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同样也是人民空军的缔造者。
面对残酷的战争实践,毛泽东深切感受到一支强有力的空中力量对争取战略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决议,提出1949年及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毛泽东对于发展空军下了决心,决心集中财力加快建设空军的步伐。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刘亚楼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面见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紧握拳头,对刘亚楼说:“必须加强空中力量!”“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成立空军的条件已经具备,要不失时机地努力建设空军。”这让刘亚楼感到很大的压力,寝食不安。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提出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同时购买一百架左右飞机,连同当时既有的空军力量组成一个攻击部队。周恩来随即着手进行组建空军的各项工作。
1949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式上郑重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这是毛泽东对人民空军提出的战略目标。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日。
人民空军是从白手起家逐渐发展起来的。组建空军伊始,开办航校成为重中之重,为了组建航空兵部队和培养航空兵部队所需要的中、高级飞行指挥干部,刘亚楼当面向毛泽东建议扩大航校培训规模和从陆军选调一批营、团干部入学学习飞行。
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刘亚楼的这一举措,为空军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骨干。
人民空军正式成立后,毛泽东对于空军建设始终非常关心,多次作出批示。毛泽东要求空军打破常规,“力争在很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空军”。
在毛泽东的关心支持下,人民空军得到快速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相继完成空军领导机构、航校和航空兵部队等组建工作,为人民空军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1年初,中共中央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作用,决定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空军开始着手从华东军政大学和航空预科总队选调55名女学员,送到驻牡丹江的第七航空学校学习。
这批学员到校后,航校根据她们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以及机组配套需要,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经过认真研究,确定培训飞行员14名,空中领航员6名,空中通讯员5名,空中机械员30名。
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一天,首都各界7000余名代表和50多位各国驻华使节的夫人以及中外记者早早来到了北京西郊机场,共同见证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起飞典礼。
下午1时,女飞行员们驾驶6架里-2型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首长及首都人民的检阅。飞机落地后,朱德总司令、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陪同下,检阅并接见了女飞行人员。
3月24日,航空员部队的党委书记李云中同志刚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就听见电话铃响,来电话的空军司令部的一位男同志说:“今天下午有中央首长接见第一批女航空员、教员和工作人员,马上到空军司令部大院集合,女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全部穿飞行服装,其他人员穿军装。接到通知后立即登车出发。”大家听到有中央首长接见,心里猜测着:朱总司令、邓颖超、何香凝、李德全、肖华同志等已参加“三●八”节起飞典礼并讲了话,现在可能是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接见吧!大家非常高兴。果然不出人们所料,到空军司令部大楼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同志等首长正在等候着,部队到达后转乘一辆大交通车,刘司令员跟带队的李云中同志说:“今天是毛主席接见第一批女飞行员和教员。”车上顿时欢腾起来。
这一天春光明媚,温柔的阳光照在大地上。车开进了新华门,门前毛主席书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车到中南海里的顾年堂前停住,大家下车整队,站在石阶,上静候接见。
顾年堂东边石栏杆外即是闻 名的中南海。中南海碧波荡漾,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粼粼闪光,柳绿花红,春色满园。
首先是一位清瘦、朴素、和蔼亲切的身穿一身蓝色呢服的中年男同志向大家走来。只见空军首长向他敬礼,女航空员们认出他是刘少奇,少奇挥手致意之后,便和空军领导同志谈起话来。
不一会,颐年堂东侧传来了一 声“主席到”,空军首长立刻发出“立正”口令,向主席敬礼报告。然后大家热烈鼓掌,幸福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
毛主席身穿开国大典那套黄军呢制服,头戴黄呢帽,神采奕奕、满面红光,面带微笑向大家走来,频频招手。毛主席问一位女飞行员:“你能把飞机开上天吗?”女飞行员立即立正,向毛主席敬礼,回答说:“报告主成, 我能。”主席发出爽朗的笑声,连说,“好,好,妇女也能上天。”并诙谐地比喻,“你们飞机飞得高,就看得远,人站在高处就看得远呀!”
