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向来都是规模宏大,引人注目,也不会有意隐藏起来。主要是依靠精密的机关来避免盗墓贼的光顾,唯独元皇陵是个例外,因为它根本找不到,与之后各种被盗的清皇陵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这主要源于元朝墓葬的两个重要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是薄葬,也就是没有陪葬品。

据《草木子》一书记载:元朝皇帝死后,既不用棺椁,也不用殉葬品,而只是把圆木一分为二,从中劈开,“凿空其中,类人体大小合为棺”,然后“置遗体其中”,接着“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最后送到陵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少皇陵被发现都是源于盗墓贼的开掘,元朝陵墓没有陪葬品,自然就不会引来盗墓贼的大肆搜寻。

第二个是密葬。

这个源于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居无定所,每每迁徙的时候,其他东西可以带走,但是陵墓是无法带走的,而蒙古族的敌人就有过开掘大汗陵墓,挫骨扬灰的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开始实行密葬,不起陵墓,不兴土木。即便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他的衣冠冢,供奉着他用过的一些器具。这个传统,之后的元朝也继承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野史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后人考证,这个专葬帝王的起辇谷,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具体怎么安葬呢?在挖坑的时候不是像现在一样一点点的挖,而是要把土整块整块地取出,并且要编号,将圆木放进去后,将土块按编号放回,将多出来的土运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草木子》上所记载:

“国制不起坟陇,葬毕,以万马柔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

到后来那些母骆驼死了之后,再也找不到墓葬之地了,祭祀也就此结束。这些均说明蒙古帝王葬后灭迹,不留坟冢的习俗。因此,到目前为止,成吉思汗及其他元代帝王的葬处还没有找到。

由于蒙古贵族葬后灭迹,不留坟冢的习俗,埋葬地点不为人知,无从祭祀,于是,为了纪念祖先,便创立了经常可以祭祀纪念的灵庙,这种灵庙就叫做“八白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源流》一书上记载:“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另立白屋八间,在阿尔台山阴、哈岱山阳之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明成吉思汗。其后遂流传至今云。”由这八间白屋构成的成吉思汗陵,简称之为“八白室”。元朝一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按照八白室的制度进行祭祀的。

个人觉得,元皇陵本身就在人迹罕至之处,加之密葬,自然难以寻得。又无陪葬品,也引不起寻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