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彭德怀在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骏鸣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华东军区某地,检查战备工作。
这次视察工作,彭德怀的兴致很高,无论到哪,他都会事无巨细的询问当地官兵各种问题,情况,从港口水深、码头建设到海岸的防御等等,
2月11日这天,彭德怀带着一众人来到了上海崇明岛。
上海崇明岛从地理位置而言,是上海的门户,长江口的要冲,因此对于这个地方,彭德怀十分看重,来到崇明岛后,驻扎在此地的炮兵团长请彭德怀以及各位领导到团部休息,彭德怀摆摆手拒绝,他说自己要先到阵地看看。
炮兵团团长没办法,只能陪同彭德怀去阵地,一路上,彭德怀问了团长好几个问题,譬如这里的水深是多少,潮汐情况怎么样,驻军大炮有多少年了,团长对于这些问题,几乎都答不上来。
彭德怀心里很不高兴,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转身看向了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骏鸣。
彭德怀认为,既然下面的人没有认真,那么作为领导,肯定认真了,因而他问周骏鸣是否来过崇明岛,是否了解这个地方。
周骏鸣的回答让彭德怀很意外,周骏鸣说:“我没来过。”
团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一问三不知,没想到军区副参谋长也是如此,彭德怀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愠色,但是碍于人多,他没有当场发作。
很快,几人来到了阵地上,看到阵地上的一幕,彭德怀再也忍受不住心里的怒气,当场发作了起来。
原来,阵地上炮位与弹药库的距离只有几十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当敌人大炮发射时,很有可能会炸到弹药库。
彭德怀再也无法忍住内心的火气,他向连长发火道:“都说为人民服务,你们的弹药所离炮位这么近,敌人一发炮弹命中,全连的人和炮都飞上天了,你还服个什么务?
连长哪里见过彭德怀如此发火的样子,他当场被吓蒙了,团长见状走了过来。
彭德怀也没顾忌团长的面子,当场厉声道:“你这个团长怎么当的?像你这样的应该撤职,送军法处处理。”
团长大气不敢喘,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们其实也发现了弹药库的问题,但是因为其他事耽误了,还没有改建。”
彭德怀听到这句话更生气了,明知道有错,居然还不改:“什么事能比这个还重要?乱弹琴。”
说完这句话,彭德怀的气还没消,他又转身看了在场的其他几位领导,然后又对团长说:“你这个团长怎么当的,应该撤职送军法处。”
其实团长心里也是有苦难言,关键时刻,在场的一个人为团长发声:“首长,您做得不对,火炮阵地如的设计,是上边定的,是外来的,不能怪他们。”
说出此话的人,正是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的罗舜初。
彭德怀在我军的威望很高,很少有人对他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罗舜初说完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罗舜初也没顾虑太多,解释道:“彭总啊,这些东西都是按照苏联专家建设的,当时苏联专家提供的图纸有问题,我们的人发现了,但是那个时候要求以苏联为榜样,我们也没办法。”
彭德怀听完这位老部下的话,缓了一口气,他没有再说什么。
罗舜初与彭德怀关系如何?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呢?
罗舜初是福建上杭人,15岁参加了革命,这一年,毛主席正好前往罗舜初的家乡进行调研,那天晚上,已经是少先队员的罗舜初还为毛主席站了一晚上的岗。
后来罗舜初参加红军,担任了红军总司令部参谋,这才有机会与毛主席有了真正意义上见面的机会,也就是通过这次谈话,毛主席了解了罗舜初,还亲切的称呼他为自己的“老相识”。
在中央苏区时,罗舜初主要是在机关内工作,因而他与彭德怀相见的机会并不多,甚至可以说两人基本上没有见过什么面。
到了抗战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时彭德怀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而罗舜初也是八路军中的一员,因而他与彭德怀的交流相对于之前而言,要多了许多。
在此期间,罗舜初不仅亲身体会到了彭德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还被彭德怀优秀的个人品质所感动。
抗战进入第四个年头后,也迎来了最为残酷的时期。
由于敌人的“三光政策”,战士们的日子过的很苦,粮食成为了最大的危机,彭德怀的战马饲养员决定减少马的草料,以度过这个艰苦的时期,彭德怀得知此事后很生气。
彭德怀认为:“减少马料,马匹行军没有力气,怎么打仗?怎么上战场?”
饲养员:“彭总,您说的有道理,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多余的存料,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彭德怀陷入了沉默,思来想去,他想出来一个万全之策。
彭德怀告诉饲养员:“我决定减少骑马的次数和时间,出门开会不骑,普通行军不骑,走山路不骑。”
说完,彭德怀拍了拍饲养员的肩膀:“我这样做既可以保障马的战斗力,又可以减少马料,这件事你要保密,不准对外说。”
但是悠悠之口岂能堵住?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彭德怀的做法,有人打趣道:“给彭总当马可真舒服啊。”这个情况后来也传到了延安。
此时罗舜初正在延安工作,得知此事后,他被彭德怀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他告诉自己,彭总的做法,完全是他该学习的地方。
正是因为此事,罗舜初对彭德怀非常敬仰和尊敬,而这份仰慕,也持续了罗舜初的一生。
解放战争时期,罗舜初在东北作战,与彭德怀交往也不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罗舜初在海军工作,由此和彭德怀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
建国后,罗舜初历任海军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罗舜初对彭德怀敬仰,但是他并不是一味的认同,在许多有异议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出来说话。
由此,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实际上,在罗舜初与彭德怀交往的时期里,像是这样的事并不是仅此一件,还有许多,而两人之间的争吵,也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1959年庐山会议时,两人的友谊受到了考验。
庐山会议时,罗舜初没有参加,他当时在哈尔滨调查参观,直到庐山会议后,他接到通知,前往北京参加军委扩大会议。
回到北京罗舜初才知道在庐山上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错误的决议》。对此,罗舜初很是想不通,以他对彭德怀的了解,无论如何,彭德怀都不是这样的人,因而他决定说一句公道话。
在对彭德怀批判的会议上,罗舜初说:“我和彭德怀同志接触较多。他艰苦朴素,勤勤恳恳,印象是好的.......在未揭发之前,我把他看成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有些东西是他个人的还是中央批准的,我没有考虑,反映出我嗅觉不灵,坏的当好的了。”
听完罗舜初的话,有人很气愤,质问罗舜初:“你为什么不揭发彭德怀?”
罗舜初慨然道:“有就揭发,没有也不能编嘛。”
罗舜初如此强硬的态度,也让他吃尽了苦头,事后,他被免去了海军副司令员的职务,尽管如此,他也没有任何的后悔。
1973年,调任为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任的罗舜初因病住进了301医院,在这里,罗舜初见了彭德怀人生最后一面。
一天中午,一位老医生悄悄告诉罗舜初,彭德怀得了不治之症,被移送到301医院看管治疗,就关押在对面那座楼里,下午做治疗时,将从这扇窗户后的楼梯经过。
第二天,罗舜初刻意在阳台等候,直到下午4点时,面容憔悴的彭德怀在两个年轻战士的看押下,出现在那扇窗户后面的楼梯上。
彭德怀向前抬头望去,看到了罗舜初,他的眼里充满了惊讶。
罗舜初什么也没说,恭恭敬敬的给彭德怀敬了一个军礼,这次见面,也成为了两人人生中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