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民党军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总是负面多于正面。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军官腐败无能几乎如标签一般贴在“国军”的身上。
在抗日战争中,国军虽然奋力作战但仍是败多胜少。到了解放战争,面对人民解放军那更是不堪一击,一溃千里。如今翻看一些文章,关于国军的笑料那真是层出不穷,仿佛这就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军队。
但事实如何呢?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有一支立下赫赫战功、坚韧勇猛的部队——志愿军第50军,也就是解放军第50军。这支部队既不是传统的王牌军,也不是根正苗红的老部队,而是由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国民党60军改编而来。
一个在人们眼中颓败涣散的国军,换了军服和番号,何以就成为了敢打敢拼、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如此之大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背后的故事又有哪些?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彷徨的兵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8月,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赴南京参加国民政府最高国务会议,国难当头之际各省都愿意出兵参战。而龙云也表示准备编组两个军,出滇抗日参战。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虽然名义上统一但实际情况就复杂得多,这点从军队上就可以看出:国军大体上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中大小派系繁多就不提了。
地方军更是山头林立,多以地区和省份来划分,例如东北军、西北军、滇军、桂军、川军等。这些地方军根据自身情况又能分成三种:失去了地盘只能依附中央政府的,如东北军;有自己地盘半依附中央的,如川军;还有就是完全独立盘踞一方的,如桂军和滇军。
所以,滇军其实一支完全独立,不受中央节制的地方部队,说是军阀部队也不为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滇军背靠的云南省政府本身就是独立一方,自成一体的。
所谓的省政府主席龙云,其实就是掌握当地军政大权的“云南王”。蒋委员长多年以来就想插手云南事务,可从来也就是想想,没有成功过。
因为云南地处边界,与当时法国殖民地的越南接壤,所以滇军采购了大量的法式武器装备部队,其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属于最先进的。同时滇军还有一个高辨识度的特征,那就是人手一顶法式钢盔。
除了硬件装备精良,云南地方还自己设立了讲武堂培训军事指挥人才,同时实行征兵制,训练士兵。到1936年,云南在军务上的支出高达1400多万法币,占到总支出的六成以上。龙云对滇军的苦心经营可见一斑。
龙云从南京返回后,只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将全省的正规军主力整编成一个军,并接受了中央政府授予的番号——第60军。
60军下辖三个师合计4万人左右,轻重武器配备齐全,各种后勤辅助部门也很完善。这是一支集结了云南地方力量的精锐之师,而不是那种地方杂牌军。
60军编成后迅速出滇参加全国抗战,其精良的装备,整齐的军容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赞赏:杜聿明多年以后对滇军的行军阵列仍记忆犹新,认为就算是中央军也要逊色于这支地方部队。
而当时在武汉见到滇军的蒋介石,特意令其在汉口市区绕行一周向民众和外国使节展示,以鼓舞人心。
60军参加的首场战斗就是台儿庄血战,他们与日军主力拼杀了20天,整个部队战损比超过五成,可说用自己的鲜血成就了台儿庄大捷。
随后,60军又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又在1940年回云南边境驻防,并在1945年前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这是一支在抗战中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但也在经年累月的战斗中逐渐磨光了精力与锐气……
解放战争开始后,60军受命调往东北参加对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此时的60军早就没了当年的精气神,他们在国军内被当作炮灰,打散调派给各个中央军使用。
面对解放军又如同惊弓之鸟,一触即溃。短短两年的时间内,60军下辖的师被解放军歼灭又重建,重建了又被歼灭。
部队一败再败,武器短缺后勤告急,更可悲的是还被国民党地方大员侮辱为“60熊”,甚至被警告要取消部队番号。军长曾泽生连公家的房子都不给住,被赶到了城外的破庙里建了指挥所办公。
终于,随着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大势已去,60军于1948年10月在军长曾泽生的率领下宣布起义,结束了自己国民党部队中的历史,被解放军收编,改编后番号为——解放军第50军。
觉醒的劲旅