毛主席看到女飞行员头上带的皮飞行帽很有意思,指着相帽上的送话器回头问刘亚楼司令员,“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的?”刘亚楼介绍说:“飞行帽耳朵里装有听话器,喉头带子上的那东西是送话器,在空中长机和僚机与地面指挥进行联系时 能把话送出去,耳朵里能听到指挥员的口令,就像一 部电话机在头上了。”
毛主席笑起来,风趣地说:“这东西挺科学,今天学到了点知识。”接着又指着航空员们说:“她们都成器了吗?”刘亚楼回答说:“都成器了,能单独执行任务了。”毛主席十分高兴,语重心长地说:“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是训练成表演员。”
毛主席走到黄暮陶等男同志跟前问刘司令:“这些男同志是做什么工作的?”刘亚楼司令回答说:“这些都是飞行教员。”主席端详了大家一下高兴地说:“你们教员都很年轻啊!”这一句话把大家说得激动不已,特别是飞行通讯教员黄暮陶同志更是激动得流下热泪。当时,航校的教员主要由起义人员和日籍航空技术人员担任,使用的教练机是缴获的美制PT-19型和日制双发99式飞机。黄暮陶原在国民党空军部队服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主席、周总理到重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毛主席回延安就是乘坐他们的专机,当年在国民党专机上担任通讯员的他感到毛主席亲切、平易近人,对领袖的雄才大略,印象极其深刻。在延安他又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激情,真想上前紧紧拉着毛主席那指挥胜利大军的手说:毛主席,我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一定要在您的领导下为空军贡献自己的才能。
五时左右从颐年堂右侧开进了一辆卧车,从车里走出周总理,他因为繁忙的外交事务晚到了,大家都在等他。他那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潇洒多才的气质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周总理走到女航空员面前欢笑风趣地说:“听说你们女同志自尊心很强,很自信,表演时男教员若上飞机就要把他们关在厕所里。”说完大家齐声大笑。
周总理讲这笑话是有来历的,当时由于女学员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她们面临着比男学员更大的困难。但是,她们不怕困难,施丽霞对大家说:“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妇女也一定要做到。”
为了做得不比男同志差,她们尽快克服自身不足,使出各自的“高招”。有的把汽油洒在手帕上,让自己尽快适应汽油味;有的感到力量不够,便和男同志们一起加强体能训练;有的平衡不好,就坚持打秋千、滚旋梯,增强耐受能力……练习器材少,她们就用扫把、凳腿代替驾驶杆,坐在地下手拉手脚蹬脚地练习拉杆蹬舵;目测不准,她们就在开动的卡车上练习判断运动速度;晚上回家睡觉去,还在被窝里蹬着床头做飞行练习,飞行练习时,她们不依赖男性的帮助。
1951年11月,14名女飞行学员用时仅7个月,平均每人飞行77小时44分,全部飞上了蓝天。同时,41名空中领航员、空中通信员和机械员也陆续毕业。至此,新中国第一批55名女飞行人员无一掉队,全部学成。也是第一个单独执行飞行任务的女飞行员。
原来“三.八”起飞典礼那天,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有人提议每架飞机跟一位教员,以防万一。可是有的女飞行员不乐意,说了一些调皮话,谁知周总理知道得这样详细,大家从心底里敬佩总理....
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人员一直艰苦奋斗,活跃在空军部队长达30多年,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位是武秀梅,一直到1988年(53岁)才离开飞行岗位,总飞行时间为3865小时。
新中国的第一代女飞行人员为空军部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驾驶的飞机飞遍了祖国各地,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人工降雨、航空测量、科研试飞和专机运载等任务。她们为人民空军赢得了荣誉,为新中国妇女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开创了新中国妇女飞上蓝天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