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十一郎
作曲:张宇
演唱:张宇
这曾是九零年代一封最美的三行情书。几乎每一首这样配置的歌曲里,都能找到张宇和十一郎分分合合,到最后牵手终身的真实痕迹。
华语乐坛一直都有这么一句话:最懂女人李宗盛,最懂男人十一郎。
十一郎对于张宇来说,相当于方文山于周杰伦,林夕于王菲,不同的是,十一郎还是张宇的妻子。
他们的爱情故事要是发生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其实,也有不少“瓜”。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瓜”都被夫妻两人的才华谱写成了一首首经典的音乐作品。
十一郎的原名叫萧慧文,张宇的原名叫张博翔。
初见是在一场校园活动上,萧慧文和张博翔还都是12、3岁的初中生。那会儿张博翔是个整天背着吉他,走路带风,看谁都不顺眼的拽拽青年,
萧慧文是年级里小有名气的才女,从小学习钢琴,家里都是古典音乐的CD。
两个人碰到一起,相当于火星撞地球。
不巧的是,这一撞,把张博翔的心门给撞开了,他从一个上学路上都晃着脑袋哼着罗大佑小调,吊儿郎当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
但十一郎觉得他很“装”,整天也没个正经。说起两人初见时,说道:“其实我第一次看到他,是蛮讨厌的。他虽然会弹琴,但样子很丑。”
爱情小说里的富家乖乖女和街头青年的题材,从古到今都受到读者的钟爱。巧的是,这两人刚好就是这样,也注定了他们会拥有一段不平凡的爱情故事。
17岁的张博翔在练了7年琴,又被当时流行音乐熏陶了多年后,开始搞起了自己的创作。初期的作品虽然略显稚嫩,甚至个人色彩多到有点过头,但创作才华已经渐渐露出苗头。
也是在这一年,张博翔终于找到了一个接近她的机会。
在某个周末的下午,萧慧文和一个朋友约好了到她家玩耍,刚好这个朋友也是张博翔的朋友。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死皮赖脸”地让朋友带着他一起去。
结果到约定日子的那天,朋友临时有事去不了了,张博翔就一个人去了。
当萧慧文看到门口站着的是那个她虽然不熟悉但一直没什么好感的男孩时,也是有点不知所措,可人都到门口了,总不能直接让人走吧。无奈之下,就还是让他进了门。
一进屋就看到客厅里钢琴的张博翔,顾不上萧慧文的阻拦,径直地走过去一屁股坐下就弹了一首罗大佑的《小妹》。
后来,张宇也专门在自己的精选专辑《奇迹》里翻唱了这首歌。
男孩弹完之后,抬头问女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弹这首曲子吗?”
女孩摇了摇头。
“因为这首歌是罗大佑写给他喜欢的人的。”
个中情节是如何转变的,只有当事人萧慧文自己才知道了,而我们能知道的就是那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天中,无奈之下的一个举动,开启的是两个人一辈子的爱恨纠缠。
平时不怎么听流行歌的萧慧文也开始慢慢地了解起了罗大佑、蔡琴、李茂山等的音乐作品,也无形中激发了她写词的想法。
当时萧慧文非常喜欢香港演员狄龙,而狄龙扮演的“萧十一郎”很有名。而张博翔就帮她起了个“十一郎”的词人笔名。
她也张博翔起了张宇这个艺名,因为“宇”字宝盖头有“家”的意思,下面的“于”分开便是十一。
对于两人来说,这与其说是笔名,不如说是爱称。
高中毕业后,两人就开启了异地恋模式,她继续留在台北,而他去了台中。
俗话说得好,异地恋十有九分。
原来还能遵循两人一天一通电话约定的张宇,在新环境新身份,甚至于离家后自由度的冲击下,他不仅违约了,还劈腿了。
多年后,在鲁豫的节目上,他说,他觉得最对不起她的一件事,就是在跟她谈恋爱的时候,还在跟别人谈恋爱。
在这样的事情冲击下,两人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次分手。他不再给她打电话,她也不想委身挽留。随后,十一郎写下了《桂花酿》:为了和你好聚好散、不敢说出多悲伤、你的心已淡、我的情未断、怎能相信我们、还来日方长......