解放军对60军的改编是成建制的,即没有将原部队打散再并入其他部队,而是直接保留原规模和基本体系,只更换番号。
也就是原60军脱了国民党的军服,换上解放军的军服,就算是加入解放军了。但内里细节却没有这么简单,对这样一支旧军阀作风浓重的部队,改编大约用一年时间分三步进行:
首先是对原60军的结构进行改造,人员进行清理。精简部队机构,取缔旧组织,把混在部队里的反动分子清理出去,再遣散一部分老弱病残。
在剩下的人里,抽调军官和士兵送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留下的军官进行留任和调离。
第二步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部队里进驻党政机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步工作很关键,这让部队完全在党的带领之下。
接着是改善部队和群众的关系,改变旧式军队的习气作风。当完成这两步之后,50军跟随大部队南下开始参加解放战争后期的战斗,并且继续吸纳收编其他投降的国民党部队。在这最后一个阶段,50军已经开始能够建立一些战功了。
整个收编改造工作从1949年1月开始到次年5月,昔日旧军阀部队的60军已经变成了新的解放军第50军。在当年的10月,50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序列,开赴朝鲜战场。
在第一次、第二次战役中,50军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甚至有点窝囊。到第三次战役前,50军提出的口号是要勇于和敌人见面,敢于同敌人见面就是胜利——可见之前两次战役中50军的表现。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入朝时50军全军只有山炮16门、各类迫击炮55门,无反坦克武器。作战人员的武器基本只有步枪和手榴弹。这样的装备,在对手美军眼里跟叫花子没有区别,就算是在解放军当中也属于比较落后的了。
毕竟不是主力部队,也没有人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第三次战役开始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给50军的任务是和39军配合,渡过临津江进攻南朝鲜第一师团。
同时彭老总特别指出:39军要接应50军过江。为此39军还特意制定了具体的接应方案,如此周到的安排可见大家对50军的作战能力信心不大。
过江之后的战斗波澜不惊,南朝鲜部队一如既往地丢盔弃甲几乎没有像样的防守,就把阵地丢给了志愿军。而50军也慢悠悠的攻击推进了两公里,看起来还是没有什么起色。在突破了南朝鲜的阵地之后,50军接上级命令开始向通往汉城的必经之地高阳进击。
1951年1月3日凌晨,50军在高阳以北遭遇了美军25师的一个营。作为先头部队的50军149师侦察连和446团1营求战心切,直接对美军发起了攻击。
经过前两次战役的失败,美军部队早就被志愿军吓破了胆,一触即溃。不仅丢了阵地,还被俘了28个人。更要命的是,把在阵地侧后方准备撤退的英国人给卖了。
首战胜利后的50军士气大振,在获得情报前方就是高阳,还有敌人阵地之后。446团1营开始大胆向前——至此,50军的气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3日凌晨5点,1营发现了英国人的阵地,在这里驻守的是英军29旅。446团1营果断发起进攻,占领159.3高地直接掐死了英军撤退的生路。
为了逃命,英国人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疯狂反扑。据守高地446团1营1连在3日的上午连续打退了英军7次进攻,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连只剩下17人。但战斗仍在持续,446团1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单枪匹马拖住英军29旅整整一天。并终于在3日的黄昏等来了后续部队。
此时英军29旅借着446团力不能支,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拼命逃窜。但这时接应的445团1营和446团2营终于赶到了。拖在逃跑队伍最后的29旅皇家坦克营成了倒霉蛋,被50军的三个营包了饺子。
形势看似对志愿军有利,实际上英军这个坦克营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百夫长”坦克,而50军的三个营根本就没有反坦克武器,更没有反坦克作战经验。
但在经历了一天多的战斗之后,50军的军魂已经彻底觉醒了。面对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坦克,志愿军战士们抱着爆破筒和集束手榴弹,冒着炮火冲向目标——此役,皇家坦克营被全歼,500人被击毙,227人被俘。被炸毁坦克27辆,被俘获汽车、装甲车、坦克合计25辆。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这个英军皇家坦克营的前身是英军第18爱尔兰团,其在鸦片战争时期攻打过广州、定海和镇江。
他们曾在战后回忆录中详细描写了在攻打镇江的战斗中,中国士兵因为使用武器的落后,中弹后全身着火的场景。“就像爆竹一样燃烧起来”、“空中弥漫的味道像极了烤鸭”——现在,轮到英国人的乌龟壳子一个个爆炸了。
捷报送到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发火了。50军把旧军队谎报军情的习惯带到志愿军来了,简直翻了天了。全军所有部队都没有做到过全歼敌人坦克营,50军那套破装备怎么可能?
