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裁定兴隆大家庭(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这意味着,兴隆大家庭持续3年的重整计划以失败收场。

曾想快刀斩乱麻

兴隆大家庭,曾被称为“辽宁省最大民营商业集团”“中国零售业区域领军企业”。其在辽宁、黑龙江两省22个城市拥有商场38家、生活超市6家、酒店5家,其它产业公司3家,商业经营面积275万余平方米。

2018年左右,兴隆大家庭开始出现资金危机。

有分析认为——

兴隆大家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控人,一手创造了兴隆大家庭的辉煌,也沉醉在这种辉煌当中,一条路走到黑。在整体零售大环境发生巨变的紧要关头,兴隆大家庭不仅没有及时顺应变化,反而继续举债大建商业地产、扩张版图,终至覆水难收。

2019年开始,兴隆大家庭内的各家企业陆续申请破产重整。

2021年12月24日,沈阳中院裁定,对兴隆大家庭内92家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

而此前4天终结的《重整计划(草案)》表决,实际上并未通过。

其中,6组表决通过——

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出席会议231家/人,表决同意的,占本组出席人数的98.97%,占本组债权总额的66.80%;

职工债权组,出席会议共11314家/人,表决同意的占本组出席人数的98.97%,占本组债权总额的89.50%;

税款债权组,出席会议共27家,表决同意的占本组出席人数的92.59%,占本组债权总额的93.48%;

普通债权组,出席会议共2285家/人,表决同意的占本组出席人数的89.89%,占本组债权总额的71.88%;

小额债权组,出席会议11586家/人,其中表决同意占本组出席人数的97.74%,占本组债权总额的82.15%;

出资人组,出席会议共19家/人,表决同意的占本组出席人数的89.47%,占本组出资总额的92.88%,。

但是,有1组表决发生了分歧——

预付卡债权组,出席会议共30445家/人,表决同意的有26789家/人,占本组出席人数的87.99%,占本组债权总额的58.45%,虽出席会议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但其所代表的债权额未达到该组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该组表决未通过。

由投票结果可知,一些持有兴隆大额预付卡的债权人不接受《重整计划(草案)》。

这并不难理解。

因为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有些债权是优先保护的,如职工债权与税款债权、50万元以下的债权等,方案是百分之百清偿。超过50万元的债权部分,要根据最终清偿结果来进行计算——测算结果为8%左右清偿率。

重整管理人特别提醒,如果《重整计划(草案)》未通过,企业破产,这一清偿率可能只有3.1%。

而对预付卡的债权,《重整计划(草案)》给予的清偿方式,是在实体店消费10%以上兑现。重整管理人也特别提醒,如果《重整计划(草案)》未通过,企业破产,门店关闭,预付卡将无法使用(作废了)。

也就是说,预付卡债权人,要么接受最低10%消费兑付,要么选择作废。

对于小额预付卡债权人来说,很多人的想法是,给点算点吧,也没多少钱,可以勉强接受,但对一些大额预付卡债权人来说,10%兑付比例,而且还是消费兑付,近乎于把钱扔了。因此,有些债权人表现出了“要死一起死”的态度,绝不投同意票。

不过,这几乎唯一的投票分歧(涉及的反对人数,只是7个小组当中1个组,且不足该组人数的13%),并不足以阻止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所谓快刀斩乱麻。理论上说,只要《重整计划(草案)》通过,债务清偿方式确定(企业债务已深度打折,对新的战略投资者有利),下面就可以引进资金,救活兴隆大家庭了。

还是没有凑够钱

但是,《重整计划(草案)》实施的关键也在这里:重整计划能否吸引足够的资金。

只有钱筹集够了,债务能按计划清偿,兴隆大家庭才能正常运转下去;如不能,一切就只是画饼。

问题在于,法院裁定执行《重整计划(草案)》正在疫情期间,一年之后(2022年12月7日)才全面解封。这段时间,是商场、酒店等行业最为艰难的时刻之一,引进资金难度较高。

加之事涉各地92家企业,复杂程度也高,原计划安排各地市分三期处置完成资产回现的最后时间表,一推再推。

至2024年3月30日,沈阳地区、大连地区共回现25.58亿元;本溪地区、锦州地区、朝阳地区已由投资人缴纳诚意金/保证金2842.63万元(有意愿的投资者)……仍未完成回现目标。没有凑够钱!

于是,最后处置回现期限延长至2024年10月31日,即各地区要于此时间点前完成本地区100%处置回现目标。

可惜,这一目标仍未实现。

11月1日,沈阳中院裁定兴隆大家庭破产。显然,对于凑不够钱的结局,各方也已做好了准备。

兴隆大家庭,能够用于回现的资产,包括股权和债权等。

比如说,2022年3月23日,新兴隆商业管理(辽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新兴隆商业管理(沈阳)有限公司等26家公司100%股权转让公开招募”的公告,所转让处置的就是股权,对应的是相关企业的产权与经营权等。

2024年8月12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辽宁省分公司对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等6户债权处置公告”,处置的就是债权,对应的底层资产为兴隆大家庭的商业地产。

看起来,无论是兴隆大家庭所遗留的经营机会,还是大型的商业地产,都有些烫手,寻找接盘资金不易。

国资护盘也不易

从另一个角度说,由于百货业涉及民生,国资在兴隆大家庭重组中,也进行了各种努力,挽回了部分局面。

比如说,2022年6月,沈阳盛京百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沈阳市国资委)以2.7亿元拿下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兴隆大家庭实控人李维龙退出。

随即,原沈阳兴隆大家庭的几家商场也分别更名为:盛京大奥莱、盛京大家庭、盛京城市购物广场、盛京大东城、盛京百货新民店等。

原来兴隆大家庭的预付卡,则可以在盛京相关店铺中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持卡债权人获得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兑付渠道。

沈阳盛京百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可接受使用原兴隆卡的部分宣传截图(地址模糊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盛京百货收购兴隆大家庭之后,一方面重新布局盛京新零售版图,开拓新的“文、商、旅”格局,另一方面,也从一系列对外投资企业中退出。

与之相应,另有资金接盘相关公司。

2022年9月,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背后是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央汇金)百分之百控股新兴隆商业管理(辽宁)集团有限公司。

按照企业预警通显示——

建信信托通过新兴隆商业管理(辽宁)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投资14家兴隆大家庭企业,已实缴资本约3.7亿元;间接投资97家兴隆大家庭企业,自2021年以来已涉及实缴资本约48亿元。

从国有资金的护盘工作可以推知,有关各方期待兴隆大家庭重组出现比较有利的一种局面:在国资引领下,更多资金力量加入到重组行列中。实际情况却是,此种局面并未达成。

进入破产清算,兴隆大家庭的既有资产,贬值幅度肯定是最高的。作为曾经的辽宁省领军企业,为经营转向付出的代价确实太大了。

值班编委:苏志勇

编辑:韩涧明

审读:戴士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