里,充电速度比现在快一倍,你还会选择买增程式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