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军的攻势第一次被苏军击退,虽然德军并没有失去战场上的主动权,但是这对于苏联来说,无疑是极其振奋人心的。而德军在莫斯科的失败原因,却并非和网上传说的那样因为气温突降而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斯科保卫战从1941年9月30日开始,到1942年4月20日结束。其中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9月30日到12月5日,这一阶段里德军进攻,苏军防御。第二阶段从12月5日算起,苏军开始全面反击,到4月20日为止。

按照当时莫斯科的天气记录看,12月4日开始大降温,从12月3日的零下1度降到零下18度,12月5日更是降到零下25度,表面上看降温同时苏军发起反击,似乎寒冬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德军早在11月底就已经失去了攻击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1月29日,朱可夫就致电斯大林,认为德军的攻势已经减弱,希望能展开反击,主动出击将德军击退。而当天的气温是零下1度,在莫斯科的冬天可以算暖和了。实际上在整个11月,气温最低的一天是11月18日和11月25日,是零下11度,其他时间都没有降低到零下10度以下。

以莫斯科所处纬度来说,11月零下10度左右的气温并不能算是严寒,只能算比较正常的天气,而且适度的低温会让泥泞的路面冻实,方便汽车行走,应该说11月的气温对于德军来说,反而是非常合适的。而到12月4日大降温的时候,苏军早已做好反击准备准备反击,要说大降温有影响,也是影响了苏军的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德军来说,此时最大的麻烦还是战线太长导致后勤紧张和苏军日益顽强的抵抗。

由于苏德之间铁路轨距不同,加上苏联对铁路的破坏,所以战争初期德国对于苏联铁路利用率很低,因此后勤严重依赖汽车等运输手段。

德军的闪电战往往让人感觉德军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实际上当时德国的汽车工业并不发达,加上缺少橡胶等物资,德国的汽车产量不高。因此德军的后勤补给,主要还是依赖各种马拉大车。而且苏德战争规模巨大,动用的部队数量众多,以至于德军连大车都供应不足,不得不征发了一部分农用大车充实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糟糕的是苏联的道路状况很糟糕,泥泞的大路导致后勤运输严重不足,在进攻莫斯科的各部队中,第2集团军各种物资的严重短缺,第9集团军在半个月里仅收到一列油料列车,第4坦克集群从11月17日起就几乎没收到后方的任何物资……

这种情况无疑严重的制约了德军的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已经逐步适应了德军的作战方式,从战争初期的混乱中恢复了过来。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在莫斯科挡住了德军的攻击矛头,并且逐步重新集结起了部队,补充了兵员和武器,士气也已经开始恢复。十月革命纪念日的红场阅兵,更是极大地激发了苏联军民的抵抗信心。

虽然此时在莫斯科一线苏军的总兵力还不如德军,但是苏军相对较为集中,态势更有利。朱可夫等人也对战局把握的很好,在德军出现颓势时抓住了战机发起了反击,没有给德军缓冲的时机。

所以说,德军的失败,并非气温的影响,还是后勤不足和苏军的顽强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