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匡庐图》
绢本墨笔 | 185.8×106.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隋末乱起,天下群雄争锋。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随父征战,从马上得天下的秦王,到下马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705年神龙革命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从此由盛转衰,七年后平息叛乱,大唐再难恢复盛唐之风。之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朝,建立后梁,唐朝覆亡。从此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荆浩(约850-911年)在唐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前后,为唐末小官,荆浩曾为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绘制壁画。荆浩擅画山水,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这也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也就是这几年对中国画史有着重大意义。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
而他的传世之作《匡庐图》也与《笔法记》有着较深的关联,昨日读《笔法记》,其思想系统、精妙,是值得细读的画论。本周会做初步的读书札记。今天先一探《匡庐图》。
我们直观此图,乃全景式构图,不同于如南宋马远夏圭的边角构图。其实雄浑,气象博大,一下子就回来了。这就是盛唐遗韵,就是大气磅礴。这就是时代气象与画作有一定的关系。
此图犹如从高空往下鸟瞰而绘出,也似从正对群山而绘出,又好像站在山脚下细细观摩而绘,空间处理上高远、平远、深远兼备。
我们观其群山之象,非常丰富啊,就如同他在《笔法记》所写:
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故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岗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
山水的气象,也是气势相生的。气韵和形势,是相应的,相互影响。山的尖处称之为峰,平处称之为顶,圆的形状称之为峦;山与山的相连处称之为岭,山中的洞穴称之为岫,山的险峻壁面称之为崖;有路可以通达于山中之处,称之为谷;若不通,则称之为峪。山峪中若有水,则称之为溪;若是山中夹着水流,则称之为涧。山上的峰峦,虽然形态各异,但山体下的山岗、山岭却绵延相连,且其中掩映着林泉,并观之远近不同。同样是山峰,有那么多的名,其实是对应不同的“实”,所以要探究名实相应,要深入思考、观察、明辨,要有妙观察智,明其分别而察其同,此乃明察之道也。
庐山又叫匡山。传说殷周时期,有一个贤者,名叫匡裕,结庐隐居在这里。定王招他出山做官,他不去,于是定王就派使者去请,结果到了那里只见空庐,贤者已经不知何处去了。
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钲山,四望廻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笔法记》)
荆浩隐居在太行山洪谷,所见之山乃太行山脉,而他画的《匡庐图》,是借在太行山所观之境写匡裕结庐隐居之意。
《匡庐图》右上角宋高宗赵构的题名。 匡庐图是否是荆浩的真迹,确实是没法证明的,但至少是极好的摹品。
远景山峦叠嶂,气势雄伟,中景一条蜿蜒的山路通向位于山腰的屋舍,乃隐居之所;近景渔夫正划船离岸,正回头张望。
细看居所,一个院落,坐落于山腰,四周有木枝围栏,几间房子,石头垒成的基础,瓦片铺就的屋顶。房间内有一张写字绘画的桌子。
这个时候桌椅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了。山水之间,建房筑舍,可居可游。 在自己的家里,抬头远望便是可以观摩的群山。
山间的小路上,一人赶着两匹马,在悠然行路。
居所的背后,不远处便是涧泉飞瀑,从高山而下,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相应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通过对此画的远观近察,可以看到荆浩此图确实神妙无比啊!可参他的画法六要:
图画之要,与子备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笔法记》)
这里详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不惑,清晰明了,澄明透彻,无有障碍也。
“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形中藏韵,有蕴藉之意,能含藏,意蕴深厚。
“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抓住根本、大体,化具象为抽象。
“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把握好空间、时间的转变,从其精妙的变化中得其真性。
“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运笔从心所欲不逾矩,合于法度的同时,也心手双畅。
“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墨色的变化、层次,合于自然。
这是六要的要紧处。
翠微深处著轩楹,
绝磴悬崖瀑分明。
借我扁舟荡空碧,
一壶春酒看云生。
(蓟丘韩屿题)
岚渍晴薰滴翠浓,
苍松绝壁影重重。
瀑流飞下三千尺,
写出庐山五老峰。
(柯九思题)
虚斋敞设櫩楹,
饱参山秀水明。
仿佛白云深处,
招携匡俗先生。
昭邱雾锁岚浓,
素瀑龙飞练重。
坐我画禅书室,
对他栖隐炉峰。
(乾隆御题用幅间旧韵)
倚空岚翠浮楹,
瞥见庐山眼明。
却羡江边五老,
香烟供养云生。
飞泉喷沫晴浓,
隔断尘寰数重。
想得幽栖洪谷,
神游侧岭横峰。
(臣梁诗正恭和)
湿翠晓扑夕楹,
飞云乍暗乍明。
远浦一篙春水,
浔阳江上潮生。
锦屏九叠烟浓,
玉瀑三峡浪重。
草堂莲社何处,
钟声只在前峰。
(臣汪由敦恭和)
画中题诗多写意境,对于这幅画的时代和作者背景,给出的信息不多。
天地之广大,壮阔,人物之渺小、生动,传达的是自然的神性、生命之灵动,造化奇妙,这种精神、境界,在明清之后就少见了。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观此画,如见大鹏腾跃于天地之间,何其壮阔!好,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