军政委赶紧打电话说“老总发火了,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于是50军又做了两次核实,两次上报。最后是随军记者去实地拍了照片送到司令部,彭老总这才是相信了。
看到照片的彭老总大喜过望,几位首长立刻发了联名嘉奖电,通报全军。这是志愿军首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成建制消灭联合国军坦克营。
光荣的部队
全歼英军皇家坦克营后,50军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了其辉煌的战绩。在全歼敌人的第二天,50军一马当先杀入汉城并击溃美军。
当汉城被志愿军攻克的消息传遍世界时,引起了国际社会巨大的震动,也在联合国军的朝鲜作战记录上添了耻辱的一笔。消息传回国内,天安门广场彻夜聚满了狂欢的人民群众——百多年来被外族欺压的中国人,终于可以站起来痛打对手了!
攻克汉城后的第四次战役,50军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和38军的一个师在西线顶住敌人的攻击,牵制住联合国军主力、为大部队争取时间,以达成彭老总“西顶东放”的战略部署。
而50军的防守阵地背靠汉江,无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一如当年的韩信背水一战,之置于死地而后生。
五十天的防御战,50军三个师用自己的血书写了历史,他们击毙敌人1万1千多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整个建制几乎全部打残,等到退出战场时,还能战斗的部队只剩下4个营加4个连。
其中最惨烈的是坚守白云山的149师447团,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他们不眠不休地坚守了十一个昼夜,全团两千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以此为代价给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由此447团获得了“白云山团”的荣誉称号,并授予功勋战旗。这份荣誉在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的团级单位中是独一份。
2019年,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白云山团的战旗也和其他功勋部队的战旗一起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50军的光荣战绩还在继续,在回国休整之后他们又返回朝鲜战场。当时战争双方已经开始谈判,美方代表宣称虽然陆地边界在三八线,但海空的边界实际在鸭绿江口。
为了打击美国人在谈判桌上的嚣张气焰,50军奉命展开渡海夺岛作战。此时的50军已经彻底打出了信心和血性,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连续拿下美军占领的岛屿十余座。彻底将美国人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也让中方代表在谈判桌上获得了有利形势。
一支让美国佬心惊胆战的志愿军部队就此声名远扬,善打硬仗恶仗的50军被联合国军称为“50凶”,也成为了志愿军中最可靠的主力军之一。据说,在台湾岛的蒋委员长听说那个在东北战场东逃西窜,被众人嫌弃的60军竟然成了震惊世界的50军师,久久说不出话来。
小结:
后来的50军驻防西藏和四川,六十年代又在中印边界狠狠教训过印度人。一支自甘堕落的旧军阀部队,何以就成了威名远扬的王牌军?
可见,国民党部队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差,军官和士兵的血气也很盛。遥想60军初战台儿庄时,也曾有与日军奋力搏杀的场面。而在抗日战场上,也常有小股国军部队对日军打出血性十足的战例。就算到了解放战争,在济南战役中也曾有过宁死不肯投降,负隅顽抗到底的国军部队——但他们的长官呢?早已溜之大吉。
无论是国军还是解放军,其实脱下军服都是中国人,都是有着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那为什么分属不同阵营之后,战斗力就会如云泥之差呢?又为什么小股部队能打出血性,大部队反倒是一触即溃呢?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前面提到的50军整编过程,也许就有了答案。
子弹终会用尽,坦克会被炸毁,飞机也终将坠落。任何战争到最后都是人的比拼,而人最关键的正在于精神与思想。被重塑了灵魂的50军,只是恢复了他们本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