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天气渐冷,跟朋友阿张约了顿火锅。
酒过三巡,聊起了过年回老家的话题。
我问他:“今年春节回家吗”?
阿张摇了摇头,眼眸深处透出一丝怨叹与沉重。
据我所知,他已经三个年头没回老家跟父母一起过年了,往日里联系也极少,若是朋友提起他的父母,他总有一种漠然,常常一笔带过。
别人也许觉得他生性凉薄,但我知道并非如此。
他的爸妈都是二婚,彼此没什么感情,在那个年代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撮合。
结婚后,矛盾频繁、争吵不断,这给阿张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阿张的记忆深处,家里隔三差五就能看见满地破裂的碗碟,动辄就是父母剑拔弩张的狰狞面孔。
妈妈每每觉得委屈,就让阿张来为自己不幸的婚姻买单:“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
正气凛然、闪耀光辉。
在那个还不懂“离婚”含义的年纪,阿张早早的被妈妈的“付出感”所裹缚,背负重压,动弹不得。
再往后,这种表达越来越多:
比如,一旦考试成绩差强人意,妈妈就会说:“辛辛苦苦养你,就考这点分数,对的起谁”?
比如,学校里要缴纳什么费用,阿张回家要钱,妈妈就会说:“又是这费那费,就知道伸手要钱,我跟你爸一天累死累活的,你是一点看不到”。
阿张说,在无休止的窒息里浸润久了,他时时刻刻想的都是逃离。
好在读书真能改变命运,他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也终于不必在妈妈施与的“负疚感”里苦苦挣扎。
而抗拒回家,就是阿张面临这场风暴不得不选择的下策。
想起之前很多家长问我,如何看孩子未来跟自己亲不亲近?
其实,通过阿张的故事,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01.孩子未来跟你亲不亲近,只看1点就能判断出来
坦白说,像是阿张妈妈那种带有“付出感”的表达,在亲子关系中十分常见。
但请注意,“付出”与“付出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
前者倾向于“无条件”的行为,而后者却带有索取和要求回报,以及富含情感需求的韵味。
就比如有的家长说:“要不是为了你,我就跟你爸/妈离婚了”。
其实这话听起来伟大,但细细品咂就会发现,所有的“承重点”最终都落到孩子身上。
就好像是在说,你看,妈妈/爸爸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忍受了多少,你可一定要乖巧听话、好好学习、孝顺感恩……
事实上,婚姻的缔结或者消亡,绝不仅仅由孩子这一个环节所决定。
但这种表达,却实实在在把孩子推向了“不幸事件”的焦点,让孩子成为了背锅的“主角”,并且承载着各种压力。
所以一般来说,在父母“付出感”的表达背后,就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
要么,孩子会在父母充满付出感的表达里,感到内疚和自责,从而不断通过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们的期待。
要么,孩子无力承担这些重压,渴望逃离。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都在慢慢疏离,陌生。
所以那些跟原生家庭不亲近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付出感”强烈的父母。
02.家长的“付出感”到底从何而来?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一些家长沉迷于“付出感”式的表达?
有个高赞回答是:
因为恐惧,所以强调。
对此,深以为然。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自己拼命给孩子施压,孩子才能知耻而后勇,努力上进。
也有家长觉得,如果不说,孩子就不懂感恩,不知道“孝顺”为何物,也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其实,这份恐惧,有时跟人性自私的一面无关。
它可能是由父母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压力“幻化”而成。
比如,一地鸡毛的生活、家庭条件的拮据、养家糊口的重担等等。
当恐惧积累越多,自然就需要宣泄情绪的窗口,也需要有人为自己的未来兜底,更希望在寡淡无味的生活里,抓住一个名为“期待”的救命稻草。
于是,孩子便成为“天然”的容器。
但很多家长不明白的是,这份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对孩子来说,不但不公,而且过于沉重。
久而久之,家长内心的期待,非但不会成真,反而那些坏情绪,塞满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沉重且压抑。
03.亲子关系好的家庭,父母都懂得一个道理
纵观生活里,那些亲子关系和谐,并且持续保持一种良性循环的家庭,往往父母身上都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
对于孩子的付出,既不是恩情,也无需回报。
这话可能会戳伤那些沉浸在传统文化里的父母。
但毋庸置疑的是,持有这种观念的家长,才能以尊重、平等且温和的方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也才不会用标榜自己付出的方式,在孩子身上去索取自己期待的一切。
如果内心深处很难扭转的话,咱们接下来深入分析一下。
从法律层面来说,养育子女,其实是一种责任义务,与施恩无关。
从伦理层面来说,在孩子身上所有的付出,都来源于动物天然舐犊之情,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本能。
所以,孩子是否有感恩之心,并不由父母不断强调“付出”而产生,而来自于孩子从父母身上所感受到的“爱”而决定。
这就像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用功读书,最好的办法不是吼骂、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以身作则,你先放下手机,提升自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在亲子关系上,也是如此。
你想跟孩子产生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做的不是喋喋不休的表达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不带私心的用纯粹的爱去温暖孩子。
请相信,他们真的是能够感受到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喜欢王阳明先生说的一句话:父母恩,子女孝。
他认为,孩子对父母的反哺,父母对孩子的疼惜,都来源于一种发自肺腑、浑然天成的自然之情,非刻意去制造和强调。
或许只有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才不会活在自我感动的虚假里,也才能让孩子在天真烂漫的年纪里,被润物无声的爱包裹着长大。
到了那时,孩子与我们的亲近,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