在完全断联之后的一个多星期后,张宇开始慌神了,他开始想念他们的过往,开始担心一向敏感细腻的她会不会过的不好,这个口一旦被拉开之后,就怎么都缝不上了。
还没等到学校放假,张宇就坐车回了趟台北,结果一看到一下瘦了二十多斤的十一郎,他瞬时惭愧的无地自容。
可能年轻时,总是学不会珍惜吧。在那次之后,张宇又劈腿了,每一次到最后又总是想回到十一郎的身边。
那首让张宇红遍大江南北的《雨一直下》就是十一郎在这个时期出来的:梦在瞬间崩塌、为何当初那么傻、还一心想要嫁给他、就是爱到深处才怨他、舍不舍得都断了吧......
她一边责问自己为什么当初的自己会那么傻,但心里其实又早已有了答案。但在张宇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后,她对他说:要是再分手,就不要复合了。
这不仅是给张宇,也是给她自己,给他们这段感情最后的机会。
爱恨交织之下,十一郎写下了《趁早》的歌词:如果你不想要/想退出要趁早/我没有非要一起到老/我可以不问感觉继续为爱讨好/冷眼的看着你的骄傲/若有情太难了/想别恋要趁早。
后来张宇说起两人的故事,忍不住用到了“注定”这个词。他说,无论是和新的谁在一起,但总是想要回到她的身边,而此生,只有她能让他有这样的牵挂和眷念。
在感情里犯错不是难以避免的,她的包容她的好,他也终于在一次次的错误中学会了珍惜,看清了花花世界里,都不如一人的倾心值得。
所以在收到十一郎那“最后通牒”后,他没有任何多的言语,只回答了一句“好的”。
所以多年后他会在综艺节目上告诫年轻人:“女生最重要的是陪伴。”
如果你想给女朋友多一些陪伴,想为他献唱张宇这些金曲,但不知道如何学会流行曲目的即兴伴奏。
小编有一个软件想要强力推荐:【板凳音乐】,在这款软件里有10万+的原版谱例,每一份都会有所有乐器的分轨与对应原版谱,甚至还有人声原声,简直就是弹唱/即兴伴奏练习利器!
这是我们哎呀音乐和板凳音乐合作推出适合弹唱朋友们的福利产品,仅需35就能获得:【板凳音乐SVIP会员月卡】+【哎呀音乐入门弹唱教程】。10万+的原版曲谱随你下载,各种原声带任你练习,买一个会员拥有一个乐曲库,让你学会还原原版的各种伴奏型~
已购学员或者想要咨询会员的朋友可以直接扫码联系班主任:
大学毕业后,张宇才正式开启了自己音乐梦想的追寻之路。
民歌西餐厅作为当时星探聚集的地方,也成为了张宇的固定驻唱的地方。从那个时期开始,张宇就开始演唱十一郎作词的歌曲。随后在袁惟仁的引荐下,张宇签约到了大滚制作旗下。
在那之前,他去罗大佑那里做过编曲,但大师团队里人才济济,他一个实习生根本除了打下手,根本没有任何发挥空间。
为了维生,又去置业公司上了几个月的班,但终归因为实在无法浇熄那心中音乐梦想的火焰,又辞职做回了驻唱歌手。
那个年代,还没什么素人选秀,在没有熟人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可以说张宇几乎是纯依靠自己的才华和一丝贵人运为自己开拓出了一条出道之路。
袁惟仁在说起第一次听到老友张宇的歌声时,忍不住赞叹:“觉得他这个声音是在太迷人了,怎么能又像李宗盛有像罗大佑呢。”
张宇用尽了当时所有能给到的情感和心血做出的第一张专辑《走路有风》,却在发行后反应平平,他依然还是那个鲜有人知的无名唱作人。
在身体和心理双重疲惫的夹击下,他选择回家,去十一郎身边。
一见面,张宇就忍不住说起了自己为这张专辑付出了多少、受到的打击,甚至有些迷失。那些不能轻易对别人说的话,在十一郎面前都可以说。说着说着,他就睡着了。
看着熟睡的张宇,十一郎十分心疼。他的努力和不甘心,可能这世间没有第二个人比十一郎更懂了。带着这样的一份心情,她写下了《用心良苦》的歌词:你的脸有几分憔悴/你的眼有残留的泪/你的唇美丽中有疲惫/我宁愿看着你/睡得如此沉静。
随后《用心良苦》不仅成为了张宇专辑的同名单曲,发行之后让张宇斩获了不少奖项,还让他在台湾一夜成名。
张宇火了。他成为了热门歌手,她也顺势成为了人们口中“他背后的女人”。但其实,相对于“谁的女人”,用优秀的作词人来形容十一郎更合适。
他们不是谁的附属品,而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
十一郎大多数的歌词作品都与她和张宇之间的感情纠葛有关,但除了张宇以外,十一郎还给很多知名歌手写过歌。
虽然十一朗给张宇写过150首歌的词,但最终那些歌曲能成为经典,也充分体现了张宇的作曲能力。
张宇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旋律型创作者。他的音乐作品,其实和弦、节奏方面不算太高深,但是依靠着悦耳、新颖的极高质量旋律,也在华语流行乐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典之作很多,并且传唱至今,本身就是其作品生命力最好的印证。
