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老蒋的“御林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被我华野各纵队消灭在了孟良崮战役之中,敌师长张灵甫自尽,消灭以及俘虏敌人74师共计3.2万余人。
然而之后在清点物资的时候,我们就发现3.2万余人的整编74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枪,后来华野统计缴获的时候共计缴获轻重机枪986挺、冲锋枪2482支、战防枪1挺、卡宾枪4支、步枪6977支、短枪365支。
而这些枪充其量加起来也就一万多支,事实上,不单单是华野如此,当年东野辽沈战役结束的时候统计枪支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国民党全线溃败,可是事后统计枪支的时候只有19万支枪支,也就是说剩下很多人都是没有枪的,那么为何会有这个情况发生呢?
一支部队的分工是很明确的,每个人不会都配枪
从现代化部队来说,一般军队的人员和枪械的比重是在50%以下,假设一个师拥有10000人的话,也就是说起码有5000人根本不会有枪。
因为现在的部队和冷兵器时代不同了,一支部队的组成是多兵种协同作战,各单位之间是有明确分工的。
一般来说,现在的合成化军队之中除了步兵之外,还有炮兵、情报部门、工兵以及后勤辎重部队,可以说真正的战斗部队只占一支部队的30%。
在如今中国不缺武器的情况之下,尚且有如此情况发生,更不用说是之前了。
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为什么不给这些战斗人员配枪呢?用短枪或者手枪用来防身也好啊。
事实上,不给他们配枪并非说是真的没钱,一方面给非战斗人员配枪也是一种累赘,他们根本没有实验经验和军事技能,给非战斗人员、间接战斗人员配枪不但属于浪费资源,同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累赘。
而74师是全美械装备,所接受的理念自然就是以美军经验为主。
事实上,美军在机械化这条路上走的很早,多兵种协同作战美军在这方面也是使得炉火纯青。
74师在是全副美械装备,因此很多的思路和战术都是以美国人为主的。
不过事实上,美军和美械军之间还是有一小部分差距,比如美军会让炮兵配备一些手枪、冲锋枪以及卡宾枪作为自卫武器,而同理德国军队也是同样如此。
二战时期,经常有苏联军队经常袭击德军炮兵阵地,由于只有极少数卫兵有手枪和配枪,缺少自卫能力的炮兵很容易就会被一窝端。
所以在这之后,希特勒直接下令给德国炮兵配备MG-42弹链式机枪和冲锋枪作为自卫武器。
这也是为何《亮剑》之中楚云飞的炮兵营长在抱怨:我无法给大炮上刺刀啊。
因为像这样两军相接的话,炮兵无疑就是活靶子。
美国人显然也吸取了德国人的教训,因此也会给炮兵配备一些短枪来防御。
也正是因为这套作战体系,所以在西方的作战之中,一旦部队伤亡超过三分之一,那么这支部队就已经不具备战斗力了,因为前线战斗人员都已经丧失殆尽了。
不光老蒋是这样,像日本鬼子也都是这种情况,由于当时中国穷且弱小,没有多兵种这种概念,往往都是一个牺牲了另一个顶上,而国外则很少有士兵打光了伙夫上的情况发生。
枪支也是有损耗的
其次,在真实的战场上,枪支弹药也是有损耗的。
比如就拿重机枪来说,由于经常快速且不间断的发射子弹,因此他的炮筒就很容易发热,如果不及时冷却保养的话,那么就会炸膛。
但是重机枪本身就是需要用来压制敌人火力的,停止的这一段时间很容易就会让敌人占据上风,因此有时候只能不按规矩办事,而这无疑就会加剧枪支的损耗,而步枪、手枪都是同理。
同样的,在战场上,敌人为了不让我们缴获更多的枪支弹药,往往会选择毁掉以及掩埋等手段。
比如大扫荡时候,李云龙选择炸掉九二式重机枪,孙德胜扔掉武器等等,这都是枪支的损耗之内。
所以,孟良崮战役我军缴获敌人33%的枪支已经属于正常现象了,同时由于当时各路敌人火速驰援孟良崮,由于时间紧急也根本来不及搜寻更多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