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医院顶尖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正在为一位19岁的少女做心脏手术的时候,突然停下手上的动作,颤抖着跑到了一旁,而女孩的生命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
“我的手抽筋了!”葛均波从手术里跑出来,在洗手台上用热水冲了一下,立马又回手术室进行手术,这让外面关注手术进展的人们稍微松了口气。
可是没过几分钟,葛均波的手再次出现抽筋的情况,助手帮他按了按还是无济于事,没办法葛均波只好忍痛将最难的部分做完,然后将简单的部分交给其他医生完成。
而这时接受手术的李娜因为是局部麻醉,意识非常清醒,所以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对话,她也不免有些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李娜的情况十分严重,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冠心病,心脏上三根供血的血管,她已经堵了两根,仅剩一根还能供血的血管也堵塞了90%,她根本不敢做稍微剧烈的运动,生怕一不小心就引发不测。
如今她只能躺在床上,连最基本的走动和上厕所都不行。
而且她的情况也不适合做心脏搭桥手术,因为她有多发性动脉炎,搭桥后血管的寿命会降低,通畅率也会比一般人要低。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进行心导管介入手术,利用一些导丝和导管将血管疏通,葛均波就是这方面的专业医生。
2016年,李娜的心脏导管介入手术在上海中山医院进行,这次手术吸引了很多著名心脏专家前来观摩。
早上已经进行过一次高难度手术的葛均波,精神和身体都十分疲累,但病人的生命刻不容缓,他只能匆匆扒了两口饭补充一下体力,又投入紧张的手术中。
手术开始后,他将一根和头发丝差不多粗细的导管伸进李娜的血管中,面前的大屏幕显示着导管进入血管后的影像。
葛均波眼睛紧盯着屏幕,手上的动作又快又稳。可是手术进行到一半时,他的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
实在撑不住了他才放下手中的导管,跑到一边开始甩起手来,原来是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和高度紧张的精神,让他的手抽筋了。
实在坚持不下去他才停下来让助手帮他按摩一下,还是没效果他只能跑到洗手台那里冲了一下热水。
终于缓解一些后他又回到手术台,开始重复之前的动作,可是没过多久他的手再次抽筋,他坚持着将最难的部分完成后,才将手术交给其他医生。
最终屏幕上显示“手术成功”的字样,这意味着李娜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运动了,让在外面等候的李娜家人和一众专家医生不由得拍手叫好。
李娜被推出来后,也十分感谢葛均波,在葛均波叮嘱她一定要多喝水将造影剂排出来时,李娜还关心葛医生的手怎么样了。
但葛均波笑笑说没事,就又投入了下一场手术。
李娜手术的成功,让更多人认识到葛均波,但这只是葛均波微不足道的日常。
葛均波在心血管领域是顶尖专家,30岁出头时他就成了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后来他选择回到祖国发展国内的心血管医学。
1993年,他通过观察心肌桥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发现每个心肌桥患者的诊断图像上都有“半个月亮”,这种发现为心肌桥确诊提供了一个标准。
通过这种标准,心肌桥的确诊率从2.5%提高到95%,因此也叫“半月现象”,国际医学界也将其称为“葛氏现象”。
后来他又首创了“逆向导丝技术”、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亚洲首例经皮异位三尖瓣植入术等。
总的来说,他在心脏这一方寸之地上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2020年他获得了上海科技奖颁发的科技功臣奖,足以证明他在医学界的实力。
并且他还注意到4、5万的进口心脏支架,对于国内的患者来说十分昂贵,这种心脏支架还不能降解。当涂层老化后就容易引起慢性严症,导致晚期血栓,心肌梗死。
葛均波就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可降解的涂层支架,价格比进口还要便宜很多,如今这种支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行医如做人,天知地知,最要讲良心”葛均波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参考信息:
新华网:“救心”大夫葛均波:在方寸之地为患者拓“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