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长河中,安宁疗护宛如一盏明灯,为生命的最后旅程照亮方向。今年以来,济南市历城区卫健局积极行动,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力推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宁疗护服务发展,致力于让老年人生命的 “最后一公里” 充满温暖与尊严,使患者能最大程度地从医疗服务中受益,让医学展现出人性的温度。

当前,历城区安宁疗护服务网络日益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3家医疗机构积极投身其中,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中,有1家医疗机构设立了安宁疗护病区,20家拥有安宁疗护病床,还有3家建立起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团队,服务覆盖率高达90%以上,为众多患者和家庭送去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置齐全,探索特色服务模式

为确保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历城区卫健局在监督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依据区域实际情况,精心制订安宁疗护工作制度,建立起科学严谨的监督评估与质量评价机制,深入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服务模式。

2024年9月3日至9月10日,为保障安宁疗护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历城区卫健局对全区23家医疗机构展开了全面的安宁疗护区级普评,此次普评结合各单位自评结果,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设施、现场提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围绕组织领导、功能配置、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等关键维度进行现场考评,并组织了应知应会考试。

在健全安宁疗护服务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历城区卫健局规划清晰,行动积极。2023年,历城区卫健局制定并印发了《历城区安宁疗护病区(病房)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以三级医疗机构为引领、二级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安宁疗护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此指导下,一个个服务网络节点有序建立起来。

提升素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在提升专业人员素养方面,历城区卫健局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济南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医养结合与安宁疗护人才培训班”达1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对安宁疗护的深入理解。还发放50余册《安宁疗护实用手册》,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此外,历城区卫健局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参观学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宁疗护试点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

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的典型代表,该中心根据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迅速组建了由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多专业人员构成的跨学科安宁疗护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依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合理搭配、紧密协作,为居家“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提供包括缓解性、支持性和完整性的全方位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同时,中心还精心编制了《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流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契合自身工作实际、贴近居民服务需求的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立标杆,营造温馨疗护环境

提升安宁疗护设施建设水平,是夯实安宁疗护服务基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为加快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进步伐,助力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历城区卫健局依据国家卫健委《安宁疗护实践指南 (试行)》和《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 (试行)》的要求,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从安宁疗护床位、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建筑要求、安宁疗护设备等五个核心方面加强设施建设。

港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表现卓越,中心设立了专业的安宁疗护病房,并组建了一支由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10余人的专业服务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门诊、居家、住院等多种形式的安宁疗护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在病房布置上独具匠心,以家庭环境为蓝本,病房内有明亮的窗户,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舒适的沙发、宽敞的床铺以及一应俱全的家电上,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患者和家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添喜爱的用具、书籍、照片、植物等物品,让病房尽可能地还原患者在家中的生活场景,给予患者熟悉而安心的感觉。今年,历城区更是将港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宁疗护服务树立为全区的标杆,引领其他机构共同提升服务水平。

宣传推广,共同组成强大合力

宣传推广对于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城区卫健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安宁疗护宣传与科普教育活动。制作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宣传视频和海报,举办了各类主题论坛和讲座,向大众宣传普及安宁疗护的知识和理念,有效提高了社会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同时,积极加强与街道社区居委会、公益组织的紧密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安宁疗护服务的良好氛围。

历城区卫健局分管负责人黄大河表示,历城区卫健局将持续加大对安宁疗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在历城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安宁疗护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力求为人民群众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温暖与关怀中谢幕。

“走在前,挑大梁”——山东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省医养结合领域相关单位、机构、企业等,活动参与者可将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工作经验、人物故事、突破性成果等发送至邮箱dzrbwsz@163.com,并注明来稿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发送形式不限,线索、图文、视频均可,同时,为了确保作品质量,视频投稿推荐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格式为mp4,码率不低于3M,确保画面清晰流畅。投稿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联系方式为17853146253、18653131106。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通讯员 刘宇 策划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