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人的独特魅力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独具特色,他们爱吃面食、饺子等传统美食。北京人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北京人注重礼数,这是他们骨子里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北京人对长辈尊敬有加,对朋友真诚相待。他们在称呼上也十分讲究,各种亲切的称呼体现了北京人的热情和亲近感。
北京人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他们不会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是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内心的满足。在工作生活中,北京人有自己的态度。他们懒得较真儿,对于一些小事不会斤斤计较,兄弟之间的摩擦一顿酒就能解决。北京人懒得拍马屁,他们不会为了迎合领导而阿谀奉承,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工作。北京人懒得算计,对人对事真诚相待,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机关算尽。北京人懒得奢侈,他们穿着随意,不会过分追求名牌和奢华的生活方式。
北京人的这种生活态度,并不是懒惰和消极,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智慧和感悟。他们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平衡,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们的悠然自得和满足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而温暖的生活气息。
二、追寻祖先的重大意义
(一)文物保护与教育价值
1921 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化石,这一重大发现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时代的大门。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年至 20 万年,他们的存在为我们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对于文物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周口店遗址作为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可以进行古迹建设区域性规划设计,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推行防止盗墓专项法律条款,严厉打击非法盗掘文物的行为,为文物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教育领域,北京人化石及相关遗迹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可以利用这些重要资料进行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北京人生活方式、工具制造、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培养他们对历史和科学的兴趣。此外,博物馆、科普展览等也可以通过展示北京人化石和相关文物,向公众普及人类进化的知识,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科普与情感底色
纪录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北京人的进化故事。这部电影由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雅克・马拉特执导,并邀请法国著名古人类学家伊夫・柯本担任总撰稿兼科学顾问。电影将依托最新科研成果和考古发现,用历史再现的方式,重现亚洲地区直立人 —— 北京人的进化历程。
在科普性质方面,电影通过 4K 超高清分辨率、跟踪拍摄、起重机、无人机、直升机等拍摄技术和器材的使用,以及大量动画特效和大场景特制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逼真精致的效果。中科院双古所的人类学家、古形态学家、原始语言专家、古动物专家等专业人员的参与,也保证了电影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工具制造、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然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科考性质的纪录电影,它在情感表达和人文情怀上也有更多追求。电影试图回答人类如何从 “一只进化的猴子” 成为一个拥有真正意识的人类。它展现了人类如何感到温暖,如何对离别感到心痛,如何让凝聚力、帮助和感情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如何建立思想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些情感表达和人文情怀,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
总之,追寻北京人的远古足迹具有重大的意义。无论是在文物保护还是教育领域,北京人化石及相关遗迹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纪录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则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北京人的进化故事,让我们在科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情感底色。
三、远古足迹的丰富呈现
(一)周口店遗址的光辉历史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载着厚重的人类发展演化历史与我国近现代考古发掘的辉煌历程。1923 年,瑞典人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周口店的龙骨山发现了人类的牙齿化石,这一震惊学术界的发现,开启了周口店遗址的传奇篇章。1929 年,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将人类历史推至 50 多万年前。1931 年,步达生发表论文证明北京猿人洞挖出的黑色物质是人类用火的遗迹,进一步丰富了对北京人的认识。
