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成啊,身体还好吧?”不等杨至成开口问好,毛主席已经抽出一根中华烟,递到了杨至成的手中。杨至成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几十年过去,毛主席还记得自己爱抽烟的嗜好:
“还好,还好,多谢主席惦记。”
“怎么不到我那里去?”毛主席见杨至成点起了烟,又问道。杨志成说现在不比战争年代,不敢去打搅。毛主席听了点了点头,郑重地和他握了握手:
“再忙你也应该去!”
一个多月以后,当杨至成刚刚从国庆观礼的激动中缓过来,忽然接到了彭德怀的电话,说毛主席想要见见他,让他带上夫人和孩子一起去中南海。杨至成赶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夫人,叫她赶快准备准备。
为了不打扰毛主席,杨至成和夫人商量之后,决定不带孩子去。夜晚,当杨至成夫妇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丰泽园,毛主席一见面就问:“怎么,没带着孩子?”
“他们……都睡了。”杨至成回答道。毛主席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杨至成的夫人:“这是杨夫人?”
毛主席这一问,让杨至成夫人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自己和毛主席足足差30多岁,怎么好意思让毛主席如此称呼自己。
主宾落座后,毛主席先和杨至成的夫人聊起了家常,问了一些她家里的情况,然后和杨至成开始回忆过往,尤其询问了杨至成在苏联的情况。杨至成特别向毛主席汇报了他批判洋顾问李德的事情。
当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杨至成由于在战斗中三次负伤,再加上工作繁忙,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到了1938年,杨至成更是病得下不了床,和毛主席谈工作,还需要别人用担架抬着他去。
恰好当时中央和共产国际达成协议,挑选一批身体较差的领导人去苏联,一边养病一边学习,毛主席立刻将杨至成列入了名单之中。离开延安前,杨至成特地去向毛主席告别,毛主席亲手交给他一封信:
“方便的话,去看看和贺子珍和我的几个孩子。”
杨至成在莫斯科安顿下来后,发现周围住的全都是中国人,其中就有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和他的三个孩子。由于杨至成和蔼可亲,成天乐哈哈,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杨老太爷”。
而此时的杨至成不过才三十五岁,年龄还不如蔡畅、贺诚等同志大。
1940年,杨至成被通知前往共产国际总部开会,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当总书记问起李德顾问在中国的工作情况时,杨至成急切地要求发言,连珠炮似的一股脑将李德在中国犯下的错误全都说了出来。
说到激动处,杨至成的声音甚至有些哽咽,而他的发言也让与会者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好你个杨至成,胆子不小啊,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听完杨至成的讲述,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毛主席和杨至成夫妇已经聊了一个多小时。工作人员告诉毛主席,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毛主席立刻邀请杨至成夫妇入席。按照毛主席的习惯,只准备了四菜一汤和一盆米饭,毛主席笑着对杨至成说:
“你这个供给部长管了我好多年的饭,今天我来管你一顿。”
早在井冈山时期,杨至成就开始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工作,担任井冈山留守处主任。红四军占领长汀县城后,杨至成被任命为副官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协助军需处给全军制作军装。
由于毛主席喜欢收集报纸,给毛主席找报纸买报纸,也成了杨至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1933年杨至成被任命为总供给部部长后,统管全军的粮食被服、武器弹药。第五次反“围剿”时,毛主席被剥夺了领导权,已经被降职的杨至成徒步几公里赶去看望,毛主席一见他就说:
“至成同志,我的朋友现在不多了,你还敢来看我!”
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对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的后勤工作作出肯定。杨至成听说这个消息后,泪如雨下,他知道这是毛主席在为后勤工作平反,为自己平反。长征胜利后,杨至成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又全力完成了东征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
1946年杨至成从苏联回国后,就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委,后又担任军需生产部部长。辽沈战役胜利后,杨至成被通知前往西柏坡参加工作会议。十年没见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杨至成决定给每位首长带一件皮大衣作为礼物。
当毛主席看到杨至成送来的大衣时,十分高兴。后来毛主席率领中央进入北平,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时,穿的就是杨至成送的皮大衣。
和毛主席吃完饭,已经接近凌晨。杨至成夫妇向毛主席告辞,毛主席坚持将他们送到丰泽园外,看着他们上了车。临别时,毛主席满怀深情地对杨志成说:
“你要经常来看我。”
汽车开动了,杨至成夫妇望着身后还在不停挥手的毛主席,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滚落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