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城?绕过城池不行吗?近日,有网友通过微信“问一问”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多位网友踊跃作答,答案中大多都提到粮草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使今天,如果后勤保障不利,想打胜仗恐怕也不太可能。
在古代,受交通等多方面条件限制,筹粮、运粮都极不容易。我们不妨看看三国时期那些各方互相征战的故事。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描述的这些事例中,我们能了解当时的一些解决之道:如果无法自己筹粮,就想尽办法“因粮于敌”;考虑到“因粮于敌”的难度和不确定性,还有的想出了屯田的好招数。
粮食成为多次战争的由头
对于为什么一定要攻城的原因,网友们有一个观点是相当一致的:抢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抢粮食。
网友认为,攻城并占领这些城池,可以夺取里面的人口、粮草、军械等物资,获得补给。如果绕过去,不仅意味着无法获取这些粮草资源,还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补给线也会被城中的敌军随时切断。
简而言之,如果不能保证粮草供应,仗根本就没法打。
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很多战争,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粮食。
袁绍与公孙瓒、韩馥围绕冀州爆发的一场战争,固然有袁绍方趁机扩大地盘的意思,但直接原因还是因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
《三国演义》中这样写道: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说绍曰:“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绍曰:“未有良策。”纪曰:“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绍大喜,即发书到瓒处。瓒得书,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
后面形势发展未出逢纪的预料。韩馥将冀州拱手让出。冀州由此成为袁氏的大本营,直至被曹操攻破。
同一时期,袁术与刘表结怨,也是因为粮食。
《三国演义》中说:袁术在南阳,闻袁绍新得冀州,遣使来求马千匹。绍不与,术怒。自此,兄弟不睦。又遣使往荆州,问刘表借粮二十万,表亦不与。术恨之,密遣人遗书于孙坚,使伐刘表。
从这段描述看,袁术想向刘表借粮,刘表不同意。袁术怀恨在心,于是遣人送密书给孙坚,挑拨孙坚出兵讨伐刘表。
这场仗确实打起来了。孙坚此前曾与刘表结怨,虽明知是袁术在搬弄是非,仍然借机出兵。结果,在攻打刘表期间,一路高歌猛进的孙坚,不慎中了对方埋伏,被乱箭射死。
曹操一生征战,也曾多次因粮食问题陷入困境。谋士程昱曾用非常手段,帮助曹操度过一次危机。《三国志》中的“程昱传”引《魏晋世语》记载:“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从这段记载看,曹操的军队缺乏粮食,程昱因此劫掠家乡东郡东阿县的粮食。不过,抢到的也仅能供给队伍三天,且事实上三天也不足,所以里面还混杂了一些“人脯”。若非缺粮的形势如此凶险,恐怕程昱也不会这么干。
程昱可谓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也一直非常受曹操信任。但是,当后来魏文帝曹丕准备封他为公的爵位时,他未能等到正式下诏就去世了。《三国志》中说:“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而《魏晋世语》则认为,他未能晋封的原因,是因为曾在粮食中“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追根究底,还是“栽”在了粮食上面。
无法“因粮于敌”,只好自己屯田
关于战时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孙子兵法》中作了明确阐述。其“因粮于敌”的思想,尤其受到广泛重视。
《孙子兵法·作战篇》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不必反复征集兵员,也不必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武器装备可以从国内取用,粮秣则可以想方设法从敌国就地征集,这样能够保证军队的粮草供应充足。
《孙子兵法》接着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这段话的意思是接着“因粮于敌”说的。显而易见,孙子认为,聪明的将帅一定要做到“因粮于敌”,就食于敌。从敌人那里搞到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来二十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因粮于敌”会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包括马匹、人力以及途中的各种消耗。这样不仅减轻了战争准备的压力,也会大大提高作战效率。
“因粮于敌”无疑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最优解,但是,实现起来也很有难度。作战双方谁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哪会轻易让对手抢走?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粮草,都是安排重兵把守。
我们看到很多战例,无法真正做到“因粮于敌”,只好“焚敌之粮”。烧掉敌方粮草,会导致敌人军心不稳,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直接不战而溃。官渡之战中,因缺粮而危如累卵的曹操一方,就是在成功烧掉袁绍一方的粮草之后,一举扭转了不利局势。
诸葛亮五次北伐,并未实现既定目标,而又不得不退兵,基本都是因为粮草不济或者粮草耗尽。其中,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用的正是“因粮于敌”之计,他对诸将说:“吾料陇上麦熟,可密引兵割之。”不过,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老谋深算,称“今孔明长驱大进,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于是亲率兵马前往,“以防蜀兵割麦。”诸葛亮神机妙算,尚难顺利实现“因粮于敌”的目标,由此可知“因粮于敌”之不易。
“因粮于敌”难,而粮食问题又不能不解决,于是大家各显神通。如曹魏方面,就采用了屯田的办法。枣祗、邓艾等都是屯田的高手。
枣祗很早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前,吕布攻兖州,曹操地盘仅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得以保存,其中枣祗为此作出重要贡献。曹操回忆:“吕布之乱,兖州皆叛,惟范、东阿完在,由祗以兵据城之力也。后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枣祗是东汉末年屯田的开创者。他推行屯田种粮,为保障曹军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三国志》中没有单独为枣祗立传,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多有提到。如《三国志·魏书·任峻传》中评价:“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即是说军队乃至国家的需用充足,自枣祗建置屯田开始,至任峻因卓有成效而已为成法。书中还说:“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即曹操)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这里专门写到屯田成果,也足以显示屯田之法的高效。
同时,传记中还提到了任峻如何护粮:“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这正是以严密防卫来有效阻止敌军“因敌于粮”。反过来,从中也能感受到“因粮于敌”的难度之大。
至于枣祗屯田的办法,史书中也有记载。曹操战胜颍川等地的黄巾军后,获取很多资产,采用枣祗、韩浩的建议,实行屯田之制,“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起初,很多人主张“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即把官牛租赁给农户,按照租用官牛的数目缴纳租粮;拥有私牛者另定比例。枣祗认为,这种办法“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枣祗坚定主张“分田之术”,实行分成地租。枣祗的办法最终被采纳,为曹操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撑。
(大众新闻记者 于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