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秋曾两次救毛主席的命,建国后主席接见其儿子:给你两个特权
星河逍遥游
2024-11-06 10:51黑龙江
1949年建国后,毛主席虽已身居高位,但很多亲朋故旧去看他,或有困难去找他,他却从不抬高身段,总是来者不拒。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他总会给予尽可能、合理的帮助。
1960年,一个叫贺凤生的亲戚就找到了他。毛主席听说后,当即就说道:“原来是贺晓秋的儿子,他父亲两次救过我的命,说什么也要见一见!”
之后,毛主席先后三次召见了他。最后一次,毛主席不但用家宴款待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两个特权。
那么,这位贺晓秋究竟是何许人也,和毛主席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儿子贺凤为什么能得到毛主席的多番召见?毛主席又给了贺凤生什么样的特权呢?
北上探亲
1960年11月底,湖南衡阳有一个叫贺凤生的青年农民,孤身一人找到了中南海,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见到毛主席,所以就对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说:“我要找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
警卫战士见他是农村来的,就给他耐心解释说:“毛主席日理万机,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听警卫员这么说,贺凤生当即就拿出了一封信。警卫员打开一看,发现竟然是毛主席的笔迹。毛主席在信中亲切地写道:
“晓秋贤弟……感谢你的关心。基层各项工作缺点,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
警卫员看过信之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就马上将信带给了上级首长。
上级首长看过信后,也不敢怠慢,立即就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当即下令说:“先安排他住下,然后再找个时间跟他谈一谈。”
就这样,贺凤生先是住进了中央办公厅的闯桥招待所,七天后,又被接到了毛主席的会客室。毛主席一见他,就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
“来了位家乡小客人。我昨天刚回来,就听说你要来见我,我就告诉秘书,请你来聊聊。远道而来的客人,哪能不见呢,更何况你还有五十根头发跟着我姓呢。”
随后,毛主席又深情地回忆说:
“你父亲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没有他们这些人舍身相救,我毛泽东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但1927年我与他分手后,就一直没有见到他了。后来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基层情况。”
贺凤生从未听父亲说过此事。所以听毛主席说后,是一脸茫然。毛主席也看出了他的疑惑,所以就向贺凤生说起了他跟贺晓秋之间的往事。
两次相救
原来贺晓秋是毛主席的亲表弟。两人从小就非常要好,不但经常在一起玩耍,而且上学后,还一直在同一个班级读了五年多的孔孟之书。
后来,毛主席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贺晓秋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但贺晓秋的母亲却说:“现在的形势是三天风四天雨,不能把文章放进锅里煮。”。
所以,贺晓秋最终未能与毛主席一同外出求学。
1917年1月,毛主席的母亲文氏过五十岁大寿,毛主席特意从省城赶回老家给母亲祝寿,恰好遇见了给舅母来祝寿的贺晓秋。
两人多年未见,今日又得重逢,都感到特别的高兴,一聊就是大半天。分开前,毛主席拿出一本珍藏的《新青年》,送给贺晓秋说:
“现在的进步青年都喜欢看这本书,你也好好读读,有机会我们一起探讨。”
本来也很爱学习的贺晓秋非常感动,兴奋地接过书,并在毛主席走后,认真地阅读了好多遍,思想深受启发。
1925年,毛主席受中央委派,到韶山老家去搞农民运动。当时,毛主席离家多年,对老家的情况已不太熟悉,为了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毛主席特意找到了贺晓秋。
由于贺晓秋这些年一直在反复研究毛主席留下的那本《新青年》,脑子里早就有了朴素的革命思想,后经毛主席简单开导,他很快就决定,与毛主席一起搞农民运动。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韶山地区的农民运动很快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不断壮大的农民力量,让湖南军阀赵恒惕感到十分恐慌。
为此,他专门命令当地的民团去抓毛主席。危急时刻,贺晓秋决定,让毛主席扮成郎中,他和乡亲们一起,用轿子把毛主席抬出韶山。
他们的轿子刚一出发,就遇到了民团。民团拦住轿子非要检查,贺晓秋急忙用钱打点,贪财的民团士兵这才放过了他们。
事后,贺晓秋也成了反动派的抓捕对象,为此,他不得不丢弃自家的30亩良田,携妻带子逃到了南县的丁字堤。
而毛主席则匆匆赶去了广东,继续领导农民运动。但好景不长,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
为应对国民党的反攻倒算,中央做出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决定。随后,毛主席受中央委派,到湘赣地区组织秋收起义。
但毛主席刚走到湖南南县一带,就被国民党特务给盯了梢。危急关头,毛主席突然想到贺晓秋已搬到了南县附近的丁字堤,所以他就赶紧打听着去了贺晓秋家。
听说情况后,贺晓秋赶紧掩护着毛主席进了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