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们用“台下十年功”的努力,收获“台上一分钟”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每一次竞赛都当成是一次自我挑战和成长。”谈及竞赛心得,来自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中高职贯通班的三位姑娘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是她们梦想的坚持,更是激励她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日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文化艺术赛道——(艺术设计小组)争夺赛中,由褚越、牛思音、郑好三位同学与赵添翼学姐组成的参赛团队喜获金奖,她们用“台下十年功”的努力,收获“台上一分钟”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导老师(左一)、领队老师(右一)与参赛队合影。

以赛促学,竞赛实践彰显专业力量

“也许是一种缘分,如今越来越爱自己的专业,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对于褚越来说,选择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时,自己还是个“小白”。为了能够“吃透”专业知识,她不断地挑战自我,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长板,积极探索专业所覆盖的领域。在参加此次技能比赛前,她已收获了不少市级比赛奖项。她曾获得第一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创新创意大赛银奖,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上海选拔赛“艺术设计”赛项一等奖,2024年第四届浦东新区漫画师技能竞赛主题创作征稿比赛二等奖……在备赛、参赛、反思的过程中,她不断提升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比之下,牛思音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对自己要学的专业做过了解,对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有明确认识。“我自己喜欢设计,还没入学,我就坚定选择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因为喜爱,她对于专业知识更加钻研:“能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专业,未来还可能继续从事相关行业,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她表示,比赛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的机会,更是在不断地帮助自己磨炼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导老师校内指导学生。

“知识是没有边界的,只有不断地挑战与突破,才能真正收获成长。”无论是哪种竞赛,郑好总是表现得非常淡定,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技能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曾参与第一届上海市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意大赛,凭借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技能斩获金奖,展现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潜力与实力。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她的审美和艺术修养,也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专业能力硬,一个表达能力好,一个综合能力强,三位同学境遇不同、各有所长。她们组成团队参赛,各自发挥优势,互相协作,互相补充,最终达到1+1+1>3的结果。

国赛升级为世赛,透露对技能人才新要求

在数字时代,艺术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创造性活动,数字科技的变革对设计师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除了基本的设计技能和审美能力外,还要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国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以往相比,比赛时长从个人赛5小时调整为团体赛1小时。参赛队可自选主题,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完成比赛,最后进行现场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调研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比赛一个月前才公布新赛制,与原有的国赛赛制完全不同,现有赛制选择自由度更高,也更加突出了比赛的团队精神、专业特色、创新创业能力、产品的应用前景。”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毕红表示,面对新赛制,学校还邀请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赵添翼加入团队,她曾分别在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项目上海赛区和创新创业大赛上收获佳绩。四位同学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展现职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意。

一直以来,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根据大赛规则,指导教师与参赛选手一起,根据企业实践项目一带一路建设规划,设计了本次比赛的主题。结合四位学生所长,对比赛项目中的IP形象、海报设计、车身绘制、ppt设计和现场讲解等内容进行分工。

赛前集训阶段,选手们的训练强度也逐渐加强,有时候甚至一天训练8次,姑娘们从不喊苦喊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最终取得小组第一。

专业转型关键期,综合素质培养成“未来答案”

“对参赛选手的要求更高了,需要同学们具备综合素养,不但要技术操作熟练还要有较好的理解沟通能力和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毕红看来,升级后的赛事,更能充分激发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创意思维。

赛制的变化传递着产业所需人才变化的信号,如何创新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必答题”。

“数字科技的变革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就业观念已然过时,学校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职业需求。”党委书记、校长、主任黄彬表示,必须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思维,打造一种既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又切实服务学生成长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学校已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专业,优化专业课程内容。未来还将引入更多与数字技术相关的课程,开发特色融合创新课程;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及时了解企业对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思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个性化,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以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展现文化自信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