张宇的嗓音辨识度非常高,浑厚中又天然地带着一种苦涩的味道,被誉为“苦情歌王”。这种与生俱来的嗓音优势,非常适合演绎节奏舒缓、旋律偏哀伤的苦情歌。
而张宇自己也非常聪明,他很擅长写一些苦味的动机,来构成旋律。
比如他的作品《猜心》,就有用到这种苦情式动机。
大跳上行抒发情绪后,又用小跨度音程关系,围绕在几个小调音上反复波动,造成一种先扬后抑的苦涩听感。
这首歌粤语版比较著名,是王菲的《如风》。同样的旋律,即使王菲的嗓音和张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这种苦情的味道依然浓郁。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第一专里的作品,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和调整。说明张宇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市场定位比较清楚。
将这种旋律上的苦味,发挥到极致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是《囚鸟》与《曲终人散》。
《囚鸟》是一首大调歌曲,1级和弦起始,起始音也都落在大调音上,但整首歌没有一般大调歌曲,那种明快的暖色感:
相反,整首曲子中,大量使用小调音组成旋律,和弦使用也多以小和弦为主,听感上是非常悲伤的。把1、3、5这些大调组成音,当成小调音来写,有一点大调小写的感觉。
旋律写作上,类似《猜心》的大跳后,围绕3级和弦与6级和弦的小调音,用小跨度音程发展乐句的方式,《囚鸟》中也有运用。副歌开头:
《曲终人散》,这首歌其实跨度不大,11度。副歌的跳动不是一般苦情歌那种很强烈的爆发式,而是依靠细腻的小跨度音程连接,来推动情绪。
这种苦涩感还是源自于旋律的组合,多处依靠小调音来搭建旋律线。
开头就直接多处用小调音组合,并以标准的小调音6结尾,点出这种苦涩的情绪:
诸如这样的小调组合而成的动机,在歌曲中占到了极大的篇幅:
张宇在谱写和诠释情歌方面,是有极高造诣的。但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点,张宇的作品,特别是他那些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很少听出相似的感觉。
这也要归功于他作曲技巧的多变。
像上面说的,《囚鸟》的大调小写就是一类,同样用到这个技巧的,还有《趁早》这首经典的作品。
《曲终人散》的以小调音为主体,通过小跨度音程变化的技法,在他写给还珠格格的主题曲《雨蝶》中也有所体现。
另一种招牌技法,是相同的动机重复。
这个技法很多创作者都会使用,以前也都讲过。但是张宇很聪明的一点是:他的重复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少了旋律不完整,多了又让人腻味。
比如《用心良苦》这首作品,主歌、过渡段、副歌(第二句用了个四度下行模进)都有一个核心的动机反复重复:
还有经典的《月亮惹的祸》,主歌、副歌也都有这种重复+模进的动机:
写给江美琪的《想起》,也有这种手法:
顺便一提,这首歌的结构也蛮有意思。按照段落划分,“花季~虽然会过去”应该是副歌。
但从旋律、和弦的发展走向,以及歌曲的编配来听,这段其实更像是个过渡段。旋律尾音落在2级音上,是一个向上推的趋势。
和弦走向1645,这里用了个3级小七代替原本的1级开头,也是和一般歌曲进
副歌的特点不太一样。这种链接方式,反而在主歌——过渡段里比较多。
这些歌中,反复重复的动机,就算不放在歌里,单独拿出来听也是非常悦耳的。这就是张宇的旋律天赋。
即使是在一些套路和弦里作曲,张宇也可以使这种套路化的感觉减弱。
他有首作品叫《大女人》,副歌和弦走向6251,是个比较常见的套路。旋律写作本身其实是很简单的模进思路:
我把这个旋律“还原”了一下,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画红色框的部分,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下行模进。如果手边有乐器,大家可以弹一下,套路的痕迹会非常重。
但是加上红框外,我没画上的那几个音,这个听感立刻就丰富了。这种在原本同长度、同音程关系的旋律线上,通过增减音来丰富乐句的方式,是减轻旋律套路感的方式之一。
像这种251进行,其实周杰伦也很爱玩。
什么是251?