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1933 年,裴文中又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中发现了三个头骨和一些肢骨,距今 3.4 万年至 2.7 万年的古人类 —— 山顶洞人被确认。1936 年,贾兰坡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先后发现了 3 个北京人的完整头骨,再次震惊世界学术界。1949 年开国大典前夕,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再度开启。1973 年,考古人员在新洞中发掘,发现了一枚早期智人的左上第一臼齿,新洞人被命名,距今大约 10 万年。2001 年,距离猿人洞所在的龙骨山 10 公里远的田园洞被发现,陆续出土了 39 种动物的化石。2003 年,田园洞出土一块下颌骨,属于一位晚期智人,年代距今 4.2 - 3.85 万年。2009 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率领新一代中国考古人开始对周口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17 年,付巧妹团队将含量仅占 0.03% 的人类 DNA 成功辨识提纯出来,使田园洞人成为第一个能够获得核 DNA 的早期现代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考古人前赴后继,不断延伸着世界人类历史的轴线。
(二)上宅遗址的重大发现
1984 年,在京东平谷的文物普查中,上宅遗址被意外发现。平谷县文物管理所的徐子旺和樊志有在平谷上宅村完成田野调查扫尾工作时,发现上宅村西北的台地上下陶片、石器俯拾皆是。一座砖瓦厂还在疯狂取土,蚕食着遗址。他们采集了一箩筐的陶片、石器后,向市文物工作队汇报。市文物工作队的王武钰、郁金城等考古队员赶到后,确认这些陶器、石器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的,这在北京是少有的重大发现。
1985 年,上宅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的南部又被砖厂取土破坏了一百多平方米。此事被平谷县电视台曝光后,文物部门开展了持续三年的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层自上而下分共分为八层。经碳十四年代测定,这些标本的年代为距今 7500 - 6000 年,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生活遗存。上宅遗址的发现,恰好填补了北京地区史前发展过程中的空白。
上宅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存,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艺术品三大类。上宅人制作了北京目前最早的雕塑品,如石龟、石猴、陶猪头、陶熊等动物造型,形象成熟、技法高超。上宅人还喜欢对陶器 “美容”,陶器上的纹饰平均分布,表明他们已有朴素的数学知识。上宅遗址为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四、发现历程与考古研究
(一)北京人的发现历程
1921 年,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了北京周口店遗址,为北京人的发现拉开了序幕。此后,这里成为了考古学家们关注的焦点。1929 年 12 月,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北京人头顶部低平,前额后倾,眉脊突出且左右相连,牙齿粗大、呈铲形,头盖骨最宽处在两外耳门附近,平均脑容量为 1088 毫升。鼻梁较塌,前吻突出,下颌后收,肢骨比现代人粗壮。身高男性为 156 厘米,女性为 144 厘米。上、下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基本接近现代人,但其头骨带有较多原始特征。
北京人群居洞穴,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但制作粗糙,用途多未分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制作形式。洞穴内还发现木炭、灰烬、烧石烧骨等痕迹,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用火和管理火。伴生动物化石多为哺乳动物,现已绝灭的占百分之三十,主要有剑齿虎、三门马和肿骨鹿等。
1936 年,贾兰坡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并于 1936 年 11 月连续发现三具 “北京人” 头盖骨,震惊了国际学术界。此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它们分属 40 多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物品,共十万件以上。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
(二)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近年来,北京市在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琉璃河遗址人骨 DNA 研究成果首次公布,通过高分辨率古 DNA 亲缘关系鉴定技术,重建了琉璃河遗址出土人骨的家族树,为理解西周燕国古代人群的埋葬方式、婚配策略以及潜在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初步研究表明,琉璃河墓葬发现的古代人群中存在近亲结婚现象。
新宫遗址是京津冀地区首次发现的夏商时期功能、布局结构较为完整的遗址,其性质可能与祭祀有关。出土陶器、石器、金器、铜器、玉器、骨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填补了北京城区夏商阶段历史文化面貌的空白,是一处体现多元一体文化融合现象的典范。既包含土著文化雪山三期、塔照类型、张营类型等多种文化因素,又受到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和中原二里头、二里岗等文化元素的影响。该遗址发现的晚商、西周文化为厘清学界论证的围坊三期、张家园上层文化及燕文化在北京地区的存续与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研究表明,金中都外城墙是在唐、辽时期地层上直接平地起建的,底部没有明显的基槽。本次发现的金中都城墙基部宽 24 米,根据中国古代都城城墙的结构比例,测算当时金中都外城墙高约 16 米,宏大巍峨。此次考古发掘的马面遗迹是金中都考古的首次发现,平面呈圆角梯形,外围有包砖沟,更利于城墙的作战与防守。护城河遗迹与城墙、马面等共同构成了金中都城强大的军事城防体系。整体看,金中都城是以北宋东京城为蓝本,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而成的一座都城,大致呈外城、皇城和宫城相套的模式,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京市市域内的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全长 520.77 公里。考古还原了长城营建是如何因地制宜的,例如大庄科长城 4 号敌台,明朝人在营建它时,发现地方不够大,就开凿部分山体,从而获取更大的建筑平面面积。墙体坡度很大,明朝人营建时将山脊开凿成台阶状,以获取平面。
2023 年 10 月至 11 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一处清代墓地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测工作,发现古代墓葬 29 座,可分为两处家族墓地。根据地望和墓葬分布情况,结合历史图档及早年调查资料,初步判断是清代雷氏家族墓地。
故宫造办处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确认造办处旧址为故宫内又一处元、明、清三代宫殿建筑层层叠压打破的 “三叠层” 遗迹。是迄今为止紫禁城内发现面积最大、遗迹类型最多样、时代序列最完整的遗址区,为认识元大内、明代紫禁城的营建改造以及故宫造办处的历史兴衰和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