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去理解251就是在我们自然大调中的二级/五级/一级;比方说在C自然大调中,我们的251就是Dm7/G7/Cmaj7。
什么是大小调251?
刚才其实已经提及了,但在这里面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个情况就是最常见的两种251形式就是大小调的251,以C大调和A小调为例,其251分别是:
Dm7/G7/Cmaj7;
Bm7b5/E7/Am7;
什么是离调251?
我们之前说的大小调251就是某个调中的2级5级1级。举个例子,C大调中出现了Gm7/C7/Fmaj7,不难看出,这个是F大调的251,但为什么可以用在C大调呢?
因为Fmaj7是C大调里面的和弦(四级),那么为了解决到F和弦,我们用另外调里相对F的25来解决到F和弦,而这个25分别是Gm7与C7都是F大调里的顺阶和弦,我们就把这种情况称为离调251。
什么是离调小调251?
关于刚才说的小调251,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的做离调,这个手法也是周杰伦非常爱用的。
下面的例子来自于周杰伦《回到过去》(B大调)中0:51开始的和弦:
前三个小节里,属于G#m7小调251,这时候A#在正常的小调251中应该是A#m7b5,但是这里却运用了A#m7以造成一个小调的离调效果。
以上内容,杜恰老师也做了【关于251】的专题讲解小课包,如果你想获取完整内容,更加深度消化理解各类251进行,直接可扫码购买,文章专属优惠仅39元!
已购学员或者想咨询课程的朋友也可以扫码联系班主任:
回到张宇的话题,除了给自己写金曲,张宇还是一位续航能力非常强的创作者。
从他出道以来,几乎是以1年1专的速度发片。每张专辑中,都至少会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在耕足自家田的前提下,他还为王菲输送了《如风》,为那英输送了《心酸的浪漫》、为江美琪输送了《想起》,为张学友输送了《回头太难》,为李翊君输送了《雨蝶》,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足见张宇的创作天赋。
真情实感是音乐作品里最能让人共鸣的点,这是音乐创作中百试不爽的真理。而音乐也一直都是最能传递、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之一。
那些说不出口的话,那些来不及表达的情感,都能被放置到音乐里得到传达。
而这种表达其实也是分层次的。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我喜欢你”、“我爱你”多么热烈的表达才足够深刻。
静默有时也具备着无声的温暖,缄默而温暖,却又渴望到达着,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
就像当时张宇给十一郎唱的那首《小妹》一样,整首歌里没有一句露骨直白的表达,但却在漫长的光阴中,成为了女孩记忆长廊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这种温柔的力量在两人的感情中无处不在,最终形成了一条微不可察的细线,连接了两人,就像风筝和人。
十一郎一次又一次选择包容张宇是这样,张宇一次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十一郎也是这样。
所以呀,我希望我们的读者能明白。爱情和音乐固然是美好的事物,但温柔才是连接这两者的力量。
(完)
文中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